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 “大禹九鼎” 真的存在么?

2017 年,河南发现了一座超级大墓。

而最新研究显示,该墓竟与「九鼎」的下落,密切相关。

据《史记》记载: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所以历代王朝,都将九鼎视为王权的最高象征。

但遗憾的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九鼎却不慎遗失,直到今天仍是下落不明。

九鼎示意图
原本这个千古之谜还会继续延续下去,然而世事有时就是这么出人意料。

2017 年偶然发现的一座大型古墓,竟让九鼎下落之谜再次浮现在世人眼前……

这座新发现的大墓,处处都透着不寻常。

同时它的名字也非常奇特,叫作「不见冢」!

大墓出世

2017 年初夏的一天深夜,河南南阳市石桥镇夏庄村的野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附近村民家的窗户,被震得「哗哗」作响。

村民中很多人都被这声巨响惊醒,个个惊疑不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次日一早几个村民下田锄地,才弄清了昨晚巨响的来由——村民们在田里,发现了好几处盗洞。

有人盗墓!

村里立刻将此信息上报了当地的石桥镇派出所。

警方当即赶到事发地,经现场勘查,证实昨晚巨响确系盗墓贼炸墓发出。

不过庆幸的是,盗洞还没有打到墓底,这表明珍贵的文物很可能还未被盗。

当时发现的盗洞
不过即使是这样,古墓的状态还是令人担忧。

警方随即拉起了警戒线,并在现场安装摄像头,对古墓加以保护。

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及南阳市文物局,对这座突然出现的古墓非常重视。

立即委托了 2 名专家,对该墓进行初步探查,准备摸一摸古墓的情况。

两名专家,均来自国内研究机构「中国先秦史学会」。

两人接到委托后,当即前往夏庄村进行实地调研。

不见冢

赶到地头后,两位专家在盗洞附近进行了仔细勘查。

他们发现盗墓贼从地下带出的土中,混有大量细小的碳粒。

二位专家本就是经验丰富之辈,立即联想到了考古学上一种著名的墓葬形式——积炭墓。

所谓积炭墓,是指墓主为了防潮,在墓室内填充大量木炭而形成的一种墓葬形制。

目前发现的积炭墓,最早可达西周晚期。

这个发现让两位专家欣喜异常,当即将收集到的多组碳粒样本送往中科大进行碳 14 鉴定。

最终测定结果表明,该墓距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属战国中早期墓葬。

云南发现的一座积炭墓,黑色部分即墓室中填充的木炭
在战国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有能力使用积炭墓的大多为上层贵族阶级。

很显然,夏庄村里的这座古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但令人奇怪的是,像这种贵族大墓,通常上方会有巨大的封土堆存在。

然而现场却是一望无际的平坦农田,它的封土堆究竟去哪了呢?

或者说,这座大墓一开始就没有封土?

怀着这个疑问,两位专家进入村里走访,希望能从村民处打听到一些情况。

而正是这次走访,让他们找到了关于此墓的重要线索。

据夏庄村村民反映,大约半个世纪以前,古墓的上方并非是现在这样的农田,而是确实有个巨大的土堆存在。

村民们描述,那个土堆高约 20 多米,共分 3 层,顶部建有庙宇,中间有条道从堆下直通堆顶。

在上世纪 70 年代时,这处土堆都还存在。

后来夏庄村人口日增,便有人家从堆上取土建房。

再后来更是家家户户,都去挖土。

久而久之,这土堆竟是被挖得一干二净,成了今日这般平坦的模样。

专家根据村民所述绘制出的封土堆草图
两位专家听完村民所言,心中很是惋惜。

不过村民接下来提供的另一个消息,却又让二人兴奋起来。

村民们表示,虽然土堆已经不复存在,但土堆顶上的那座古庙却在后来被人重建。

专家一听这消息,喜不自胜,当即赶往村民口中的小庙。

庙里,现在还有位庙祝。

据他讲,小庙是 1996 年重建的,如今庙里还保存着当年堆顶上残留的一块石碑。

有碑?

