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改变思维方式和提升认知能力开始,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二是组建「内心懂事会」处理棘手问题、三是保持头脑开放、四是和随机性打交道。
1、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
当别人在用标签谈论事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事实;当别人在用抽象的方法认知外界的时候,我们回到具体。
你不赶紧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只要你按照自己活的方式去想,把自己的现状合理化,这就是最坏的心智模式。它意味着一个人封闭外部世界,排斥了自己发生变化的各种可能性。
那怎么摆脱这种心智模式呢?怎么做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呢?答案看起来是明摆着的:多学习、多试探、多创造。但是听起来高大上,做到极难。为什么?因为对外界和未来的开放,就意味着对现在和自己的否定。
瑞·达里欧在《原则》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我们人人都想要学到新东西,但是证明自己原来是一个蠢货,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智很难接受的代价。
那怎么样才能走出原来的心智模式?
反其道而行之。
人类有两样认知本能:标签化和抽象化。
下面我们一个个来看,这些预装软件原来是怎么帮助我们的,在现代社会,它们又是怎么阻碍我们的。
首先是标签化。
人要认知复杂的外部世界,最省力的一种方式,就是把它标签化,给它取各种各样的名字,例如美国人怎么想、上海人如何、某某公司好不好、谁是直男癌等,这都是标签化的认知。没办法,我们的大脑就那么点认知资源,要想快速把握世界,只能用这种快捷方式。即使不准确,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手段。
但是,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还用这种快捷方式的标签化来认知自己,比如,我是一个聪明人,这个标签一旦打上就麻烦了。为了维持这个自我认知,你能做的,就是躲避那些可能让你显得不太聪明的事,比如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做一件有挑战的尝试,你全要躲。
再比如,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这也麻烦了。为了维持这个自我认知,你会讨好所有的人,怕和任何人起冲突,最后你什么也干不成。
你发现没有,身边那些认知能力差的人,经常会自我标榜,比如哥们儿仗义、我多善良,等等。这不是说他在吹牛,而是这种自我标签化的结果,说明他的生命一定是在躲着什么的,屏蔽掉一些什么的,一些变化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消失了。
教育孩子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没错,但是怎么夸呢?
比如,孩子做对了一件事,如果你夸他「聪明」,这就是在贴标签。他以后的行为,很容易被这样的夸奖引导到证明和维持自己「聪明」的标签上来,结果就会很糟糕。但是,如果你夸他「努力」,这是在描述一个事实,那结果就是他会进一步努力。从这个例子,你可以看出贴标签的危害性。
描述自己,别用「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句式说话,尽可能回到事实,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改变坏的心智模式的第一步。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本能,抽象。抽象化和标签化有类似之处,但是也有区别。标签化是尽可能地准确描述,抽象是尽可能地扩大范围。
比如,原始社会有人在丛林里被蛇咬了,消息传到村子里,大家就知道了这片林子不能去,有蛇。你看,这就是从一条具体的蛇抽象成一片林子的能力,就是扩大化。这个能力,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当然非常有用,帮助他们躲避了很多风险。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抽象能力会把我们害得很惨。比如一个人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不顺利,被老板开除了。
他认知这件事有几种抽象的方法:第一,我不适合在这家公司工作;第二,我不适合在创业公司工作;第三,我不适合在公司工作;第四,我不适合工作。
你看,这也是从一条蛇变成一片林子的过程。如果任由这种抽象能力发展下去,他就干脆回家啃老。事实上,很多人生失败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往往喜欢用「一切」「总是」「根本」「全都」这些肯定判断来描述事情,这样做往往就会在生命中遇到很多阻碍。
还有,很多人在问问题的时候,也经常犯这个过度抽象的毛病。比如,我性格内向怎么办?我的公司如何提升品牌?我们怎么做创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还原成具体的细节,谁都没有办法回答。
比如,心理医生平时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在咨询室里,有人问类似「我很内向,每次遇到人都有些紧张」这样的问题,心理医生就会反问他们:遇到哪些人你容易紧张,遇到哪些人不会呢?在什么场合你容易紧张,什么场合不会呢?在与人相识的哪些阶段你容易紧张,哪些阶段不会呢?最近你在跟谁交往呢?感觉怎么样呢?这也是从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2、组建「内心懂事会」处理棘手问题
棘手问题的特点,就是它的内部包含了无穷多的复杂性,短期的、长期的,各种利益诉求缠在一起,像乱麻一样。你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偏好和诉求,可能就永远解不开。
当你要对社会、对他人负点责任的时候,棘手问题往往就来了。这种问题没有明确的路径、没有清晰的目标,甚至根本就没有彻底解决的可能性,你只能不断跟它搏斗、和它共存。成人世界里,有大量这样的棘手问题。
那怎么办呢?难道只能苦苦煎熬、见招拆招,甚至是束手无策吗?
