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国之栋梁的努力,「歼 20」总设计师杨伟带领团队,用了 14 年时间,完成了歼 20 首飞,比美国国防部长盖茨预言的时间整整提早了 10 年!
2019 年 10 月 1 日,建国 70 周年的阅兵仪式上,一组超燃画面展现在国人面前:160 余架各型飞机陆续飞过天空,中国人期待了几十年的军机蔽日,旋翼遮天的景象终于成为了现实!
无数人因此泪目,回想起 1949 年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只有 17 架飞机出现在天安门上空。周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为了凑数,最前面的 6 架飞机绕过一圈之后又飞了一遍。
70 年间,从 17 到 160,在近乎十倍的增长数字背后,是我国航空工业从一穷二白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事实,是几代航空人的不懈努力。
因为他们的存在,我国航空业的发展才能摆脱看别人脸色,被人卡脖子的尴尬境地,全面实现自主研发,独立制造。壮军威、扬国威,强大祖国的国防,维护祖国的和平与统一。
这一切,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国之栋梁,其中就包括我国航空业发展中的代表人物:杨伟。
让我们从他「开挂」的人生之路上,见证新中国军事力量的高速发展。
打脸访华美国防长
2011 年 1 月 9 日晚,一架蓝白相间的波音 747 改装型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机身上「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字样和机尾的星条旗显示出这不是一架普通的民用客机。
事实确实如此,这架飞机上的访客身份特殊,正是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罗伯特·盖茨。
作为军事实力强国的国防部长,盖茨曾经放出轻蔑地预言:中国不会在 10 年之内,最早不会在 2020 年之前完成隐形战斗机首飞。
但此次中国之行,即将印证他大错特错。
两天之后的 1 月 11 日中午,正当盖茨为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的高级会见做着准备的时候,一个大大的且无形的巴掌打在了他的脸上。
在成都西北边有一个飞机场,机场周围有一圈矮墙,一群中国老百姓正聚在墙外围观。
忽然,一阵低沉的轰鸣声盖过了一切声音。墙外的人齐刷刷地看向墙内,而后目光跟随着声音源头转向天空,一架外形奇特的黑色战斗机冲破长空。
人群在短暂的安静之后,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他们欢呼着庆贺着,甚至有人流出了激动的眼泪,这意味着 2011 年中国有了新一代国之重器「歼 20」隐形战斗机了!
18 分钟之后,当飞机轮胎发出清脆的接地声时,人群中的鼎沸之声也达到了高潮。就算再一无所知的人也会知道,一定有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事情发生了。
很快在互联网上,那架外形奇特的黑色战斗机的图片开始疯传,「歼 20」和总设计师杨伟的名字也响彻大江南北。
歼 20 有多牛?它是继美国的 F22、俄罗斯的 T50 之后第三个试飞并装备的重型隐身战斗机。
对于这种重型隐形战斗机,欧洲人、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没有能力单独研制,只能从美国人手里买现成的,但是美国人并不愿意卖给他们。
歼 20 飞机的成功研制,使中国首次实现了与世界主要航空强国装备同代战斗机的格局,消除了代差,具备了与强敌对抗的能力。
它代表着中国不但进入了世界航空工业的第一梯队,而且还能与美国一较高下。
它让今天的中国人民空军,面对美国空军时能够有足够的底气说:「别得瑟,你有的,我也有!」
杨伟有多牛?他 15 岁上大学,22 岁研究生毕业,30 岁任研究室主任,38 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的人,被网友们誉为有「剽悍人生」的传奇人物。
他带领团队用了 14 年时间,就完成了歼 20 首飞,比美国国防部长盖茨预言的时间整整提早了 10 年!
此举震惊世界,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蓬勃快速发展的力量,听到中国隐形战斗机的声音!