这个消息让两位专家大喜过望,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石碑所在处。

经二人对残存碑文的辨认,此碑立于清道光时期,内容为某文士的一篇小文。

这些倒也罢了,关键是,碑文上特别提到了这处封土堆的名字。

这个名字不但证实了土堆下是一座大型陵寝,而且名字本身也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古怪——不见冢!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007-Z26jqQ.png石碑上所刻的「不见冢」墓名

不见也要见——大墓发掘

「不见冢(见通现)」这三个字里到底蕴含着什么深意,至今仍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但如果只从文字的表面意思去理解,倒是可以理解为「不能出现的墓」或者「不愿被别人看见的墓」这两种含义。

有意思吧,但我要告诉你,更有意思的还在后边。

按理说此类有名有姓的大墓,史料上都会有所记载,墓主也通常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比如一说起乾陵,都知道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

又比如南京明孝陵,一提起都知道是朱元璋的埋骨之所。

但这个「不见冢」却是诡异的很,专家们翻遍了史料,也没找到它的墓主是谁。

唯有 1994 年的《河南文史资料》中提到,1927 年 2 月 17 日,在不见冢的位置曾出土过一口古编钟。

经摸排调查,专家们惊喜地发现,这口青铜编钟居然就保存在南阳市博物馆。

据了解,此编钟出土后一直在当地流传,1975 年南阳市博物馆向社会征集文物,这口编钟就是在那时被捐献到了馆内。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007-wKtga0.png1927 年出土的那口编钟
编钟这个具体实物的存在,无疑再一次证明了「不见冢」的高规格,而「不见冢」墓主能拥有编钟这等重要礼器随葬,其身份定然是非同小可!

2019 年 3 月,为配合西气东输工程,南阳市有关方面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展开对「不见冢」的考古勘探工作。

在考察之初,考古人员心里便有了心理准备,知道这是一个罕见的大墓。

但在初步勘查完成后,「不见冢」显露出的庞大规模仍是让专家们大吃一惊。

经测量,此墓为甲字型竖穴土坑墓,其总长约 66 米。

其中仅地宫就长 40 米、宽 38 米,面积比 3 个标准篮球场加起来还要大。

除此之外,考古队还在大墓周围发现了数十座同时期的陪葬墓。

同时,又于该墓西侧约 20 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长达 75 米、宽近 10 米的巨大车马坑。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不见冢」的墓主身份极为惊人,他究竟会是历史上的哪个著名人物呢?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007-EtXQG0.png「不见冢」陵区航拍,陪葬墓数量众多,规模宏大
问题的答案显然只能通过考古发掘来揭开。

但大墓的发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从 2019 年开始,「不见冢」的发掘工作就一直在持续进行。

2021 年,「不见冢」里终于有了第一个重大发现!

「不见冢」的墓主究竟是谁?

考古队挖出的是一架马车,只不过这架马车与其他马车不太一样,它一共配置了 6 匹骏马。

「不见冢」里出土的正是著名的「天子驾六」。

而且这个「天子驾六」的规格,与 2002 年洛阳出土的「天子驾六」几乎完全一样,其车衡都是 4.5 米。

这个发现可以说是极其惊人的。

早在初步探明「不见冢」规模的时候,就有众多考古学家怀疑它是一座天子规格的帝陵。

只是当时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

如今「天子驾六」的出土证实了这一猜测,「不见冢」很可能是一座东周时期的帝陵级墓葬!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007-u0ZQIl.png「不见冢」车马坑
「天子驾六」的出土意义不可谓不重大,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众所周知东周王朝的首都在洛阳,所以历代周天子驾崩后大多葬在洛阳附近,而南阳与洛阳仅直线距离就有 200 多公里。

为什么会在南阳,也出现了一个疑似「周天子墓」呢?

目前历史学界,包括考古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

这很可能,与先秦史上,一起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有关......

公元前 520 年,东周第 12 任天子周景王驾崩,王位空悬,于是东周王朝立刻陷入了诸子争位的情形。

当时周景王诸王子里有能力争夺王位的共有 2 人。

一是周景王庶长子姬朝,又称王子朝。

其人在周王朝根深蒂固,极有势力。

二是周景王嫡长子姬猛。

其人大义名分在手,颇受国人拥戴。

两人经一番龙争虎斗后,最终姬猛在国人的支持下继位,史称「周悼王」。

按理说王位归属已定,争位这事就该划上句号了。

不过王子朝并不甘心失败。

周悼王登基不久,王子朝就发动政变夺取了洛阳。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007-WSUXsS.png不见冢陪葬墓中出土的彩绘陶俑,展现了东周时期人物的服饰装扮
在政变过程中,原本拥护周悼王的贵族纷纷出逃。