也不是。这一篇就跟你聊聊,处理「棘手问题」的一个很有用的心法,那就是组建一个你的「内心董事会」。
请注意,这个董事会不是实体的,不是一帮人坐在这里开会,而是组建在你内心里,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说白了就是你一个人的一场思想实验。
「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听起来概念很简单,就是用二十到三十分钟的时间,帮助你解读一本书的精髓。这种产品不就是选书、写稿、品控、制作、上线就行了吗?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产品包含了非常多的维度。反应要快、品质要好、短期要能覆盖成本、长期要能积累价值,还要能满足各种合作者的诉求。要把所有这些都平衡好,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棘手问题」。
阿狮就讲,她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在各种选择关头做判断的方法,就是假设自己有一个决策团,这个决策团由她假想出来的 6 个人组成。
第一个人,是一个现在掏钱订阅的用户。
给这样的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新书。市场上刚刚热起来,马上要成为话题的新书,让用户用很短的时间做个了解,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知识服务。用户能靠这种服务,和社会的热辣议题保持同步。
一个现在的用户,坐在假想的内心董事会上,他会为高价值的新书投上一票。所以他们的团队就这么干,我们的主编几乎是守在各大出版社的门口,直接拿人家还没下厂的排版文件,回来和作者老师打磨稿件。这是什么效果?新书上市之日,就是听书产品上线之日,要做到这个速度。
但是董事会上只有这么一个人是不行的,也就是只有新书是不够的。这毕竟是一个要长期积累的产品,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书呢?
比如,流传了几千年的柏拉图的《理想国》,甚至有一句话说整个西方哲学其实都是这本书的脚注。即使到了今天,即使是中文市场,这本《理想国》每年也还有二三十万册的销量,超过绝大多数新书、畅销书。这样的书,也需要解读。
阿狮说,她在「内心董事会」里,还得想象出第二个「董事」,一位十年后的用户。他的决策依据不是这本书新不新,而是在乎这本书够不够经典、有没有长期价值。所以「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里,就有了「镇馆之宝」这个系列。
这还不够,「内心董事会」还得有第三个成员。谁呢?一个普通人。他没有特别的偏好,也没有特别的知识储备,这个人也得请到董事会里来。
为什么?为了品质控制。一个没有偏好,也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听懂了一本书,而且对它产生了兴趣,这个听书产品的品质才算过关了。
这个普通人在「内心董事会」里的角色,有点像古罗马的「保民官」,没有决策权,但是有否决权。对啊,再好的书、再好的解读,普通人要是听不懂、没收获,他当然要一票否决。
还有第四个人,阿狮说,我把他想象成一位马上要毕业准备求职的博士生。这位假想中的博士生,现在面临两个选择,第一个是留校当老师,升副教授、教授一路这么下去。第二个,就是来到我们团队,成为「每天听本书」的专职作者,成为专业的知识服务者。他会怎么选呢?
换句话说,将这么一位假想的博士生请到了内心董事会里,他的视角就是这个产品能给它的生产者提供什么价值,能不能让生产者获得有尊严的收入、一定的社会声望,能不能提高手艺,等等。这又从另外一个侧面约束了产品的发展。
还有第五个人,那就是出版社的老师。这个产品解读了他出版的书,能不能让这本书的销路更好、让出版社的品牌更增光,这是他在董事会里要考虑的事。
还有第六个人,也是很重要的视角,就是这本书的作者。他最关切的是,解读他的书,会不会有夸大、缺损、误读和扭曲?
