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考失利的我,进了一所自己压根不想去的学校。
高中舍友里,两个考入清华、一个考入北大、一个考入浙大,你说我绝望不?
我当时绝望了很久,觉得没希望了,想复读,但是没有勇气,家里也不让。大二的时候,我连自杀的念头都有了,觉得在这个学校,读了个冷门专业,周围还都是一群不读书的同学,整个人都快废了。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些所有的不如意都会过去。
真的,我原来不相信,直到看了一个标题为「说一说你最低谷的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帖子。我发现比起里面的回答者,我的不如意真的不算什么,那些退学、自杀的想法真的太天真了!
所以,好好努力吧!
有些人会纠结于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这两者的区别,其实不是老师,也不是硬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名校的学生比你努力。我见过很多聪明的学生,我的母校一年有 90 个人考上清华、北大,其中当然有硬件资源的优势,但是这些学生都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用功、勤奋。
人生真的是一场漫长的积累,不会因为你一时的不顺影响你最后的高度。
当然,我并不是说普通学校的学生都不努力。在哪儿都有努力向上的人,这只是比例问题,名校中努力之人的比例确实要高一些,其中的差距我们也得承认。
名校还有一点胜过普通学校的优势就是人文。如果学校的氛围很差,怎么让人努力?其实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让我抑郁了很久,也去看过心理医生。
有时我们无力改变客观环境,不妨先从自身做起,远离那些可能诱惑你使你堕落的地方。我当时就是长时间泡在图书馆里。此外,还可以选择和优秀的同学交流,可以是本校的朋友,也可以是高中的同学,还可以是网络论坛社区中的网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坚持自己,身边自然也会渐渐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的心理医生对我说的一句话挺有道理的:
「你和别人的差距不是一下拉开的,是每天一点点,所以每天多努力一点,不要太浮躁,想熬几个通宵赶上别人,不现实,也会让你感到挫败。」
我还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我总以为自己不属于这所学校,是不小心考差了才会来到这里。莫名地,我在心中会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高同学一等。
幸好经过最初一个星期的调整,我及时认清了自己,幡然醒悟的同时也不禁流下冷汗。如果不是及时客观地认清自己,继续妄自尊大下去的话,恐怕我的大学生活就会毁了。
我的一个老师举过他舍友的例子。他舍友也是以为自己虎落平阳,只不过是因为运气不好才来到这所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学校,继而对一切都看不顺眼。
他嫌弃同学、嫌弃老师、嫌弃校园环境,总之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最后难以忍受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逃课成了家常便饭,天天沉迷游戏宅在宿舍,毕业后什么也不会,导致工作也没有找到。
一个调查数据显示,在大一新生中,有 70% 的同学觉得自己高考考差了,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应该进入更好的大学。
太多人进入大学之后还在纠结高考的失利。对于高考失利,你当然可以谈论,可是,要明白的是,你已经无法翻过去的盘。
但你仍有机会让未来翻盘。
过去的无法更改,未来的你还想要将就吗?
用四年后的结果去证明自己值得更好的人生吧,虽然到那时你就会明白,你曾经的纠结确实毫无意义。
客观认识、认清自己,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进入大学后,停止抱怨
我身边就有一批人,他们会抱怨学校的老师不好,只知道念幻灯片。但我一点也不在乎,因为知识的学习主要靠自己。老师念幻灯片时,我会跟着听,跟着想,有问题跟老师讨论,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去向学长请教。我从来不在乎老师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因为我是来学知识的,不是来找老师玩的。
他们会抱怨奖学金评比不公平,却做不到无视其实只是浮云的奖学金。他们是如此矛盾。一方面表面上看不起,自己也不努力,另一方面却无比在意这种事情。
他们会抱怨学生会黑暗,却做不到心中有数、了解真相。社会就是这样,你做不做都是这样。要么你就心中有数,积极参与;要么你就远离这些,做个出世的人。
而那些有明确目标的人,一下子就冒尖了。能够与他们一起合作奋斗,让我非常高兴。
在他们眼里,到处都是机会,到处都需要努力。我们一起谈项目,一起做项目,一起聊融资,一起构建我们的人生理想。最好的一点是,没有任何利益的纠缠。
那么你呢,你会面临什么呢?