周悼王,被赶来支援的晋国大军救下。

不过悼王被救后也没活多久,几个月后病死。

此时王子朝,已自立为天子。

晋军不服,旋即发动猛烈攻击。

接下来双方展开大战。

5 年后,王子朝一方战败。

于是王子朝,将周朝八百年来积蓄的典籍席卷一空,率众南逃投奔楚国,史称「王子朝奔楚」。

「王子朝奔楚」是中国先秦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目前普遍认为,正是因王子朝奔楚,其携带的周室典籍从此流散于天下,间接促成了后来诸子百家的兴起。

同时也是因为王子朝败于晋军之手,自此周王朝权威一落千丈,诸侯国的力量全面兴起,不久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007-V5KF3F.png不见冢中出土的青铜矛,两侧带有血槽,直到今天仍锋利无比
再有,王子朝奔楚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目前难以查究的周室典籍下落问题、老子辞周隐退、《山海经》作者之谜,都隐藏在这一历史事件之中。

若能搞清楚王子朝奔楚的实际情况,这些谜题都能得到进一步的解释,甚至彻底揭开真相。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史料缺失,王子朝的最终下落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目前观点认为,王子朝及其残部当时很可能南逃到了今南阳一带,而今日恰好也在南阳发现了「不见冢」这个天子级别的大墓。

二者如此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不见冢」就是王子朝的陵寝。

事实上「不见冢」被发现后,在史学界、考古界内部引发了极大的轰动。

无数人都在等一个答案,等待「不见冢」里考古实证的出现。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007-cf09rz.png不见冢陪葬墓中出土的青铜弩机,此物在周朝算是最先进的武器
以上情况就是「不见冢」牵扯到的宏大历史背景。

了解了这个背景,接下来要讲述的九鼎下落一事,才能更加理解得明白。

王子朝与九鼎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 2 次提到九鼎下落,分列如下:

  1.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
  2. 《史记·封禅书》: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这两段记载看起来没毛病。

但我得告诉你,这两段记载是完全矛盾的。

第一段中讲秦昭襄王五十二年时秦国掠走了九鼎,此时为公元前 255 年。

但第二段中又讲九鼎不见了,时间为「宋之社亡」,这时为公元前 286 年。

两段话讲了九鼎的两个结局,而且时间还不一样,这只能证明一点——

太史公对九鼎的下落,也不清楚。

所以干脆把自己得到的信息都写上去。

具体什么情况,留给后人自行判断。

此外,司马迁在讲到秦始皇时,又提到过一次九鼎:

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这段记载就是著名的「泗水捞鼎」典故。

讲秦始皇经过彭城(今徐州)时,曾派人到「泗水」打捞过九鼎。

换言之,在秦始皇之前九鼎就已经沉没在了「泗水」河里。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007-ShlYDy.png司马迁
综合《史记》中这 3 次提到九鼎下落的记载,我们不难发现「周德衰……鼎乃沦没」与秦始皇打捞九鼎一事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所以两条记载相比,「周德衰……鼎乃沦没」这条记载比另一条「秦掠九鼎」更为可信些。

但可惜的是,司马迁只说了「鼎乃沦没」这个结果,至于九鼎是如何「沦没」的,却是只字未提。

后来历代史学家经过对先秦史的梳理,认为九鼎很可能在东周末期时就已丢失,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一时期里的「王子朝奔楚」事件很可能就是导致九鼎丢失的直接原因。

九鼎,自古以来就代表着「天命正统」,王子朝是个篡位之人,可以想象他对「正统名分」的在意程度,所以他逃亡时极有可能将九鼎一块带走。要知道此人连典籍都能席卷一空,比典籍更为重要的九鼎显然更不会放过。

而好巧不巧的是,就在不见冢所在的南阳市,当地恰好也有一条小河叫「泗水河」。

此「泗水河」是否就是史书上记载沉鼎的「泗水」呢?

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现在还不敢肯定,专家们也只能是高度怀疑。

此外,《史记》中还记载了一起历史事件,由于这起事件也可能涉及九鼎,因此需要辨析清楚,否则王子朝奔楚带走九鼎一事就仍需思量。

武王举鼎事件辨析

这件事不少人都知道。

公元前 307 年,秦武王赢荡入周,在洛阳与人比赛举鼎,结果气力不支,把自己砸死了,这就是著名的赢荡「举鼎绝膑」事件。

《史记.秦本纪》原文:

(秦武王)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魏太子来朝。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
那么赢荡举的究竟是否九鼎呢?

遗憾的是,太史公本人对此关键点也是语焉不详,如前所述,《史记》中只有含混的一句「王与孟说举鼎,绝膑」,至于赢荡举的什么鼎,从头到尾就没说明。

如此关键细节,司马迁身为史家,断然不可能忽略,那他为何不讲?