这是令其他国家难以相信、难以想象的事实,因为就在上世纪 90 年代,世界多国开始装备第三代战斗机时,我国航空工业与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短短 30 年间,我们不仅完成了二代机到三代机的跨越,还完成了四代机的列装。
许多人不知道,我们航空工业的历史,往昔的差距。
建国伊始,人民空军算得上一穷二白,当年为了保卫上海,特意请来了苏联空军进行协防。
抗美援朝战争时,人民空军边打边练,由于飞机都是从苏联购买的,打一架少一架,所以飞行员金贵,飞机也金贵。
到后来,我们开始仿制苏联人的飞机,自己制造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技术上先不先进还需要看苏联人的脸色。
苏联人自然不会把最先进的仿制机型提供给我们,愿意让我们仿制的都是自己已经装备多年的。
比如中国仿制的第一款战斗机:歼 5(苏联型号米格 17),确定引进技术的时间是 1951 年,装备部队是在 1956 年,而苏联用它装备部队是在 1951 年,我们晚了整整 5 年。
最后一款仿制战斗机:歼 7(苏联型号米格 21),我们用来装备部队的时间是 1966 年,比苏联晚了 8 年。
自己没有研制能力,靠照抄进行仿制,注定无法让人民空军用上最先进的战斗机。
然而,就在苏联断绝了对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切援助之后,人民空军的战斗机终于开始了从仿制他人到自主研制的艰难转型!
这一时期,我们的航空工业发展几乎陷于停滞,除了对歼 6 和歼 7 不断改进以外,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资源发展新型战斗机。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 90 年代。
1991 年,海湾战争让全世界领教了空军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很难想象,如果发生战争,我们的歼 6 和歼 7 将如何与敌人的先进三代机抗衡,如何保卫我们的天空?中国航空工业不能再落后了。
自主研发先进战斗机势在必行。
「穷」、「破」、「落后」是中国武器装备长久以来在普通国人脑海中的烙印。不知有多少热血男儿梦想着改变这一状况,这其中,就包括杨伟。
初生牛犊不怕虎
很多人对杨伟的了解,来源于网上热传的一组图片,学霸少年没有上高中,直接上了大学。
而杨伟的经历远不止如此。
1985 年,22 岁的杨伟从西工大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他没有服从学校的分配,而是执意要到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后面简称「成飞所」)工作。
因为这里是他大学时就坚定要体现价值的地方,他的理想是参与「歼 10」的研制。
成飞所是根据国家军机发展的需要,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分离而成的,建所之初全所只有几百人。主要从事飞行器设计和航空航天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现在是中国现代化歼击机设计研究的重要基地。
3 年前,在「新歼」研制方案的评审论证会上,本来没抱太大希望的成飞所总设计师宋文骢却被点了名,要求做 15 分钟的发言。
宋总赶紧从兄弟单位借来的几张空白明胶片,连夜将飞机图形,基本数据和重要性能曲线绘制在明胶片上。
就是这 15 分钟的发言,加上几张明胶片,还有宋总先进的设计理念,为成飞所赢得「新歼」的研制机会,这也就是后来的「歼 10」。
杨伟曾经回忆说:「我进成飞所就是冲着歼 10 飞机去的。在学校的时候,我就知道宋总和歼 10 飞机的故事,我必须要找到他,把我的意愿和想法都告诉他。」
在那个年代,国防工业并不景气,军队建设要为经济建设让路,五十年不打仗,军队要忍耐的既定方针限制了许多武器项目的发展,但歼 10 是难得的国家重点型号。
凭着对歼 10 飞机的一腔热情和志在必得的自信,杨伟敲开了宋文骢的办公室。在成飞所一个相当破旧的二层木质小楼里,宋文骢和几个副总师共用一个办公室。
那时的杨伟,连宋文骢长什么样子还不知道,有些莽撞地向一位副总师问道:「请问哪位是宋总?」
副总师为他一指:「那就是!」
他走到宋文骢面前开始自我介绍:「宋总,您好!我叫杨伟,刚从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我希望……我要做您的助手。」
在当时那个年代,所里的研究生可谓凤毛麟角,杨伟相信自己可以拿下这份工作。面对着眼前这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伙子,宋文骢只是和蔼地笑笑,他先向杨伟介绍了成飞所的基本情况,不过关于具体工作,人事处会按程序为他安排。
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杨伟被安排到了成飞所第九研究室,一个全新的课题组,面对的是当时在国内尚属空白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攻关。
