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就进入体制内真的好吗?

毕业后想当公务员?体制内概况、考公准备、岗位要求与任职心得

出自专栏《2022 高考研究专家&名校学长学姐教你报志愿:专业介绍、学业规划与就业前途》

答主是某党口机关的公务员,进入体制前,最好能和过来人打听以下 5 点: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强度、薪资待遇、心态要求、必备的能力素养等,提前打了「预防针」,才不至于后续在心态上产生较大的落差。

接下来我会具体介绍以下 7 个方面,方便你不走弯路,事半功倍:

1 为什么考公热?未来前景如何?

2 党和政有什么区别?政府和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3 考公考什么?什么人能考公务员?

4 公务员待遇和发展前景如何?

5 公务员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工作强度如何?什么样的人适合当公务员?

6 什么专业对考公最有利?

7 公务员需要的能力素养,考公要求与心得

1 公务员系统概况

一、「考公」已经成为主流就业方向之一,也在很长一个阶段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

伴随公务员待遇的提高,以及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与社会定位的「体面」,公务员近年一直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2 年多的疫情,让这个趋势加了一个「更」字。

2022 年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再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通过资格审核人数达到了 212.3 万人,报录比高达 68:1。最高的一个职位,报考录取比高达 2 万:1。

近年,考公已经成为大学主流方向之一,甚至一战,二战,似乎决不罢休。与之相关,在这一赛道上,也出现了大量培训机构,甚至上市公司,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

与公务员相关,著名大学毕业生涌入中小学,下街道,下小县城,都是一种典型的「体制」内的内卷,这不仅仅是求稳,更反映了大学毕业生选择去向的狭窄。

这里就考公做一个简单科普,但也不限于考公,相关的「考编」都简单科普一下。

二、不是所有在官方机构工作的都是公务员,注意党和政的区别,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区别。

1. 虽然都是机关,都是公务员,党和政是有区别的

公务员主要就是各级党、政机关中的基层工作人员,我们经常说「机关」就是指这类,实际分党的系统,与政府的系统。

比如省委办公厅,就是党的,省政府办公厅,就是政府。再比如中宣部就是党的系统,还有外联部,是党的外事部门。在教育上,各地有教工委,就是党的系统,同时也有教委,就是政府。比如北京市教工委就是党的系统,但教委就是政府系统。

另外团中央、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属于社会团体,但管理都比照中央机关,相关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系统管理。

2. 机关和事业单位是有区别的

与各级党、政机构相关,还有一类是相关事业单位,我们容易混淆这其中的区别。

公务员考试范围表述中就有一句,比照公务员管理的相关事业单位也纳入公务员招考录用范畴。但和考公务员不同,事业单位均是用人单位独立招考,考试也基本分笔试,面试。

比如决定公务员相关政策的,就是相关政府部门(国家公务员局),但公务员考试组织就是事业单位了,人社部公务员考试测评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教育部学生司是属于政府机关,是教育部的一个司局,管理高考与就业等工作的,其中的职员都是公务员。但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就是事业单位,负责高考的命题等。

这其中根本区别就是,政府负责决策,事业单位受政府委托,具体执行某项具体的工作。

还有一类事业单位很特别。比如人民日报,就是事业单位,但比照企业经营,核心就是运营好党的喉舌。有些则是科研院校与学校。

3. 公务员是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但事业单位不需要参加

最后总结一下:公务员就是党的系统和各级政府机关,是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包括比照公务员管理的部分事业单位。

但是,事业单位是不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是各单位自己招聘。而所有事业单位,基本都附属于不同层级的党的系统或者政府机关。

4. 公务员考试竞争最激烈的是哪里?山东

山东,山东人热衷当官是一种执念,文化,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最夸张的时候,山东一个省的报名人数能占到全国的 20%。山东地方公务员竞争也非常激烈。所以,你最好避开山东,避开山东人。

三、公务员考试要考什么?什么人能考公务员?