唯一的答案,只能说太史公也不清楚。

所以赢荡所举之鼎究竟是否九鼎仍是个未知数。

分析至此,难道我们就真的不知道赢荡举的什么鼎了吗?

这倒也未必,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其实是可以得出一些结论的。

据史料所述,赢荡此次举鼎是与一名叫孟说之人比赛,这实在是一件很奇特的事。

赢荡身为秦王,据地千里,抚民百万,乃当时最顶尖的几大诸侯之一,但就是这么一个君王级别的人物,他居然跑去和人比力气,这是吃得太饱撑的吗?

赢荡这个做法,如果换在今天来看,等于是白宫向全世界通告,说拜登要参加奥运会举重比赛,若真有此事,我相信很多人能笑得背过气去。

但就是这么一件无论怎么看都搞笑无比的事,赢荡不但真去做了,而且还被当场砸成重伤,没多久就一命呜呼。

因为此事,秦武王在历史上评价不算高,甚至有不少人将其当作二货看待,这个看法应该说是有失偏颇的。

实际上赢荡这个人,不但一点都不二,而且从其所作所为看,称之为世之枭雄也不为过。

如《史记》所述,赢荡此次洛阳之行,乃是攻破宜阳,斩首六万后,方才得以带兵入周,而在此次大战前,秦武王就曾对当时的秦左丞相甘茂讲:

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所以武王此次进兵,实有掌控周室,「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

从这个角度看,秦武王洛阳举鼎一事便有了另一层含义。

鼎者,国之重器也,自古以来就是最高王权的象征,所以武王举鼎,哪里是要和人比赛,他真正的目的,是要以西秦君主之身份,试试鼎之轻重,忖量一下秦国是否能为天下共主!

当然,这次举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武王被大鼎砸死。

这个结局怎么说呢,非常有戏剧性,但也暗合了当时的形势——那时的秦国国力,确实还无法承担九鼎之重,换言之,秦武王时代的秦国,还没有统一中国的能力。

因此秦武王举鼎,并非是他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含义的。

接下来我们继续推演,既然武王此举有「问鼎之轻重」的意味在内,那么他所举之鼎很可能就不会是一般的青铜鼎,而有极大的可能是九鼎,毕竟九鼎,才能代表周天子的权力。

如此问题就来了,若赢荡在前 307 年举的是九鼎,那前 516 年王子朝奔楚时带走的又是什么呢?

两种解释:

第一:王子朝只带走了九鼎的一部分,剩余的鼎仍保存在周王室里。

第二:王子朝确曾将九鼎全部带走,武王所举之鼎为周王室后来重新铸造的新鼎。

无论哪一个解释,都与王子朝带走九鼎不矛盾。

这样一来,整件事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不见冢究竟是否王子朝墓?

若是,那么南阳那条泗水河就非常有价值了!

不见冢究竟是否王子朝陵寝?

截至目前,不见冢墓主身份在史学界尚有一些争议,不过包括先秦史学会在内的主流观点认为,不见冢就是王子朝墓。

学者们的判断,主要来自两点原因。

第一:地理位置高度符合。

目前传世的史料上虽然找不到「不见冢」这个墓名,不过王子朝墓的地址却是有明确记载的。

《史记·晁错列传·索引》:朝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谓子朝之后也。
《皇览》:王子朝冢在南阳西鄂县,今西鄂晁(chao)氏自谓子朝之后也。
除了这两条,其余类似的还有不少,此处就不一一节录了。

从上述史料看,王子朝墓的具体位置是在南阳西鄂县,西鄂县为古县名。而考古调查显示,这个西鄂县,其治所位置恰好就在发现不见冢的石桥镇附近——在石桥镇的西南方向,考古队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此城呈正方形,边长约 300 米,城内有房基、古井等设施,有大量瓦片残存。结合史料上对西鄂县方位的记载,基本可以确认该遗址就是历史上的西鄂故城。

第二:不见冢的规模、规制,均与王子朝身份相符。

王子朝虽最终兵败逃亡,但他毕竟是当过几年周天子的,不见冢规模宏大,陪葬墓众多,车马坑内也陪葬有符合周制的「天子架六」,这些情况与王子朝曾为周天子的身份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因以上两点,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见冢就是王子朝墓。

当然,除了正方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不见冢的墓主需要商榷,这些反方学者也给出了合适的理由。

从 2019 年开始,不见冢陵区就展开了抢救性发掘,截止目前,发掘工作已持续了 3 年,不见冢主墓也已发掘大半。

反方学者所给出的证据,其实就出在这座已经挖开的主墓里。

下图是不见冢主墓揭顶后的景象。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007-dXNeRw.png不见冢
各位请看,上图那个上宽下窄,四壁有大量台阶的墓坑是不是很有特色?