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是当时先进战斗机的核心技术,没有这个技术,任何战斗机都称不上先进。
以前的飞机都是机械式传动控制,操纵杆直接通过机械硬杆连接到飞机的控制舵面上。
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是将操纵杆的动作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再传到控制舵面的。
如果拿手机来做比喻,相当于一个是老式的机械按键,另一个是触屏按键。
不到半年,杨伟就在课题组里展现了他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
他的才干得到了当时第九研究室主任的认可,23 岁就被任命为一个全新课题组的副组长,受命攻克新的技术难关。
或许在普通人眼里,这已经是年少有为,但是敢于面对挑战,喜欢探索新技术的杨伟,却找到了研究室主任,很严肃地说:「您让我带领大家往前冲,却安排一个老同志当组长,这不对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啊。」
主任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杨伟说:「你说得有道理,这样,我们重新调整,任命你当组长,给你四个人,把这个新专业搞起来。」
杨伟组搞的这个新专业学名叫「余度管理与可靠性」,就是飞行控制系统的结构问题,简单通俗地说就是确保控制飞机飞行的计算机不能坏。
实际中计算机肯定会要坏,这是不可避免的,杨伟的方法就是多搞几台计算机,让他们自行判断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让坏的关闭,让好的工作。
关于这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杨伟后来还专门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容错飞行控制系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一读。
良师益友
几年之后,杨伟带领的小组在电传飞控项目中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然而就在此时,由于成飞所发展的需要,这个优秀团队里的很多成员被分配到了别的专业,当带头人。
如此的境遇让杨伟感到有些心灰意冷,也萌生了想去日本留学进修的念头。
他向研究室主任表达了想法,也得到了主任的同意。留学手续办理得十分顺利,最后只等签证了。
主任虽然心有不舍,但是也感到无能为力,他又交给杨伟一个新的课题,希望他能把方案做完了再走。
杨伟不想辜负主任一直以来的信任,接下了任务。
方案完成后,在工作汇报会上,主任跟宋文骢说:「这个小伙子不错吧,很遗憾他要走了,而且我也同意了。」
散会后,宋总特意将杨伟留下,叫到身边。他只说了三个字:「别走了。」
短短的三个字,情深意切,是长者对年轻人的呵护,是一个毕生致力于航空事业的前辈对一个执着追随者的鼓励,是一个领导对一个下属的期望。
从此宋总成为了杨伟的领路人,杨伟也作为宋总的代表,即总设计师代表,开始在外面担负起整个飞机研制的相关任务。
当年歼 10 的参研单位有一百多家,每到一个单位,每见到一位领导,宋总都会向对方介绍说:「这是杨伟,将来是要接我的班的。」
在宋总的培养下,杨伟带领团队为电传飞控系统设计计算出 10 多种方案,以全新的思路对系统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攻克了飞控系统余度配置、同步算法、余度通道间信息交换与共享、电磁兼容、故障检测隔离与重构、机内自检测等一系列关键难题,实施了全系统数字仿真和原理试验。
1993 年 6 月,30 岁的杨伟担任第九研究室主任,为了验证电传飞控系统的各项性能,他主持研制了飞控系统地面综合动态试验设施,俗称「铁鸟台」,用以模拟飞机在飞行中遇到的各种情况。
当时很多专家都说:「你们这个……不一定行,不一定在能模拟得和飞机在天上飞行一样。」
杨伟毫不动摇,信心十足,经过三年努力,全国首个「铁鸟台」被研制出来,第一次模拟飞行测试就取得了成功。
成功的那一刻让杨伟激动不已,而今他还记得当时在场的人都热泪盈眶。
「当我坐在座舱里,能够把『铁鸟』像真飞机一样飞起来,而且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操纵的时候,确实感觉到了一种成就和一种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进行系统综合,还是在系统综合中解决相应的问题,都是依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实现的。」
1998 年 3 月 23 日,歼 10 飞机首飞,这是真正考验杨伟团队研制的飞控系统的时候。
飞机能否稳定飞行,能否平安着陆都要看飞控系统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且不出问题。
当歼 10 试飞员在座舱里紧张地等待时,杨伟的小组正在为飞控系统做着最后的检查。
不同以往,这次杨伟特意做了两轮检查,当一切检查完毕之后,他向试飞员高高地竖起两个大拇指,表示绝对 OK。
首飞圆满成功,试飞员对歼 10 的飞控系统评价如下:
「飞控系统表现很好,飞行品质均为一级」!
