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哥儿最近凭《觉醒年代》又回到了大众视野中心。
迅哥儿举着「不干了」
鲁迅,最熟悉的陌生人。
提到他,我们想到:
林林总总安在他头上的名言。
总之,不管你喜不喜欢,都绕不开他。
鲁迅一度被神圣化,现在我们又重新开始用诙谐的语气谈论他。
神圣的东西总是少几分可爱,而一个爱吃爱玩、快意恩仇的鲁迅则更贴近他本来的模样。
说到快意恩仇,想必你也听说过迅哥儿舌战群儒的故事。
鲁迅名言: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名言之二: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还有他人转述的名言之三:怒目而视者,报之以骂,骂者报之以打,打者报之以杀。
你瞅我,我就骂你。你骂我我就揍你。你敢还手?要你小命。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猛人。你也不要觉得他一介书生,只是过过嘴瘾。鲁迅留日的时候曾经师从人称现代柔道之父的嘉纳治五郎学习柔道,过肩摔的实力想必是有的。
战斗中的嘉纳治五郎照片
总之迅哥儿不怕得罪人——他一生树敌颇多,有名有姓的少说得有二十个,还有苏雪林女士这种用一生怒骂鲁迅的另类斗士。这些人大多都被鲁迅有理有据有节地公开叱责过,而且几乎占不到上风。学者孙郁将攻击鲁迅的文章收集起来(还不算那些专门批评他的书籍),发现体量居然有一本书,干脆出版了《被亵渎的鲁迅》。
放在今天,鲁迅可能是那种会逐条回复喷子,找出其逻辑谬误并加以冷嘲的人。
但是主张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在生活中也确实如此身体力行的迅哥儿,却有一个能让他逆来顺受,被打不还手,被骂不还口的人。
1923 年 7 月 19 日,鲁迅的二弟周作人单方面宣布与鲁迅绝交。
两个星期后,鲁迅仓促搬出自己购买、装修的八道湾宅子,大病一场。
八道湾
次年六月,鲁迅回到八道湾,收拾未及带走的书籍和杂物。周作人和老婆信子看到鲁迅回来了,「大为恐慌」。信子打电话搬救兵,也不知道是想喊人来壮胆还是怎么,周作人则用一本书砸向鲁迅。
鲁迅一概不理,只是收拾。
(也有版本说他回掷了一只陶瓷枕头。)
不过两个人可能都没想砸中。
过了一会儿,信子的外援到了,还没来得及张嘴,鲁迅就从容告辞,说这是家事,不需他人费心。
至此,鲁迅和周作人彻底决裂。
你猜性如烈火,擅长柔道的迅哥儿在被驱逐和羞辱之后会怎么报复周作人?
过肩摔?写檄文骂人?
No, no 。
他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
鲁迅生前,对于这件事几乎没有吐露一个字,连在日记里都没有半句怨言。
不符合我们给他的人设吗?