1. 要想当公务员,需要先考公务员考试

主要是招考基层公务员,不包括领导。

科员及其他相当职级的公务员,需要经过相关考试,择优录取。换句话说,公务员考试主要针对基层公务员,不涉及领导。

2. 公务员考试根据招录职位分为中央国家层面和地方两个

中央各部门的公务员考试,由人社部相关部门只考试,相关需求单位组织面试。地方公务员则由各省级人社部门组织考试,相关需求部门面试。特殊的地方,也会由地方再次委托组织。

3. 公务员考试笔试基本内容分「申论」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招考上,一般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笔试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申论」是这里面的核心。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考你一篇论述性文章。一般是给一个材料,让你分析并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和过去科举考试中的「策论」很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

4. 面试是最后决定性的,不是笔试

通过笔试后,你才能参加相关用人部门组织的面试。面试一般会按 1:5 或 1:4、1:3 等不等的比例面试。

5. 中央和地方公务员的区别还是很大的,难度不在一个层面

在公务员遴选与考试上,中央和地方的难度肯定是不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难度远远高于地方,虽然薪酬待遇上未必就高很多。中央公务员的资质水平还是明显高于地方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中央还是地方。

举一个有点伤害人的例子。为什么北京教育最强的是西城?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教育第一名一直是西城区,不是海淀,更不是东城,过去北京最著名的两所中学全部在西城,最好的小学也在西城,为什么?为什么不是东城?

背后就是家长的区别。中央国家机关主要在西城,先不说中南海了。比如中组部、财政部、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等等,但东城就不一样了,主要是北京市政府机构。

西城的教育水平远远高于东城,表面是生源,背后本质就是爹妈的区别,是中央公务员与北京市公务员的区别。

6. 有一部分人是不必参加公务员考试就可以当公务员的,这就是选调生

前些年为培养党的后备干部,推出了「选调生」制度,即从著名大学选拔一批优秀毕业生,先到基层锻炼,然后再回到机关工作,重点作为未来领导培养的一项特殊用人储备制度。选调生均由各地组织部门负责,分省级与地方两级。

对于清华北大等著名大学,如果想当公务员基本不必参加公务员考试,选调生就是最合适的途径。尤其是一些省选调生往往给北大清华定向名额,竞争相对并不是很激烈。

只不过选调生往往需要到落后地区基层农村沉淀 2-3 年,当个村官是很普遍的,想选择这条路的人,需要能有理想,沉得住气。

7. 哪些人可以考公务员?

对于招考公务员资格,主要是学历和年龄,还有应届毕业生与有工作经验的人。

学历原则是专科以上,但事实上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同时,不同岗位还有具体的专业与学历要求,尤其是技术性岗位。

年龄上,要求 35 岁以下。这是一个硬尺子。

应届生与往届生。在疫情前,公务员招考更偏向有工作经验的人,但是疫情期间,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特别要求向大学生倾斜,因此,各级公务员招考,目前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比例是历史最高的。

四、公务员的待遇与发展前景:中央公务员最差也是处长

1. 差距不小,中央不如发达地区地方公务员

理论上公务员的待遇应该是一样,但所有公务员薪资都有地方这一块的各种补贴与奖励。总体来说,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待遇普遍都比较高,几乎是西部的倍数关系。

对比下来,中央公务员待遇只是居于中位水平,并不是最高的,比如深圳、杭州的公务员待遇就比中央的高。

北京、上海因为区位优势,其公务员待遇也只是中上水平,远不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公务员。

待遇最差的肯定是西部,这和地方财力直接相关。

2. 公务员的薪酬和级别直接相关,这个道理就不展开了

3. 公务员最幸福的是退休金

很长时间里,公务员是不必交相关社保的,而是「视同缴纳」,目前也只是象征性缴纳,但在退休金上,却几乎是 100%,即上班和退休收入差不多。这是一般企业很难相比的,尤其是社会上的各种企业。

4. 职业前景

在中央国家机关,上升通道是最好的,一般 90% 的人混一个处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超过 50% 的人混一个司局级也问题不大,尤其是你愿意下地方的话。处级,在地方县城就是县长了。

地方公务员上升空间相对有限,但想躺平混,是比较容易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正常。

