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这样的心理学概念,叫做:投射。投射指的是一种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心理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在别人身上,看见的其实是自己。在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解读别人的态度,想法,目的,就跟解读那幅图片的过程一样,会不自觉地带入自己的经历、情感、想法,也就是说,与人相处是一个不断投射的过程。

投射有两种。一种叫一致性投射:因为我有这种感觉,所以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种冷,叫做你妈妈觉得你冷。你感觉并不冷,但是妈妈说冷,应该穿秋裤了,所以你就要穿。其实是谁觉得冷呢?是妈妈冷。所以这是妈妈的投射,她把自己的体验投射到你身上。

另一种叫互补性投射,意思是说,「我认为我跟别人是某种关系,我就认为你是那个跟我有这种关系的人。「比如我觉得我是一个好人,有好人当然就要有坏人,那么互补性的投射就会把别人看成是坏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被欺负的人。那么我就要投射出是谁在欺负我。我跟你认识了,虽然我们才刚刚见面,互相都不了解,但我就无端地假定,你就是那个欺负我的人,我就时刻用小心戒备的姿态对付你。这就是把我内心的一种形象,投射到了你身上。

投射当然是一种误解,但这种误解很难被澄清。妈妈觉得冷,她就觉得你也冷,即便你说不冷,她明确听到了,也可以不相信。她有一百种方法来解释这件事情,比如说,你就是固执,你明明冷但是你不说实话;或者她说你从小就这样,不知道冷热,等你病了就知道了。所以你怎么跟她说不冷,她都听不见。另一个例子,如果我把你投射成为一个不喜欢我的人,那你再怎么说不会啊李老师,我真的挺喜欢你的,我都会在心里想:唉你只不过是出于礼貌才这么说,

很多时候,投射都是坚不可摧的,即使别人明确表示有不一样的想法,我们也很难接收。

有时候这种误解会给我们带来好处,比如有的人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心态积极,很愿意相信别人的善意,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有积极的投射。但也有些时候,这种误解会给我们造成麻烦。认知塑造现实。你对外界的想法,有可能会真的带来改变。

比如,你投射性地认定一个人不喜欢你的时候,就会用一种防备的心态对他,你会刻意回避他,跟他交谈的时候脸上不自觉流露出警惕的表情。就算他对你很友好,你也觉得他是笑里藏刀,别有用心,不愿意接受。久而久之,他也会觉察到你对他的这种不友好的态度,他就真的不喜欢你了。

我们说过,这叫自我实现的预言。你不相信一个人喜欢你,无论他说什么怎么做,你都不会信,而这个人最终放弃了,你还会想:你看,我早就看出来了!他就是不喜欢我。

可是,如果我们放下投射,从外面的视角看一看,有可能就会发现不同的转机。

工作当中总是被老板批评,你觉得你被针对了,他对你怎么那么苛刻?最后你愤而离职。但也许在老板那里,他只是因为想要提拔你到更高的岗位,才会对你有更高的期待。

你跟合作方谈项目,正在谈判一些条件,你老觉得对方一定是想占我的便宜,这些条件背后一定都是我吃亏,你的态度就会变得很尖锐,可能一个双方都有好处的合作就谈崩了。

你上网看文章,好多文章气得你牙痒痒。你觉得这个世界怎么这么糟糕,坏人怎么那么多,你就忍不住想要骂人。结果你骂了,又有好多人跑过来骂你。你觉得天啊,这是看不起我啊,你可能就越骂越来劲。好几天的时间都浪费在跟人的争吵上,反而耽误了对自己有用的事。

所以,从今天开始,建议你学会觉察自己的投射,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他,不是真的他。他看到的我呢,其实也不是真的我。这样的思维,能给我们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那么怎么应对投射?