周氏兄弟决裂,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最大的谜团之一。
说法也是纷纭。
介于鲁迅和周作人对此讳莫如深,各种猜测满天乱飞。
流传较广的,令颇多人露出猥琐微笑的一种言论是,鲁迅是个隐藏得很深的流氓,成天偷看弟媳洗澡。
至于论断此种说法靠不靠谱,我觉得有必要聊聊周氏兄弟多年以来的关系和两人的性格对比。
迅哥儿的生平不是啥秘密,讲童年际遇的《朝花夕拾》我们都读过,他之后的人生也零零散散在杂文中有所体现。
鲁迅是五个孩子里的老大,周作人是他二弟,小四岁。还有一个后来潜心科学的三弟周建人,和一对没能成活的弟弟妹妹。
后来文坛上赫赫有名的「周氏兄弟」组合,指的仅是鲁迅和周作人。
迅哥儿我们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周作人是非常厉害的散文家和学者,写杂文的水准在那个时代可说是第一梯队,同时也是民俗学的开拓者和燕京大学的文学系主任。
相比他哥如雷贯耳的名头,周作人稍微小众一些,但哥俩儿都是现代中国文化人中的佼佼者。
周作人的名头没那么响,可能也跟他晚节不保,一失足做了汉奸有关系。这个我们等会再说。
讲鲁迅的生平,等于是讲周作人的生平了,买一送一。
马甲大王鲁迅一生有将近二百个笔名,实用频率大概是月抛。我们先来扒下他的马甲。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因为读音与「雨伞」相近而常被同班的小朋友们嘲笑。
周家也算得上是当地的书香门第,名门大户,只不过迅哥儿命不好,在他这一代家道猝然中落。
爷爷周福清是进士,自己在仕途上没有多大进展,只好专心培养后代。
可惜培养方法出了那么点小问题。
鲁迅十二岁那年,爷爷因为给鲁迅他爹的乡试考官行贿,被抓进监狱里去了,差点死掉。
从名门之后一下变成罪犯亲族,鲁迅的悲惨童年开始了。
鲁迅十五岁那年,父亲病逝,年仅 36 岁。
他在《父亲的病》中描写过父亲去世之前的光景。所谓名医一通瞎操作,开了无数蹊跷药方子,什么败鼓皮丸,药引则要一对原配的蟋蟀(离异的不行),最终也没能挽救他爸,只是敛财和敷衍。
所以迅哥儿对中医那一套很不屑,以至于自己走上学西医之路。
爷爷入狱,老爹去世,寡母孤儿,鲁迅这一房被其他房欺负得很厉害。
鲁迅作为长子体会了世情冷暖之变迁。从前笑脸相迎的亲戚长辈态度突然变化,还有人趁乱逼迫他签字画押,要吞没他家的房子。
数个成年人们咄咄逼人地围攻十几岁的鲁迅,包括曾给他开蒙,他一直很钦佩尊敬的长辈。鲁迅当场委屈哭了,不过还是没松口,说要等爷爷放出来请示才能决定,就这样保住了自家的地产。
鲁迅在《呐喊》的自序中写过:「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去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当时还是个孩子的周作人也经历过这些变故,但是体验完全不一样。
多年之后周作人回忆起家中出变故而不得不避难,典卖家产的那段时间,口吻是恬淡,随遇而安的。因为有他妈和鲁迅挡在前面,他并没有直接感受到那段日子的锋芒和苦涩。
这可能是他们漫长的分歧的起始。鲁迅体验到人情的易朽和势利,变得更尖锐,对生命和苦难的感知也更敏感。
比如说《父亲的病》的结尾,鲁迅写道,有一位叫衍太太的邻居进屋来主持,让他在父亲临终前大声地呼唤他,以至于给本来已经获得平静的父亲很多痛苦。
后来,周作人以学者的精细回忆道,这个情节是鲁迅的文学加工和想象。他不太能共情鲁迅那种抓心挠肺的愧疚和无力感。
家里出事之后,这哥俩就不能再走科举功名的路了(幸好没走,不然也没啥用)。
之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研究鲁迅的学者孙郁把鲁迅比喻成风筝。
不管到哪里去,背后都牵着一根线——鲁迅走到哪里,周作人跟到哪里。
从江南水师学堂,到日本,再到北京。
数十年,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这哥俩儿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只经历过非常短暂的分离。
知道结局之后再回看,此时的亲密和后来的疏远就更加扑朔迷离。