五、工作内容:公务员到底在干什么?不仅仅是写报告

1. 公务员干什么?不仅仅是写东西,更需要专业水平

很多人认为公务员就是开会写东西。基层公务员的确往往就是写东西,这实际是工作的具体形式,并非你想写什么,而是对相关工作的分析,判断,建议等。

当然,这种工作,很多时候具体表现为给领导写讲话,给某些工作写总结,给上面写报告等等。所以非常锻炼你的分析判断能力。

但公务员更重要的工作是对某一个行业和地方的相关发展作出布局、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对于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等等,需要强大的专业知识储备与经验储备。

2. 工作强度:加班是家常便饭,谨慎选择

一般来说,中央公务员工作强度非常高,加班是家常便饭,忙起来是连轴转,远远超过互联网大厂的工作强度,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

地方公务员相比就轻松很多,尤其是基层公务员,混混,躺平的人非常多。

六、什么人适合公务员?要受得了委屈,守得住经济上的「一般」

你是否适合当公务员?这是想走这条路的所有的人都需要问自己的一句话。

坦率地讲,目前被呵护着长大的年轻人很多都不适合走这条路,不是能力,是做人。

1. 需要有理想,公务员社会地位高,但经济地位未必高

如果想挣钱,就不要去了。现在对公务员这方面管理是非常严格的,老虎苍蝇一起打。

2. 需要受得了委屈?公务员,尤其是最初当基层公务员的时候,必然受「夹板气」,你需要强大的心脏

作为人民的公仆,你肯定要承受来自基层的诘问与具体工作压力,同时,你也需要承受来自领导的批评与压力。

在学校里,家里,老师父母批评你还要看你心情,包括措辞,但是在机关里,没有这个说法。对于抱着「你可以批评我,但不能吼我」的孩子,你趁早不要去当公务员了。

3. 如何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这其实不算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央和发达地区,更讲规则,情况好很多。

另外,毕竟领导还是需要能干,肯干的人。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复杂事情简单化,不要过度复杂。

当然,到了地方基层,的确有些复杂,遇到一个能力人品都差的「老资历」,简直是灾难,很煎熬人。怎么办?熬着吧,3 年总会有变化。

七、什么专业对考公务员更有利?

1. 招录公务员时有青睐的专业,同时一些社科专业有误导性

公务员岗位非常丰富复杂,往往需要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储备,因此对专业需求也是多元的,并不存在最好考公务员的专业,但是却有相对而言更对口的专业。

文科方面,02 经济大类受青睐。公务员来源多的几个专业,财政,经济,金融均来自这个大类。其次是法学,中文,工商管理类。

这里面特别想说的是,虽然每个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都号称是培养公务员,但事实上,恰恰是距离公务员最远的,本科千万不要去学,公共管理下属的细分学科只有土地资源管理对口公务员。

工商管理下属的细分专业如审计,工商,财务都还不错,远比公共管理整体适合考公。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名称上看起来和公务员有联系的专业也对考公没多大帮助(后文会详细说明原因)。

2021 国考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908-64xN4y.png

2020 国考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908-Gm8QSb.png

有专业限制的岗位数,能看出来公共管理比工商管理差了很多,更是远不如经济大类,法学,中文。(上图为第三方数据,仅供参考)

2. 对写作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更需要分析判断能力

就如公务员考试要考申论一样,公务员对分析判断能力,最后还是需要书面表达出来,从这个角度看,对你的文字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但背后,是系统思维,是逻辑思维,即脑袋清楚。

因此,公务员考试中,胜出的往往不是文科生,更不是中文系的,反而是很多理工科学生,尤其是中央公务员体系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主要是这些学生的科学训练比较好,逻辑思维比较好,而不是发散的文学思维。

因此,我们如果可能,最好是先学一个理工科,再学一个人文社科,比如管理学科。如果就是文科生,在人文社科上,最好是选择法律,哲学,马列、历史等基础学科,并不一定是中文。

有志于公务员的同学,平时就训练写写论述性文章,多读读当下的时事政治,是非常重要的。人民日报的各种评论就是最好的范文。

八、事业单位是公务员方向的第二选择,二者间存在一个通道

1. 事业单位基本都是用人单位独立招考

刚开始就讲了,事业单位是和公务员最接近的一个体制内工作,尤其是一些事业单位大权在握,更接近机关,也是大家喜欢的,但和考公务员不同,事业单位均是用人单位独立招考,考试也基本分笔试、面试。

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县级,往往是当地人事部门统一组织,而不是具体用人单位组织。

2. 从事业单位到公务员,存在一个特别通道

公务员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之间还是有间接的通道。基层公务员需要招考,但到一定级别,就不是招考了。

比如你在某中央事业单位干到处级,就可以直接调到某中央机关了,即不需要通过公务员招考了。

2 部委考公的要求与心得

一、党政机关喜欢招什么样的年轻人?