歼 10 的飞控系统可靠性有多高?可以这么说,至今为止,歼 10 系列飞机还没有因为飞控系统出现问题而引发过重大事故。
歼 10 所使用的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是国际公认的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志之一,更是被一些西方国家严格封锁的核心军用技术之一。
而杨伟带领的中国航空人用了不到 4 年就研制成功,结束了国外对这一技术的垄断。
1998 年 6 月,杨伟升任航空工业成都所副所长兼副总师,那年他 35 岁。
不用上高中的天才学霸
说起杨伟与中国航空的缘分,就不得不提这位天才的中考经历。
杨伟就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15 岁那年,他和普通初中生一样完成了中考,考试成绩是 6 门百分制考试只丢了 1 分,其余 4 门评级考试全是优。
就这样,杨伟以优异的成绩为自己争取到了一次破格提前参加高考的机会。
在高中入学 2 周以后,杨伟就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拿到高考成绩之后,既高兴又失落。
高兴的是杨伟的成绩非常优异,距离清华、北大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只有一两分的差距,有几所大学都很想招收他。
失落的是由于杨伟之前也参加过招飞考试,知道自己是色弱,所以不符合他报考的专业录取要求。
关键时刻,有人拉了他一把。
当年高考,杨伟一共填写了 7 个重点志愿,第 7 个是西北工业大学,偏偏是这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学校,把他和中国航空事业联到了一起。
由于报考的是航空相关专业,根据西北工业大学的招生要求,由于杨伟具有色弱缺陷,不能被招录。
但是招生老师一眼就看准了这个只有 15 岁的男孩,为此他向自己的系主任,也就是钱学森的学生罗时钧打电话请示。
罗时钧老师在电话那头听了杨伟的成绩之后,只说了一句话:「招进来,我也是色弱。」
就这样,在上了一个月的高中之后,杨伟拿到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当年班里最小的学生。
谁也不会想到,在杨伟宿舍的 7 个男生里,出了三个著名的飞机总设计师,而西北工业大学 1978 级 5381 班而今被军迷称赞为「撑起中国天空」的一个班。
之所以 5381 班能够人才辈出,也与当年的大环境有关。
1982 年,国家已经有一定的公派留学生名额,杨伟所在的系就有一个名额。
那时候大家都是拼命学习,竞争非常激烈,杨伟最后的考试成绩只比第一名少一分,不得不在国内读研究生,那一年他 19 岁。
杨伟在后来的自述中也曾提到,也是因为这一分让他留在国内继续发展,真要是出去了,或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从事现在这个事业了。
枭龙腾空 不辱使命
2007 年 3 月 23 日,巴基斯坦国庆阅兵式上,两架「枭龙」战斗机低空飞过检阅台,其中一架涂有醒目的中巴两国国旗。
检阅台上的杨伟仰望着战斗机呼啸而过,内心充满了自豪。因为枭龙是杨伟带领上千名研制人员不辱使命,以航空史上罕有的奇迹速度艰辛研制出来的。
研制过程跌宕起伏,与枭龙的命运一般相似,但几经波折最终修成正果。
时间拉回 6 年前,也就是 2001 年元月,一纸任命书来到成飞所,中航第一集团公司任命杨伟为该所总设计师。
随之而来的是两项「重任」:国防科工委任命杨伟为「歼 10 双座型飞机」总设计师,中航第一集团公司任命杨伟为「枭龙」飞机总设计师。
此时的杨伟才 37 岁,是中国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需要同时挑两个大梁。
杨伟感到身上的担子重若泰山。
一个是国防重点型号,关乎国家安全;一个是国际签约合同,关乎国家信誉。
两者都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首飞,两个型号对时间节点的要求都毫无余地。尤其是「枭龙」,若不能按时交付,不但前功尽弃,而且还将影响到我们的国际信誉。
枭龙战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巴基斯坦「佩刀 2」项目,那时候巴基斯坦急需一款需要替换国内老旧歼 6 的战斗机。