鲁迅,从性情到作品,我们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即使没读过他文章都能通过各种舆论加诸的标签认识他,什么耿直啦,暴脾气啦,马甲大王啦。随便拎个人都能背出「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而周作人呢,很多人认识他,仅仅因为他是鲁迅的二弟。
左周作人,右鲁迅
有人喜欢他清雅博学的散文和小品。
还有人一提到周作人,就想到:哦,那个汉奸。
再加上我们刚刚讲到他用书砸鲁迅,可能先树立了一个穷凶极恶的印象。
这两位哥们儿的身后名声挺戏剧性的。
鲁迅一度成为了一个不得不读,不得不喜欢的对象。
强制之下就少了点幽默感。
余华写过一篇很好玩的文章,讲他对鲁迅的感觉变化。
他说:「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十分天真地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名叫鲁迅…『鲁迅』已经从一个作家变成了一个词汇,一个代表着永远正确和永远革命的词汇。」
还有:「我有口无心地读着语文课本里鲁迅的作品,从小学读到高中,读了整整十七年,可是仍然不知道鲁迅写下了什么?我觉得鲁迅的作品沉闷、灰暗和无聊透顶。除了我在写批判文章时需要引用鲁迅的话,其他时候鲁迅的作品对我来说基本上是不知所云。」
跟我们一样,很多年之后他才跟鲁迅和解,让他「从一个词汇回到了一个作家」。
周作人也是如此。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他是汉奸和走狗的代名词,写的文章无法发表,言论无人重视,作为鲁迅的反面和衬托被一遍遍拉出来鞭尸。
直到七十年代,才重新被人从故纸堆里刨出来认真研究。
今天这个故事,并不能完全去掉立场和标签。
只是说,尽量讲两个凡人的故事,和他们如何在乱世里各自身不由己,最终遵循不同的「道」而活下去。
鲁迅和周作人,即使在亲兄弟里也属于关系最好的那一类。
他们从小就能玩到一起去。
一起在私塾里受苦,背书,被先生训,课余时又用全部精力去读「闲书」,包括一大堆小说、童话和诗歌。
周作人晚年提到了一个鲜活的细节,鲁迅十五岁的时候不好好睡觉,成天拉着他编故事,什么海中仙山,天然楼阁,还有跟大象一样的蚂蚁。
可以说,鲁迅影响和塑造了周作人。
他藏书,抄书,给弟弟推荐书,周作人就按着他踩出的路成长成了一个最好的玩伴和知音。
又能一起打打闹闹,也能读书讨论,志趣相投,爱好仿佛。这就是养成系?
鲁迅十七岁那年离开绍兴,到南京去求学。周作人受到了相当大的打击。
鲁迅上学期间两次回家探亲又离开后,周作人都在日记中写道:「中心黯然。」
之前家里的事都是鲁迅顶着,现在他不在,这些压力一下就转移到了周作人身上。
他县试的成绩并不好,科举也无望,四弟病逝,家里乱糟糟的。
在那段时间里,与鲁迅通信成了周作人仅有的慰藉之一。
鲁迅给他写了许多信,讲外界的生活,洋务学堂的课程,最近看的书,心中思虑,等等。
周作人在羡慕,期待和彷徨中过了三年。转机在 1901 年到来。
8 月 25 日,鲁迅给周作人寄去了一封信,说自己找了亲戚的关系,也把他安排到了南京水师学堂读书。
周作人离开家,跟哥哥一起到了更大的世界中去。
这种模式维持了很长时间:鲁迅先到一个新环境里去探路,把生活建立起来后再叫周作人去团聚。
1902 年,鲁迅前往日本。四年后,周作人跟上,两人一起住在东京。
1909 年,鲁迅回国。两年后,周作人回国。
1912 年,鲁迅抵达北京。17 年,周作人又跟上。
直到 1923 年决裂,周作人和鲁迅一直同住在北京。
在一个美好的东西被打碎后,有必要描摹一下它之前的样子。
怎么说呢,只有一个词可以定义周作人和鲁迅早年的情谊——神仙眷侣灵魂伴侣。
不仅是血亲,更是求学路上一同摸索的难友 。
这俩能一直情投意合地住在一起,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包容的阅读选择。
他们求学期间一直在疯狂读书,中文、外文、小说、科学,不拘一格,从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到东欧小国的革命史。
鲁迅对文学的兴趣一直在影响周作人。苦读之外,他们开始翻译外文小说,有时是合译,有时是分别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文本。