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京、党、硕、男」是北京就业市场最受欢迎的四大标准,但据笔者了解,在京各大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的标准还是非常多元的,与其岗位需求、领导偏好和部门成员情况都有很大关系。

例如,教育部门很看重学校背景,尤其在乎本科就读的高校;

工信部门喜欢招工科博士,特别是 27 岁左右就毕业的直博生,办公厅、机关党委等非业务司局也有此用人倾向;

纪检部门特别强调吃苦耐劳,但不代表只招男生,笔者身边也有女同学通过「秘招」考入。

在这里,笔者取各家最大公约数,从能力素养、学校学历、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等四个方面展开介绍,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是能力素养,可以概括为忠诚可靠 + 能说会写 + 阳光积极。

忠诚可靠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

平心而论,对于多数名校毕业生来说,进入机关工作绝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更何况多数部委的薪资远低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公务员,每个月七千多的收入也就勉强养家糊口,配租配售等隐形福利也越来越少,大家都是怀揣着理想信念考进来的。

机关里常强调的「政治三力」,即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看似简单,实则是个人成长与进步的根基。这里推荐《正风反腐就在身边》《国家监察》等重磅反腐纪录片,或许对你有启发。

个人建议读书时要入党,越早越好,但一定是有信仰地加入党组织,切忌功利性太强。

能说会写

党政机关大量日常的工作,从形式上看,就是办文、办会、办事。工作人员能说会写,是保证行政效率的关键。

在实践中,申论考试里强调的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提出对策、文章写作五大能力仅仅是基础,更需要个人以专业背景为基石,以扎实调研为素材,以系统性思维为框架,加之多请示、勤积累,才能真正写好/讲好一项工作。

笔者读书时参与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曾被中央领导批示,同时在权威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对考公之路有很大帮助。

阳光积极

公务员只是一份普通的职业,体制内的多数人都要在精力付出和物质回报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曾有一位从事人事工作的学长告诉我,考公务员时不需要看家境,但考上公务员后真的看家境,如果是家境特别不好,需要改善生活条件的,这位学长十分不建议考公;

还有一位前辈私下讲过,机关不喜欢招女生的原因有很多,生育问题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三个女人一台戏」,领导都不喜欢自己的处室是非多。

笔者对上面两种观点不完全支持,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你自身的是否无后顾之忧、不看重眼前利益,是否抗压能力强、不在乎点滴得失,真的是职业选择重要的参考标准。请注意,考公务员是一场双向选择,千万不要钻牛角尖。

二是学校学历,部委的门槛,就是 985 高校及两财一贸等 211 高校硕士毕业生,地方选调也很看重学校学历,这点的确有点残忍。

部委央选

理论上,央选只面向部分 985 高校,各校的报考名额也是固定的,考生必须通过校内获得报考资格。

据了解,北大将央选名额分配至各院系,由学院领导分配到人,有的院系看学生工作,有的院系看综测分数;

人大更夸张,面向全校所有拟报考央选的同学组织一场模拟笔试,分高者获得报名资格;

上交大由于生源多来源于南方,报考央选的热度甚至低于上海选调,所有名额经常用不完,让北京的兄弟院校很是羡慕。

近两年,北大学子在央选中表现很亮眼,清华学子则倾向于去地方建功立业。

地方选调

以河北、宁夏、吉林、福建等地选调为例。

河北选调分多批,第一批面向清北(本部,不含深研院和软微),周六笔试、周日面试,周日晚上开始签约,省直岗位随便选;第二批面向 985 高校,省直基本上都是边缘厅局,更多是市直岗位;再往后,很多学子只能投身基层(并不是基层没有前途,只能说平台很重要)。