阿狮说,当这 6 个人都坐在一张桌子上时,她每做一个决定,都要在心里开这么一个董事会,让每个人发表一下意见,甚至是投个票,接下来该怎么做,就清楚了。
你不必真的去征求所有人的意见。每个人基于不同的立场,明摆着就有不同的利益关切。只要你心里有他,他就可以帮助你决策。
中国人有没有这样的董事会呢?其实也有。比如司马迁的《史记》里面,就经常说到一个词,叫「不祥」,意味着不吉利。比如,看见项羽把投降的人杀了,刘邦就说这么干「不祥」。
看见一个叫陈婴的人暴得大名,陈婴的妈妈也嘟囔说,这个事「不祥」。你看,他们不是说这个事不对,或者说不好,既没有从是非着眼,也没有从利弊着眼,他们说「不祥」。这是什么?这就是把一位假想中的老天爷请到了内心董事会上。
你做这件事,老天爷答应不答应,喜欢不喜欢?这是一个重要的决策依据。老天爷走进了你的内心董事会。
还有一种「内心董事会」的开法,你不用请别人,你就请自己,请不同情境下的自己。
比如说做一个决策的时候,反复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如果我现在一无所有,从头开始,我会怎么选择?如果我明天就要死了,我会怎么选择?如果我当着我的孩子,我会怎么选择?如果我冷静三天之后,根据我对自己的了解,我会怎么选择?如果十年后的我现在就在我身边,他会建议我怎么选择?如果我最佩服的人现在就在我身边,他会建议我怎么选择?等等。
棘手问题的特点,就是它的内部包含了无穷多的复杂性,短期的、长期的,各种利益诉求缠在一起,像乱麻一样。
你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偏好和诉求,可能就永远解不开。
3、保持头脑开放
确定性的知识越来越少,一切都在飞速演化;真理性的知识也越来越少,互相矛盾也未尝不可。那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保持头脑的开放性。
大家可能知道,一个概念特别热,叫区块链。热到什么程度呢?一帮大佬,聚在微信群里,夜以继日地讨论。每天的讨论结果,都能成为创业圈子里争相传阅的学习材料。大家都害怕,错过了区块链这拨技术革命,会被时代淘汰。
有人说,在区块链兴起的时代,连睡觉都是浪费时间。这里我们不讨论区块链本身。我只想说,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人未来的常态。
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一个个颠覆性的概念扑面而来,还没缓过神,又来了一个区块链。区块链之后,下一个概念又不知道是什么。
面对这种全新的事物,我们到底该抱以什么样的态度?
首先,我们得明确,过去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这种新事物,完全没用。
为什么?因为没有人能确定地告诉我们,区块链是什么。它本身都在剧烈的发展和变化中。也没人能告诉我们,怎么就一定能用好区块链。甚至最热衷于谈论区块链的大佬,自己也在摸索中。甚至还有人说,区块链压根儿就是一个骗局。我们到底相信哪一个?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学习和传统学习第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没有教科书,没有结论,一切都在演化中。就算你有最虔诚的学习态度、最勤奋的学习精神,也获得不了确定的知识。
这个时代,如果我们说一句「向你学习」,意思已经变了。过去向你学习,指的是要学习一个人的优点长处,在这些方面我要成为你。而现在,「向你学习」的意思是,我要了解一个人的观点,作为我的参考。
这个人不是我的方向,只是一盏灯,我学习得越多,点亮的灯就越多,最后,我要照亮的是我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成为其中的任何一盏灯。这个时代的学习,还有第二个特征。相反的观点,也许都是对的,还是以区块链举例。我接触区块链的相关知识,已经有好几年了。
有一次,我给李笑来老师打电话,他是早期投身区块链领域研究的名家。我问他:「笑来兄,你说应该怎么抓住区块链的机会呢?」
李笑来说:「你这个问题得问外行。面对一种新技术,只要你站在原来的行业里问,怎么抓住这个新机会呢?最后的结果基本都是抓不住。你得换个思路想,这个技术会成就什么东西?那我就去干那个东西。」
举个例子。微信刚刚崛起的时候,如果一个企业的公关人员想,微信公众号这个东西不错,我怎么能利用好它为我们公司做公关宣传呢?这条路基本是不通的。那么反过来想,微信公众号崛起,会成就什么行业?会成就自媒体?那辞职去干自媒体。这才叫抓住新机会。
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机会不是站在原地去抓。遇到新机会,就应该让自己全身心地站到其中去。
这是一种认知。但是,还有一种相反的认知方式。不管外界潮起潮落、风来风去,我不动,我只在我的分工里不断精进。