经过最初一段时间的探索,你对大学已经不再有新鲜感了,你的口中开始出现抱怨的词语,宿舍、饭堂、老师都成了你的抱怨对象,在朋友圈看见朋友发的大学照片,你会一边点赞一边瞧不起自家学校,同时羡慕着别人家的大学。
接着你会抱怨自己的专业,明明不喜欢却只能去读,甚至连考试考不好也归咎于自己不喜欢。直到入学一年后,依旧会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学校或专业不好。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人就是傻子中的傻子。
你可以选择任何一所你觉得垃圾的学校,去看看那里的自习室和图书馆,里面总有不少埋头苦干的人。你身边的人都在努力,而你却在抱怨发牢骚,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也许你会觉得你的大学就是垃圾,但是你想一下,这毕竟是你考上的学校,你的过去决定了你的大学,这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自己认了就好,然后想办法改进。
偶尔抱怨可以发泄情绪,但一直抱怨的人,哪怕给他换个环境,将他的学校换成「985」,他也跟努力上进沾不上边。
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如果你读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那么恭喜,你没有借口逃课和挂科。
如果你读的是自己讨厌的专业,那么你有两条路。
- 想办法转专业。首先搞清楚自己学校转专业的条件,有些学校是不允许转,有些学校是对成绩名次有要求,所以要努力让自己在第一学年的本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最好能够获得奖学金。即使最后转不了,对你也有益无害。
- 在本专业继续学下去,另外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以考虑双学位和双专业。
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如何去寻找呢?
- 询问其他专业的同学,弄清楚这个专业的具体课程与所学内容,以及以后能从事的行业。
- 从证书入手,了解有哪些重要的职业证书和感兴趣的证书,看到合适的就去了解证书背后的专业。
- 利用网络资源,找到各名校不同专业的网络公开课,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
总之,多去尝试,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所在,你的兴趣决定了你以后做什么事情会开心。
不要瞎忙,要学会平衡大学生活
有人说高中很忙,忙得理所应当;大学有时也很忙,但是忙得莫名其妙。
大二结束升大三的时候,我对自己「忙碌的」大学生活有了一番彻底的思考,或许谈不上深刻思考吧。希望能引发一些大学生朋友的思考,因为你们自己的思考才是更重要的。
这个思考就是,如何平衡课业学习(算入绩点)、技能学习(隐性竞争力)、社团活动和兴趣爱好。
- 课业学习
专业前几名还是前百分之几,你是如何制定学习目标的呢?
现在很多优秀的人简历动辄都是专业第一,但是真正实操的时候,专业第一或是前几名其实是一件很缥缈的事情,你不知道自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对我和大部分同学而言,用百分比制定目标才是比较实际的选择。
大学生的成绩大抵遵循正态分布,像一个钟形,而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则是定位在中等偏上。
对不同的人而言,学分的意义是不同的。保送的人一定要过保送线;已经挂过科、立志要考研的朋友,不用过分考虑学分;对要工作的人而言,学分的意义也没有那么大,职业技能的学习反而重要些。
当然课业成绩还直接关乎奖学金的评定。从大二开始,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很简单的目标——当年一定要拿到钱。有时候绩点的数字并不直观,但是拿了几次奖学金却可以很直接地说明问题。
其实奖学金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奖项是对努力的一大肯定。
所以最终我决定平时不花太多时间在课本上,上课好好听,下课第一时间把作业做好,下一次上课前花 15 分钟复习一遍,其余时间就不管书面学习的事情了,痛痛快快地玩。
然后在期末提前一个月集中猛攻考试,说实话,我最终的考试成绩还是不错的。
有的人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捧着书去自习室。希望你们能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样做快乐吗?效率高吗?可不可以劳逸结合呢?