而经费有限,技术能力不足的巴基斯坦无力自主研制相对先进的战斗机,转而将目光投向正处于蜜月期的美国和中国。
于是,美国出技术,巴基斯坦出钱,在中国歼 7 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战斗机项目应运而生。
然而,这个被巴基斯坦人给予厚望的项目在 80 年代末戛然而止。巴基斯坦总共花费了 6000 多万美金,却连一架样机、一部雷达或发动机都没有得到,飞机甚至连设计都没完成。这对巴基斯坦国防部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不过那 6000 多万美金并没有打水漂。
1992 年 2 月,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从中国来的技术人员向巴基斯坦空军展示了「佩刀 2」项目停止之后的工作进展和成果。巴基斯坦人很惊讶,中国人在离开美国人的技术支持之后并没有放弃这个项目,并且他们希望巴基斯坦也不要放弃。
而后,经过 7 年的「马拉松式」谈判,在 1999 年 6 月,中巴正式签署合作研制新型战斗机的合同。巴方出资金,中国出技术的「枭龙」计划正式确定。
2001 年 2 月,受巴基斯坦局势的影响,「枭龙」战斗机被要求加速研发。
这一重任,交到了杨伟的手上。
飞机设计是一项复杂且周期长的工作,一型战斗机从开始研制到投入使用,一般分为 8 个阶段。
首先是拟定设计要求,然后是概念设计,第三阶段进行初步设计,这一步首先要完成方案设计,然后才是打样设计。
杨伟接手枭龙项目的时候仅仅处于方案设计阶段,后面离试飞和交付巴基斯坦空军还有着漫长的过程。
已经没有退路了,严峻的形势告诉杨伟: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为此,所里召开了枭龙研制动员会,杨伟发出了誓保两型号「发图节点」总动员。
所谓的发图节点,就是按时间节点完成图纸设计,不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不但会影响项目进度,损害国家信誉,还会让生产单位人员和设备闲置,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此举等于全所上下都立下了军令状,此时所有关于枭龙战斗机的后限都已经被「掐死」。
在动员大会上,杨伟动情地对同事们说:「就像一只鹰捉到了一只大鸟,或者吞下去并把它消化掉,自己就强大了,或者被它噎死。」
想让枭龙尽早完成研制交到客户手里,杨伟出了奇招。
杨伟大胆提出「两步走」策略,将原来的先首飞再改进的形式改为:一方面尽快让飞机飞起来,加快平台鉴定;另一方面在利用平台鉴定这段时间,研发更先进的航电武器系统,进一步优化飞机性能,最终达到用户要求。
这好比是盖房子,先把房子盖好,在等待验收的时候把家具电器买好,房子一验收通过,把家具往房子里一搬,这就能住人了。
在确定正确的路线之后,剩下的就是设计人员的辛勤奋斗。
48 岁的顾伟是「枭龙」飞机第一副总设计师,那次动员会下来,顾伟神情凝重,自 1982 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来到成飞所,转眼已是 24 个春秋,他已将自己交给了这份使命,这架「枭龙」。
每天,他总是深更半夜回到家里,孩子以为父亲老出差,早已习以为常,家不像家,成了能倒头就睡的一张床。老婆戏言中溢满疼爱:「你就搬到办公室去住吧,这里都快成你的旅店了。」
上千名设计人员,「不知秦汉,无论魏晋」地生活、工作在实验室,就这样度过了 500 多个日日夜夜,为的就是保证枭龙战斗机的研制进度。
当时在成飞所流传这样一句话:跟着杨伟干,首先体能要过关。
离最后的节点还有两个月时间,队伍已经极度疲惫了,如果大家稍一懈怠,节点不保,可能造成整个型号研制的夭折。
在一次中层干部动员大会上,素来敢打善拼的结构室主任黄建云首先汇报了自己室里的工作进度,最后动情地说:「大家简直是在拼命啊……」杨伟的眼眶当即就红了,座中的很多同志的眼泪都悄悄溢出了眼眶。
听完大家的汇报,杨伟沉重地说:「我已不忍心再说什么,我们的同志已经尽了该尽的力。作为总师,我只能拜托大家,再鼓一把劲,再咬咬牙,再撑一撑,一定要守住节点!」
总师的肺腑之言感动了所有人。
结构室主任代表全室立下军令状:「以疲惫之师,再鼓余勇,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获全胜,决不罢休!」