第一,要意识到自己随时随地都在产生投射,而且很可能把投射和现实混淆,所以,当你在人际关系中对别人有判断时,不管你有多么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多听一听别人怎么说,保持开放性的态度,时刻提醒自己「我看到的这个人只是我想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他」,来帮助自己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我认识一个老师,他有一个习惯,每次吃完饭都会问别人:「想不想去散散步?」我们说,「可以啊」,他又问:「你说可以,是表示你想去,还是表示你只是为了陪我才去?」我们都觉得很麻烦,这有很大的区别吗?我们就说:「想去,想去」。他说:「好,既然你想去,那我们就一起走。」后来有一天他告诉我们为什么:他很喜欢饭后散步,以为这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所以总是邀请别人一起。但有一天,有人陪他散完步,说,其实他那天的工作特别忙,晚上要加班到很晚。这个老师就问:「啊,那你中午为什么还去散步?」那人说:「我以为你需要找人陪,所以我只能礼貌性地答应。」这个老师就哭笑不得,因为他并不是必须要人陪,他完全可以自己一个人走走,他是以为那个人也喜欢散步,所以才邀请他一起。

你看,这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误会。两个人都在进行投射。

对那个喜欢散步的人来说,他投射性地认为别人说可以,就是在说:「我也喜欢散步这件事,你带我一起去吧」。他以为两个人有同样的爱好。而对那个不得不陪伴的人来说,他投射性地认为别人在发出邀请的时候,就是在说:「我需要人陪,你可不可以陪陪我?」

两个人看起来好像在说同一件事,其实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我们公司最近新来了一位员工。她在接手一个课程运营工作的时候,说了一句:这个课程我其实挺抗拒的。听到这句话,她的上级立马就想:她是在说这份工作不好吗,她是不是根本就不认同我们这个部门,我们这个团队?就对这位员工感到很担心。后来有人去问这个员工,你说的抗拒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位员工说,因为她刚刚经历了离婚,而这个课程里面又有太多关于自我剖析和自我成长的话题了,其中一些讲法会让她觉得有点受伤。运营团队一听到她这么说,立刻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反馈。她有这种感觉,就说明市场上也许还有人会有这种感觉。那我们就要从课程的策划和包装上做一些调整,满足这些需求。这样一来,工作就可以做得更好。

你看,同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我们理解的准确到位,它会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好处,可以提高效率,但就是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投射,所以我们的沟通也随时随地会产生误解,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再想当然假定自己真的理解别人的意思,而是去多问,多听听。这种态度会减少我们在沟通中的一些误解,带来更好的合作。

第二,作为随时在被别人投射的人,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真实的自我混淆起来,要时刻提醒自己「他看到的我不一定是真的我」,这样两个人相互发生了碰撞,你就不会误以为「这件事跟我有关」,去纠结「怎么解决我的问题」,从而陷入纠缠,起不到理想的效果。

去年我在做一门课的时候,我们想要解决跟老板提升职加薪的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个同事第一反应就觉得这件事不能说,老板肯定不会给我升职加薪,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老板又不喜欢我。他凭什么给我升职加薪呢?我又不是一个老板喜欢的人。

你注意到了吗?当他想做到一件事的时候,他关心的不是这件事,而是别人眼中的自己。他的内心纠结于「自己」,所以当他听到这个提议的时候,立马就想到老板不喜欢自己,升起了对老板的不满,他觉得提了也是白提,于是他从一开始退缩了。这个问题,在他这里变得无法解决。

于是,我请他来判断一下,升职加薪这件事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喜不喜欢一个人吗?

他说,对啊。他不喜欢你,凭什么要答应你。

我说,你再想一想呢,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会考虑给哪些员工加薪,不给哪些员工加薪。他想了半天,忽然一下子反应过来了,说:可能老板根本没想那么多,他就是想赚钱!

其实,只有员工很在意老板喜不喜欢我,加薪这件事跟自我有关,从老板的眼睛来看,跟员工的「自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就看这个人能不能给我赚更多的钱嘛。所以我们就会想,那我们就跟他谈一谈条件,怕什么!好像这件事立刻就变得不可怕了。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员工常常把这件事想成跟自己有关的事:老板会不会不喜欢我,拒绝我,或者觉得我很贪婪?

其实很多事,别人怎么看「我」不重要,只有在我心里,「我」是一个巨大的东西,所以跟别人打交道,明明有时候应该多考虑别人的意见,我却老在想:是不是说我好不好,我不值得被爱,我怎么做才会好一点?反而听不到别人怎么说。在这个投射中,我把自己放的很大。

想明白这一点,我就不会再那么纠结于「我」的问题。而是去想,对方想要什么?