非常遗憾地告诉您,这种甲字形的、口大底小的竖穴土坑墓,并不是东周王陵的形制,而是标准的楚国高等贵族墓制。

下面这张图是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的景象,两张图一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不见冢主墓是一座典型的楚制大墓!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007-unaJ41.png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
所以反方专家认为,不见冢并非王子朝墓,而是春秋时期楚国某位封君的墓葬。

应该说,反方学者们给出的理由同样足够强大,如此一来,不见冢墓主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那么它到底是不是王子朝墓呢?

坦白说,如此重大问题我无法妄下论断,不过《汉书》中倒是有一条记载,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汉书.五行志》:……时周景王老,刘子、单子事王子猛,尹氏、召伯、毛伯事王子鼂。子鼂,楚之后也。
上文中的「王子鼂」,即王子朝,「鼂」字通「晁」。

这条记载极为重要,因为它指出了关键性的一点——王子朝是「楚之后也」,即王子朝本人有一半楚国血统!

如此一来,王子朝兵败之后为何会逃往楚国就有了合理解释,因为王子朝的母亲是一名楚国贵族。

所以不见冢大墓有一部分是楚制也就说得通了,因为王子朝本人身兼周人和楚人两边血统,他的墓既有周制的「天子架六」,又是楚墓的甲字形竖穴土坑形制,特别符合他周楚后人的身份,可谓是两边的葬俗他都没拉下。

因此,不见冢为王子朝墓的可能性较大一些。

当然,如果不见冢里最终能出土实物证据,证实墓主确为王子朝,那这一切争议都将烟消云散。

到目前为止,「不见冢」仍在持续发掘之中,先期发掘的周边陪葬墓中出土了大批量的青铜兵器,其中甚至不乏弩机这种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在东周时期,这些精良的武器可以说只有最精锐的部队才有资格装备,这一点也与王子朝当过一段时间天子的身份相符。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007-sW6cBY.png不见冢出土的青铜箭镞,注意红色箭头所指那个,此箭镞极为特殊,有一部分竟为铁制,此墓着实惊喜不少
随着不见冢信息的普及,现在该墓的发掘,已逐渐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如果最终证实它确实就是王子朝之墓,那将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甚至可跻身「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相关成果之列,其意义绝非寻常古墓所能相比。

目前该墓的发掘工作大约已进入收尾阶段,从现在情况看,预期怕是不乐观,毕竟不见冢在历史上盗扰极其严重。

再有,南阳那条小小的泗水河,是不是也应该调查甚至去试着打捞一下?

要知道秦始皇都曾泗水捞鼎,可见他当时以举国之力收集到的情报,表明九鼎就在泗水。

无论怎样,赢政的判断还是值得信赖的,只不过当时的他很可能选错了地方,跑到了徐州泗水,秦始皇可能不知,在王子朝兵败后落脚的南阳,还另有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泗水,或许,这个地方才是真正的沉鼎之处。

后记:此文是在下开写考古专栏以来,查阅核对史料最耗心神的一次。

原本以为三两日就可查阅完成,结果用了近半月时间,这还是我知道哪些史料可能有用,节省了大量时间的前提下。没办法,先秦史的辨析考证就是这么复杂,一切都要通过史料说话,否则就是空口白话。

另,为确保本文足够严谨,一些似是而非的史料本文并未采纳。

比如宋元时期的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称秦武王所举之鼎为九鼎之一的「龙文赤鼎」,这条史料就值得商榷,比他早 1300 年太史公都不知道的情况,他难道就了解了?所以胡三省之言看看便可,不足为信。

其实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多为后世揣测,此类史料本文均未纳入,特此说明。

主要参考资料

  1. 《史记》,司马迁,西汉;
  2. 《汉书》,班固,东汉;
  3. 《周王室图书转移略说——兼谈商代以前的图书史》,图书情报工作,2009;
  4. 《先秦时期出奔事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陆琦杨;
  5. 《湖北枣阳市九连墩楚墓》,考古,2003;
  6. 《千古「奔楚」谜案的南阳之问》,河南日报,2018;
  7. 《南阳「不见冢」:「天子驾六」横空出世》,光明网,2021。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