奋战了半年多,能不能守住节点,杨伟心里并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是只要有一丝可能,他就要尽全部的力气把「可能」扩大成「现实」。
「跟着杨伟干,首先要过体力关」,现在依然是这样,他最不怕的就是吃苦。
2002 年 9 月 16 日,是一个航空人创造奇迹的日子。经过研究所全体设计人员日日夜夜的鏖战,以及兄弟参研单位的共同努力,「枭龙」飞机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部装开铆,这标志着该型飞机从图纸变为实物。
在开铆仪式上,中航一集团公司领导称赞道:在十个月时间发出数万张 A4 生产图,成飞所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枭龙」从技术冻结到 2003 年首飞,只用了 23 个月。
在合同签订之初,巴方曾提出使用西方先进的航电和武器。而后长达 1 年多的时间里中方一边不断游说,一边努力研发,最终在 2004 年,巴方承认中国技术一流,并签订了安装合同。
2004 年 2 月,在杨伟主持下,专门为枭龙设置的国内最先进的航电系统综合试验室,在成飞所悄然挂牌。2 年后,能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相媲美的航电系统研制成功。
2006 年 4 月,完全体的「枭龙」04 号原型机首飞成功。不到三年时间,04 号原型机与 03 年的 1 号原型机无论是从外观,还是从内部设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说明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得以应用。
这里我们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枭龙战斗机:
枭龙是一款定位于轻型多用途的战斗机,由巴基斯坦空军负担 50% 的资金,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共同负担剩下 50% 的资金。
后来为解决发动机问题,由中方联系引入俄罗斯米格设计局。
这是一款脱胎于歼 7(祖上是米格 21)的战斗机,强调轻小、简单、廉价的特点。
枭龙具有优秀的近距格斗能力,技术水平和性能显著超过早期第三代战斗机。
气动外形几经演变,采用蚌式(DIS)进气道,大边条翼,带前、后缘襟翼的 40 度后掠梯形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经过切尖修形。
这种外形设计,有效地提高了飞机可获得的升力,明显能提高飞机的中低空缠斗性能,三个起落架的结构形式也全部改变,以腾出更大的翼下空间挂载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蚌式(DIS)进气道的用途首先是为了隐身性,当时也采用这个技术的国外战斗机只有美国最新服役的 F35 隐形战斗机。
DIS 进气道可以用一个奇特的鼓包替代以前传统进气道中的一、二级可调斜板,这种设计至少可以减少上百公斤的战机载重,还可以减少雷达反射面积,虽然设计复杂但是工艺制造却相对简单。
此项技术在后来很多国产战斗机和教练机上都得到了应用。
枭龙可以挂载的武器包括但不限于:精确制导炸弹、中距离空对空导弹、近距离格斗弹、反舰导弹、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等等。
不仅能用于制空作战,还能够执行近距离支援,远程空袭,打击水面舰艇,这对巴方来说意义重大,使巴方不但可以有效防守,还可以主动出击。
飞机的航空电子系统采用集中分布式结构,大多数设备通过 1553B 总线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并根据任务和功能需求,将整个航空电子系统划分为武器与任务管理、雷达、惯导、电子战、通信导航与识别、机电管理、外挂物管理、大气数据以及飞控等几个子系统。
枭龙大规模地使用复合材料、全电传飞控,以及先进的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
总体上枭龙的作战效能已经超过了美制 F16 基本型,但是单价和使用维护费用要低得多。