1909 年,他们在东京出版了合作的《域外小说集》,虽说卖得不咋样,却也引起了当时日本学界的注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记录。
鲁迅工作一直都很拼命,如果白天的定额没有完成,就削减睡觉时间——一般人跟这种人合作可能会累死。
难得的是周作人刻苦博学不下于鲁迅,甚至读的书还要更多更杂一些。而且他是个没什么脾气的人,一向对大哥崇拜又恭顺,性格随和,即使在翻译工作上被鲁迅严厉催促也不会不满。
这是一种颇为理想的治学状态了。
一个人做学问,有时会偏激而不自知。去拜师又难以尽兴讨论。如果有一个知识渊博,不离不弃的学伴在身边,两人在切磋中交换观点,则会很快一起成长。
所以鲁迅和周作人在合作关系中迅速成长为真正的学者。
鲁迅独居北京的那几年在文学上没有产出。他与周作人疯狂写信,几乎每两三天都要互通有无。周作人来到绍兴会馆团聚之后两人都经历了某种灵感上的井喷。鲁迅两年写了五十多篇作品,包括《孔乙己》、《药》、《我之节烈观》等。周作人也很高产。总之,两个人在三年之内共写了一百篇多文章。鲁迅延续了以前的习惯,修改润色弟弟的文章。两人发表时也经常交换姓名。
鲁迅在日记中写:「翻书谈说至夜分方睡」。
他们一起逛书店,一起去琉璃厂的古董店,一起在餐馆吃蜜饯、包子和汤面,又一起校稿著书。
「周氏兄弟」这个称谓在当时是个挺火的组合名称。成员单飞之后老死不相往来,所以现在的人对组合已经没啥印象了。
追忆往昔环节结束,所以——
组合成员为啥要单飞来着?
先说直接原因。
1923 年 7 月 19 日,周作人突然递给鲁迅一封信。
说突然 ,是因为事前毫无征兆。
信是这样写的:
鲁迅先生:
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的,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面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 作人
不是逐渐恶化,而是戛然而止。
鲁迅这是被分手了。
之前我们也提到,因为周氏兄弟对此三缄其口,关于此事有许多猥琐猜测。
有人说,兄弟决裂是因为鲁迅偷看弟媳洗澡。
直接说结论,这种情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接到绝交信那天,鲁迅在日记中写道:「上午启孟自持信来,后欲邀问之,不至。」
如果鲁迅真的偷看了周作人老婆洗澡,他为啥对周作人的态度显得如此惊讶,还要通过面谈来询问?真看了人家老婆洗澡,难道不应该自己心里有数?面对面对峙不是自取其辱嘛!
不过大家广泛认可的结论是,虽然鲁迅应该没有做出私德有亏的事,两人决裂确实跟周作人的老婆有关系。
1909 年,两人留日时期,周作人与日本姑娘羽太信子结了婚。
顺便一提,三弟周建人娶了信子的妹妹羽太芳子,不过后来以离婚收场。
周作人结婚两个月之后,鲁迅回国谋生。
他对朋友许寿裳说:「因为起孟将结婚,从此费用增多,我不能不去谋事,庶几有所资助。」
鲁迅思想开放,行事果断。举个例子,他是那批留日学生中第一个冒着被退学的危险剪掉辫子的。当时清政府跟日本政府说好,不得让清朝的留学生剪头发,因为「有伤风化」。鲁迅对此很不屑,不但果断剪了辫子,还拍了一系列精神小伙照片寄给朋友。
鲁迅有低潮时刻,但他不流露出自怜自伤和绝望的情绪,都是自己消化掉。在人生大事上也极少有踟蹰不前的时刻,想到什么就去做:顶着舆论压力去上洋务学堂,又转到矿业学堂,留日,退学从文,又无留恋地回国求职。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鲁迅,在行事上却始终没脱离出传统家族长子的角色。
他骂《二十四孝》迂腐残忍,写了不少檄文抨击旧制度和旧礼教,说它们是吃人的玩意儿。
其实他自己也在彀中,尽己所能地当着兄长和儿子。
鲁迅对母亲很好,真诚地爱她,将她接到身边侍奉。
从少年时期开始,鲁迅就开始在外应酬周旋,给弟弟和家人们铺平道路,让他们坐享其成。
卖掉祖屋后鲁迅在北京的八道湾购置了新房子,亲自选址,找保人,设计,装修,费了无数心力。在装修时,鲁迅特别考虑房子的格局要适合侄子侄女们的成长。建成之后,他把所有家人召来同住。八道湾成了一个三代同堂之家。