如果你拿出别人三倍甚至五倍的时间去死学习,那回报率实在是低了,人家认识了新朋友,还把整座城市都玩成了第二故乡,而你可能只是一个图书馆里的暂住者。
- 技能学习
很多专业越往后越面临着细分的可能。
大二结束的时候,我也有考虑过是继续目前实验室的病原微生物研究,还是做一些结构蛋白的内容,或是去做一些艾滋病病毒的课题。
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做病原微生物,并非因为我将来的志趣在此,而是那时设计的实验手段不仅涉及微生物,还可以做到细胞和蛋白水平。说到底是对能力的全方位培训。
我相信在找实习或是实践锻炼的机会时,先学着当一名初级万金油更优于专攻一项技能,毕竟博士读完了研究方向还有可能说变就变,但是学习的能力是不会变的。
英语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提前知道会有几次英语笔试、面试,虽然不是必须准备托福、雅思考试,但是基本的语感和词汇量还是要一直维持的。
- 社团活动
大二结束的时候,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机会去当一名社团组织的负责人了。
我当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在院里学生会当正主席(当时是辅导员和上届主席联名推荐,最终很可能走等额选举);二是做院里某学术类组织的负责人,在我接任以前可以说是一个不太正规的组织。
当正主席的优势更多是在荣誉和形象方面,同时也非常有助于打响个人知名度。但是真正涉及各个部门的日常活动,其实学生会的正主席很难有话语权,而且还常常背锅。而当一个独立组织的负责人,虽然金钱方面一个学期只有四百块预算(意味着外联要自己搞定),但是活动可以办得随心所欲,招的人数和分工都可以更有弹性。
所以最后我选择了后者,第一个学期我带着办了许多博物类和经验分享(如何走捷径复习专业课)的活动,获得了很多关注。第二个学期我慢慢让学弟学妹一起合作策划活动,很顺利地完成了交接,组织在学校的评比也拿了理科类第一。
最终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遗憾。而且那年宣传的时候,我们用「在活动中把学习也搞上去」的口号,收到了和学生会一样多的纳新表,组织也变得像那么回事了。
当然学生会也办得非常有人情味,但是我觉得学生会主席的工作会超出我的负荷。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兴趣爱好还有兼职赚钱
以前我非常爱出去溜达,周末早晨出门,天黑了再回宿舍。后来是早出晚归地当家教,再加上打打排球,在泳池里泡上几小时,周末很快就没了。
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焦虑:我是不是每天都在浪费时间?
但是后来我意识到,正因为是在周末,有效的工作时间反而是不多的。不如给自己设置比较简单的目标,把周末专门匀给赚钱养活自己和吹拉弹唱这些事情。就连看美剧和综艺,我也都放在周末了。周末的时间有限,无形中又把娱乐时间压缩了。
虽然从源头控制了自己的娱乐时间,但是我还是很开心的。该追的动漫番剧没落下,热门美剧也没有错过热点。
我觉得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生活的侧重点,或者愿意花时间投入的事情,所以不应该照搬别人的处理方式。上大学与过去最大的不同是选择多样化,最应该具有的能力其实是剖析自己,再重新拼接、认识自己的能力。
比方说,你要是清楚自己晚上学习效率低下,那就别待在自习室里玩手机了,白天趁着下课的时候,把该自习的内容做好,晚上再玩。对我来说,我在晚上 7 点钟的时候特别容易打瞌睡,所以我不选晚上 7 点的课,也不会在 7 点的时候去自习。
大学时期最深刻的思考,大约就这么多。
道理我们都懂,关键是要做到,如果你能完美地在大学做好这九件事,想必你一定可以拥有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
□ 凡羽/陈然/胡越/痕量 Brant备案号:YX11bql5w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