第三,在区分了自己的立场和他人的立场的基础上,学会站到他人的立场解决问题,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解释自己没做错,徒劳地浪费双方的沟通成本。

如果我跟一个人发生了冲突,要想这是「他在我身上投射了他要解决的问题,我不必要承担」,而不是去想这是冲着我来的,我要想办法解决,这样就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通过理解和回应他的感受:「你这么生气,一定有你的道理」,从对方的立场化解这场冲突。

我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经常有这种体会。比如,来咨询的人可能会抱怨,觉得咨询没有效果,埋怨咨询师说得太少了,没有指导作用。我的一些学生,听到这句话以后,就立刻进入到了解释模式,说:不是的,心理咨询就是这样做的。这是必要的过程,这是倾听。

结果呢,对方反而觉得更不舒服了。他的怨气并没有减少,可能会找其他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激起这边更多的解释,甚至矛盾还会不断升级,最后两个人都很不愉快。

这种情况我就会问学生,我说你看啊,你跟他解释心理咨询是这么做的,这是在解决你的问题,还是在解决他的问题?我的学生想了想,对啊,其实是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因为那一刻我们觉得自己被指责了,或者被怀疑了,有点受伤,所以要站出来解释一下。但其实那个指责和怀疑是我们自己投射出来的,站在人家的立场,他只是在表达一个感受,就是有点失望。

我问学生,如果是一件跟你没关系的事情,你的朋友,他见了一个咨询师很失望,那你作为他的朋友,你会怎么关心他。我的学生就说:「我会觉得他蛮勇敢的,他可以直接说出来。」

我说,对。

他说:「我还会问他,你说出来以后呢,你期望对方怎么回应你?」

我说,很好。

他说:「我还会问,如果他一直帮不到你,那你还打算做些什么呢?」

我说,非常好,这些话你在咨询里也可以对他说。后来学生真的这么说了,发现效果很好。对方很快就回到自己的问题上,说:「其实我也知道,这些问题没法靠别人帮我解决。只是我现在很难过。」他们就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这种情况,不光是心理咨询里才会有,可以说各行各业,只要是跟人打交道,就有可能产生这些潜在的矛盾。你以为他是冲着你来的,你就看不到对方的立场,只是想着维护自己,反而有可能激化矛盾。你要学会从投射当中跳出来,看到对方的真实需要,也许就会有新的解决办法。

练习:

接下来,我们进行练习,叫做:跳出投射。你可以找一个亲近的人一起做这个练习:

写 5 个关于他的形容词,再猜一下他会用来形容你的 5 个词。同时,让他写 5 个关于你的形容词,再让他猜一下你会用来形容他的 5 个词。两个人独立写完之后,再相互交流:

看一看哪些猜测是准确的,哪些猜测是出乎意料的,相互讨论自己为什么会写这个词。

你可能会发现,你们写的词大部分重叠;也可能,会写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甚至相反的词汇。

这是你们了解彼此的一个重要契机。也是你观察投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结语:

我们讲到,人和人联结最本质的东西,是合作。但是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关系里面,可能带有很多复杂的议题。投射就是一个时刻发生,却不容易被我们觉察的一个阶段。

《三体》当中有一句很霸气的话,叫做「消灭你,与你何干」,意思是说,看上去我在消灭你,其实根本不是针对你,只是我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做了一些事,影响到了你。套用同样的语言,投射也可以说是「看见你,与你何干」。我们产生的很多关系,看上去针锋相对。其实我不是在针对你,你也不是在针对我。我们也只是把各自的东西用到了对方身上。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逐渐把这些投射区分开来,我看到的东西是我的,我被你看到的东西,那都是你的。

不要小看了这一点,我们后面讲到的领导力,就建立在投射的基础之上。你对这个过程觉察得越清楚,就越是可以更好地利用它,去经营一段好的关系,一段更轻松和有效的关系。备案号:YXA1e9EoQrehk9DeZmYteloJ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