他对周作人和周建人的孩子视若己出,连孩子们的名字都是他起的。
周建人的孩子生病,他来守了三十多天。
周作人在北京生了重病,一开始疑心是红斑狼疮。鲁迅无微不至地照料,四处奔走借钱,送他上山调养。
可以说,即使是以封建的标准评判,在为兄和为子上鲁迅没有可让人指摘的地方。
对于鲁迅和周作人的决裂,朋友和亲近的人猜测,是因为鲁迅和周作人媳妇羽太信子一直都有矛盾。许寿裳说:「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是有歇斯底里性的。她对于鲁迅,外貌恭顺,内怀忮忌。」
抱孩子的信子
至于和信子的矛盾,有可能是出在经济上。
鲁迅和周作人的工资在当时算很高了。周建人回忆,鲁迅在教育部的月薪有三百元。两人工资相加比「当年一般职员已高出十几倍」,但一大家子还是不够花。
信子非常铺张,花钱大手大脚,月月亏空,「气派极阔,架子很大,挥金如土」。家里请了管家,车夫,厨师,几个打杂采购的男仆,收拾的妈妈,甚至还有两三个专门看孩子的女仆。
因为当时是信子管家,鲁迅不但把每月全部的薪水全部交给她,还把多年积蓄全赔进去了。
周建人还非常生动地描述,鲁迅有时穷得都没钱买点心和香烟(我们知道他是个狂热零食爱好者),步行回到八道湾的家,却见到汽车进进出出,溅他一身泥水或是扑一脸灰。家中的奢靡和荣华却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鲁迅是很能赚钱没错,可就算这样也无力支持如此挥霍。
许寿裳说,周作人是糊涂透顶。母亲和三弟在事发后也站在了鲁迅的一边。
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将一应矛盾都推在女人身上。信子肯定是有问题的,不光花钱没节制,还经常犯歇斯底里症,带着娘家人对着周作人破口大骂,百般侮辱中国人,说中国「卑贱低劣」,提到日本则趾高气扬,还动不动就要拖着他到日本使馆去。
所以信子很可能在谵妄和幻想中说出了一些不实的控告。
而周作人,不知出于什么心态,明明知道哥哥跟媳妇儿一直不对付,还是依着媳妇,把可以说对他恩重如山的哥哥像落水狗一样打走,赶出了哥哥亲手购置、设计、投入感情的八道湾。
是为了霸占房产吗?
按周作人的性格来说,不太可能。
还是已经到了不得不在妻子和哥哥之间选择一个的地步,出于种种考量而决定扔掉鲁迅,选择妻子?
这倒更有可能一些。
周作人是个息事宁人的性子。他不想惹事,只想安静读书写作,自己又缺乏主见和行动力。
可能被偏爱的就是有恃无恐。付出更少的一方在斩断关系时反而没什么留恋,倒是付出更多的那个肝肠寸断。
本着对周作人的爱和关照,即使落到这样狼狈的地步,以这种声名狼藉的方式被驱逐出经营多年的家,鲁迅没有说过周作人一句不好。
只是对亲人抱怨过一次,说作人「昏」。
除此之外再没有怨言。
兄弟绝交之后,美国记者斯诺夫人问鲁迅,中国都有哪些优秀的杂文作家。鲁迅第一个说周作人,给予他公允的评价。他的藏书里有大量周作人著作,并且对弟弟的一些诗文评价很高。还有一些文章,周作人写得相当不地道,指桑骂槐,含沙射影。要换成别人,鲁迅早就在报刊上挂人了。因为是弟弟才一直容忍,不出半句恶言。
周作人得知这一切的时候,鲁迅已经死去多年。
其实走到分道扬镳,也不是完全没有铺垫。
鲁迅和周作人虽然兄友弟恭地长大,读相似的书,从事相似的工作,但却长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
他们差异如此悬殊,以至于世人经常用两种势如水火的主义去附会他们,将他们当成两种流派的代言者。
如果非要想出什么比喻的话,鲁迅像火,周作人像坚冰。鲁迅像猛兽,周作人像偏安一隅的温驯草食动物。
刚才提到,从少年时代开始鲁迅就代表家门在外周旋开路,一个人去处理棘手的问题。
可能是迅哥儿骂人太犀利,挂人次数太频繁,我们今天总把他想象成一个刚直暴躁,满身是刺的家伙。
其实鲁迅在待人接物上很有一套,不难相处,说话也很逗,对小孩特别温和。曾与鲁迅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俞芳写回忆录,说鲁迅像个大朋友。
周作人给人的感觉是温吞,谦和而有距离感,不会辐射鲁迅那样的热力。
因为鲁迅的保护,周作人在很多时候不用自己去处理人际关系,这也酿成后来的很多悲剧。
在文学和哲学上,两人也是有分歧的,只不过早年没有显露出来而已。