今天的枭龙已经和当年图纸上的「佩刀 2」项目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连米高扬设计局的人看了,恐怕都得感叹中国人把米格 21 已经改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了。
枭龙项目在中国的官方名称是 FC-1(Fighter China 1 号),作为第一款专为出口目的的战斗机,军迷也戏称为「发财 1 号」。
合作项目的成功不但为中国在国际军火市场赚得了钞票,也教会了巴方生产制造第三代战斗机的技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的航空实力,可以对抗印度。
要知道印度自己的 LAC 光辉项目 2016 年才获批装备部队,而且自己的飞机自己人都不愿意用,依旧抱着「买买买」的老办法,不停地向西方采购。
枭龙战斗机除了服务于巴基斯坦空军,还出口到了尼日利亚和缅甸,价格便宜性能强大的枭龙成为越来越多第三世界国家的首选。
枭龙参加阅兵仪式的同一天,巴基斯坦总统授予杨伟「卓越之星」国家荣誉奖章,以表彰他在巴基斯坦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任重道远
枭龙的成功交付并没有让杨伟闲下来,相反国防建设和出口创汇的需要让他变得更忙了。
之后的日子里,杨伟历任歼 10B,歼 10C,枭龙改进型,枭龙双座型的总设计师。
而今歼 10 各种改进型和衍生型号已经大量列装部队,替换掉了原来中国空军的那些老旧战斗机,让中国空中力量大大增强。
2016 年珠海航展开幕式上,两架歼 20 突然飞抵机场上空,虽然只有 80 秒的惊鸿一瞥,却让在场的所有观众都感觉当天的票买值了。
次年在朱日和训练场,解放军建军节阅兵式上,三架歼 20 首次接受检阅,而后国防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宣布中国的隐形战斗机正式列装部队!
几十年来,中国的航空人百折不挠、奋发图强,走过了一条从跟跑到并跑,从测绘仿制到自主创新的道路,实现了重大的历史跨越。
杨伟说:「作为一个航空人,有幸参与到我国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见证了诸多「卡脖子」的困难,体验了许多创新突破的艰辛,也共享了更多攻克难关的喜悦。」
结语
航空武器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性能、多用途第三、四代战斗机,是在国外军事技术封锁的大背景下研制出来的。
通过歼 10、歼 20 等飞机的研制,中国不仅实现了装备的跨代发展,而且建立了涵盖需求分析、设计研发、材料工艺、试验验证和使用保障等的完整研发体系,突破了电传飞控、综合航电、低可探测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牵引了材料、微电子、控制等专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人才队伍,为中国航空事业自主创新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
我们从追赶到赶超,现在已经到了「无人区」,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目标可以超越。
中国航空人不再跟在国外发达国家的背后亦步亦趋,而是在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开始创新发展。
国际公认的四代机标准是由美国首次提出,即所谓的「4S 特性」,包括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和信息化能力,但是未来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标准不会再由国外制定,而是要由中国根据自身的作战需求和技术发展制定标准。
杨伟曾说:「我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要和同事们一起研制出更多更先进的作战飞机,为壮军威、扬国威,强大祖国的国防,维护祖国的和平与统一作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备案号:YXA1P0jZB6AuxzN6nZruPR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