宁夏选调生更是一股清流,只面向清北 + 华五 + 人大武大厦大华科等少数高校。

吉林选调的范围也比较小,为了鼓励名校学子报考,免去了笔试环节,把面试改为面谈,地方求才之心很诚恳。

除了学校,学历在地方选调中很重要,笔者有一位博士师兄去了福建,转正定级直接给了副处,他的起点或许是很多基层岗位的终点。这里笔者建议,报考地方选调优先考虑回家乡,有助于家庭和睦,进而促进个人长远发展。

「特招」「秘招」

只面向个别高校,用人单位先筛简历看眼缘,才是后面的笔面试。两办很喜欢清北,中央某政法机关眷顾踏实的理工科院校毕业生(舒克贝塔,说的就是你们),纪检部门在法大招人不少。这块不方便具体展开。

三是专业背景,中文、法律和计算机真的香,生化环材、社会学教育学要慎重,外语尤其是小语种是双刃剑。

热门专业

上面提到,行政机关的许多岗位和职位往往需要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功底、应用文写作以及撰稿能力的人才,中文等专业的学子具备了很大优势。

至于法律专业,除了对口的政法系统,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进,各大党政机关的政策研究室、政策与法规司等司局都需要大量法律专业人才,纪检监察系统也是每年的招考大户。

此外,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壮大,各部委各地方都很青睐工科学生,贵州等地还专门设置了大数据局,计算机专业学子大有可为。

笔者还想提一下财会类专业,单从国考职务专业要求的数据统计来看,的确有相当比例要求会计、审计、税务、财务等财会类专业,但这其中多数是各省市县的税务系统,如果仅看部委,财会类专业说不上通吃,而且太卷了。

冷门专业

生化环材,即是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领域的统称,这些专业被戏称为「天坑专业」,不仅是科研之路难走,考公之路也异常坎坷,能报的岗位较少。

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虽属人文社科领域,但专业学习与实践工作严重脱节,也不太受欢迎,例如 2019 年央选,除不限专业的岗位,只有教育部门的一个岗位面向教育学类(该岗位也面向其他学科门类),可以说非常卷了。

「看运气」专业

外语类专业绝对是「看运气」的专业,中联部、外交部等每年要的小语种专业都不太一样,有的年份北外本科毕业可以上岸,有的年份北大本硕背景也无从下手。

当然,各大部位每年都会在国考中设置「驻外储备人员」,有一定外语方面的要求,但专业不限制外语类。

四是工作经历,事业单位、国企工作经历有很大优势,有工作经验的「打工人」尽量避开和应届生一起卷笔试。

基层工作经验

基层工作经验指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历;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笔者曾无数次见到有人在知乎等各种场合问,毕业找工作不签合不要社保,是不是就能保持应届身份三年?仿佛应届生就是童子身一样宝贵,能保佑毕业练成绝世武功、顺利上岸。

对此,笔者建议尽量不要让简历里出现「待业」二字,就算以应届生身份杀入面试,长时间待业备考也是用人单位所不愿意看见的。

此外,部委、省直等多要求 2 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大家需要的是能干事的年轻同志,而非只会考试(却还要备课多年)的书生。

特殊要求岗位

事业单位、国企工作经历对公务员面试及差额考察很大帮助,符合人岗匹配的原则。

还有些部委在岗位表中备注「具有两年及以上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具体解释参见网站公告」,这种一般是给直属单位来机关借调过的同志准备的,毕竟人家在机关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表现也很优秀,通常笔试入围即可上岸,大家在报考时尽量避免。

此外,笔者强烈建议有工作经验的「打工人」尽量避开和应届生一起卷笔试,有应届生出没的岗位,笔试分数线相对更高。

写在最后

又是一年毕高考季,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高考结束,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理想与现实、兴趣与就业,谁前谁后,孰轻孰重?

笔者真诚建议,不要为了日后考公务员而强迫孩子报考不喜欢的专业,公务员只是人生众多选择中的一个,遵循内心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是一个品行端正、能力突出、积极阳光,到哪里都不会差。

文章主作者为高同学,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就职于北京某党口机关。其他内容来自多位考公生共同编写

备案号:YXA1PZeNg4RtJNAKEety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