鲁迅对生活的触觉非常敏感,痛觉尤其敏锐。
比如早年父亲去世,给他非常大的震动。再比如他在《藤野先生》中写过的,盘着辫子的中国留学生被迫看中国人被杀头,还要喝彩——这件事几乎直接导致他放弃医学。
读鲁迅的作品,也能时时感觉到那种深沉的刺痛。
那首《自题小像》是鲁迅性情较为恰当的写照: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我以我血荐轩辕——他确实是这样做的。
而周作人呢,引用研究者的话,则有一种「钝化痛感」的能力,跟鲁迅正好相反。
鲁迅是时时在被触痛,周作人则永远在乱世寻找乌托邦,避免矛盾和冲突。
但许多人对周作人也有一种误会,觉得他只会风花雪月,像个老学究一样躲在他的苦雨斋里。
其实在不留神做了汉奸之前的那些年里,周作人和鲁迅经常一起针砭时弊,以他自己的风格和方式与鲁迅并肩战斗,即「改造国民性」。
所以周作人不仅曾是鲁迅的同桌和知音,更是战友。
即使在他们绝交之后,在杨荫榆女师大风波中两人仍然遥遥联手,各自撰文抨击陈西滢,把后者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周作人当时写的檄文甚至有他哥的文风,还挺让人唏嘘的。
1926 年,段祺瑞政府枪杀无辜学生,两人也快速做出了反应。
所以周作人并非一味龟缩不出,只不过他的处事哲学更出世,更悲观,也更天真。
他们哥俩儿经历的转折实在太多了。
一开始是拖着辫子的清朝人,后来去留洋,被外国人嘲笑贫穷积弱,再后来清廷被推翻,社会风气却没啥太大改变。接下来是战乱,战乱和战乱。
在这种无止境的无序中,周作人逐渐认为,来了又去的执政者和打不完的仗不过是一场风水轮流转的游戏。他拒绝向任何一种主义靠拢,因为他对一切极端,激烈的东西都不信任。
周作人注重个性的解放,宣扬爱和真诚,而且是中国第一批女权主义者。
总之他对马克思主义那种理性思辨很抵触,对各种社会思潮也没啥兴趣。
简单粗暴地说,周作人和鲁迅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周作人常常以一种超然的,普遍的「人」的立场去写作,去追寻恒常的概念,如美,自由和崇高,而鲁迅自我认知为被压迫歧视的东方人的一员,与愚昧,迷信,像动物一样无知无觉的人为伍,爱他们,恨他们,又不能抛弃他们。
一部分周作人活在永恒的,静止的真空,要采菊东篱下。鲁迅则百分之百地活在他的时代里。
所以鲁迅一直在积极入世,结识年轻人,试着理解新的观点和哲学。
用孙郁的话来说,周作人「不和黑暗直接肉搏」,鲁迅则觉得自己可以做出一些改变。
这种分歧从他们的翻译倾向就可以看出来。
在挑选文本的时候,周作人倾向于翻译经典,而鲁迅对东欧小国和俄罗斯的文学非常感兴趣,经常把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说介绍进中国。他偏爱尼采,写出《中国人气质》的传教士史密斯和荒凉到疯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觉得他所处的世界可能不再需要那种美而遥远的东西,也不需要轻飘飘的幽默。他介绍进中国的外国文学是痛苦,悲怆,孤独的,让想背过身去假装岁月静好的人如芒刺在背。
他认为,那个时候的中国需要沉重的、有力量感的东西。
就像他自己讲的那个寓言似的:
一个人生了孩子,抱出来给客人看。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到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
在大家都想舒舒服服待着的时候大敲警钟,预告凛冬将至,是会招人恨的。
比如郭沫若老先生,恨鲁迅到牙齿痒痒。
他说:「(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他是一位不得志的 fascist!」
迅哥儿: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还能当上封建余孽和法西斯分子,我谢谢您了。
不光一般学者讨厌他,连自己人都不待见他。
创造社的左倾青年们站出来跟他划清界限,说他的文章和翻译都不够阳光向上,况且阿 Q 的年代早就过去了,要把他像长了毛的陈年垃圾一样扔出去。
阿 Q 真的过时了吗?
总之,鲁迅就像心直口快版本的普罗米修斯,把火种献出来,自己立在在高加索山上被鸟啄食内脏。
他批判孔孟儒学,封建礼教,但是比周作人更犀利,一针见血,贴合中国的实际。
鲁迅永远拧巴,永远警惕,永远不满,永远在诘难。这是一种带有殉道精神的自虐行为。
有一阵子,周作人崇尚与乌托邦集体生活非常接近的新村主义,但是鲁迅的反响却很冷淡,因为他知道这种狂想在现代中国无法实现。
不过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之处,如果不是这一点,恐怕也无法融洽地同居那么多年。
鲁迅和周作人都是天真赤诚的人。
鲁迅的天真在于真诚,西西弗斯式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也明白,自己抨击的那些东西,旧礼教,孔孟儒学,性别分化和压迫,可能永远也不会消失。但饶是这样也不能不开口。
周作人的天真在于,他居然认为乱世里能放得下自己的一张书桌。
为了这种清静,他不惜把鲁迅扫地出门。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跟鲁迅分手之后,周作人的思想急剧转向悲观和绝望,以至于更加内倾。
鲁迅则进入了一种痛苦而新颖的生活中去。
他此生第一次从大家族中解放出来了。在四十二岁那年,迅哥儿终于不仅仅是兄和子,而是可以试着为自己而活。
大胆一点说,如果不是周作人把鲁迅从家里打出来,可能他也不会追寻自己的爱情,与许广平恋爱生子。
鲁迅:我谢谢您?
鲁迅这辈子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就是他跟朱安的婚姻。
1906 年,他老娘说自己病了,实则是催他回来结婚。
鲁迅虽然不乐意,也没有极力反抗,就这么从了。
他希望新娘子能识字,并放开缠足的布。
朱安是个极致传统的人,拒绝了鲁迅的两项请求。
四天之后,鲁迅就回到了日本。
朱安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件「礼物」。
朱安
他们经常几年几年地分居,即使住在一起,也「不说话,不吵嘴,不打架」。
朱安伺候鲁迅的起居,问他汤饭的味道,鲁迅则简短地回应。
无爱也无声的婚姻。
鲁迅没有过错,但朱安很可怜。
如果跟朱安离婚,她在保守的故乡无法磊落地活下去。
鲁迅提出,可以认她为鲁家的女儿,以妹妹的身份让她再出嫁。朱安拒绝,以死相逼。
所以这个问题几乎无解。
朱安数十年如一日地侍候鲁迅的母亲,操持家务。鲁迅则供养她,打点她娘家的事宜。在那个年代,可能无爱的婚姻才是本分。
鲁迅写了不少关于爱情和两性关系的文章。他相信:一个缺少爱的世界,当然不会有健全的人格。
中国式的爱,要么是「凄苦的」,「要么便是喜剧式的滑稽」。
「没有爱的婚姻,在禁欲中生出的虚伪的道学,使国人的心态处于一种市场的境地。」
学者孙郁说:「在鲁迅笔下,求爱与性爱,都是畸形,破碎的,甚至是丑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