按照这个认知,面对新机会新风潮,重要的不是去凑热闹,而是继续保持自己在原有分工中的优势,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区块链真那么神奇,一边了解,一边等待,等它成熟了,拿来就用,完全来得及。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刚才我讲的是两个相反的道理。面对新风潮,是坚决地投身新分工,还是坚守老分工?这是两个方向相反的选择,哪个对?依我说,都对。
这不是和稀泥,这是现代社会给我们这代人的馈赠,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已经没有什么必然的对错了。有人当新技术的弄潮儿,有人安静地经营一家餐馆,有人专注于一项手艺,条条道路都可能通向某种你要的生活,成功还是安宁,财富还是尊重,在所有道路上都有可能获得。
哪还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可言呢?这对我们这代人的学习也提出了一种心智上的挑战。
通过区块链这个例子,能看出我们这代人学习的两个特征:第一,确定性的知识越来越少,一切都在飞速演化;第二,真理性的知识也越来越少,互相矛盾也未尝不可。那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保持头脑的开放性。
一家奶茶店的经营技巧,对做投资也有帮助。一个飞天大盗的越狱方法,其实也在启发我们做人的策略。你认知资源的来源越是多元化,你的认知升级就越快。这就是查理·芒格提出的多元思维模型。
引用最近几年大热的那本书,瑞·达里欧的《原则》的开头第一句话——
「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的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
怎么做?保持头脑的开放性。
4、和随机性打交道
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认知能力不错,他得具备两个要件:第一要有科学精神,第二还要学会接受随机性。
你是否想过:我们日常觉得是好运气或者是坏运气的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比如说,篮球比赛中,有一种叫「手热」的现象,一个球员突然间如有神助,接连投中好球。这就是感觉来了,或者是好运气来了。
据说,篮球队中负责传球的后卫,需要具备的一项核心技能,就是在比赛中及时发现哪个队友正处于这种「手热」的状态,一旦发现,就赶紧给他多传球,借着他「手热」的机会让本球队多得分。
那问题来了,这种球员忽然「手热」的原因是什么?
像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NBA 这样,优秀球员的年薪高达几千万美元。优秀球队的全年收入,更是数以亿计。这样的生意,如果能对「手热」的研究有突破,就意味着能切实提升球员能力和球队成绩,对商业上的好处就太大了,很多专家学者花了很大精力去研究这个问题。
结果是,研究者收集了大量比赛和投篮的数据,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用各种复杂的软件反复计算,找到了什么呢?
什么也没有。
原来猜想,如果球员头几个球投中了,就可以引发后面的高命中率,但统计数据发现,没这个规律。
或者反过来,头几个球没投中,也许球员会奋发图强,反而会引发球员「手热」,但统计数据表明,也没有这个规律。
再比如说,上一场比赛的命中率,会影响下一场比赛。研究结果表明,没有这个规律。
还有人猜想,球员在短时间内,比如一分钟内连续命中,就可能引发随后的「手热」。统计数据表明,没有这个规律。
为了排除对手防守强度的因素,研究者还专门研究了罚球中的「手热」,发现同样是毫无规律。上一个球是否罚中,根本不影响下一个球的命中率。
好了,到此为止,结论就有了:「手热」现象根本就不存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类大脑和自然界里真正的随机现象到底是什么。
有一个统计学教授,在第一堂课上,给学生布置了个作业。他要求大家做一件特别乏味的工作,拿出一枚硬币,连掷 200 次,记下结果,正面还是反面,仔细记录。
教授提醒说:「你们可别造假,造假我可看得出来。」学生们没当回事,连续掷硬币,不就是交一个随机数嘛。既然随机数是没有规律的数,编一个没有规律的结果不就可以。
果然有学生偷懒,没有老老实实地去掷 200 次硬币,而是编了个记录表交差了。奇怪的是,教授果然一眼就能识别出哪些学生偷懒了,没有真的掷硬币。教授是怎么发现的?
偷懒的学生编造出来的记录表都是这样的:正反正反正正反正正反反反正。教授之所以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假的数据,是因为这个记录表编造得太「随机」了。造假者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掷硬币这种「随机现象」的特征。他们会极力避免连续出现多次同样的结果。他们认为,那样「太不随机」了。
实际上,如果真去老老实实地掷 200 次硬币,记录下来就会发现,正面或者反面连续出现六七次的现象会很多,真正的结果会像这样:正反反反反反正正反反正正正正正正正。
懂概率的人稍稍计算一下,就能解释这个现象。
掷 10 次硬币,结果都是正面的概率很小,只有 1/1024,可能性极小,可当掷的次数足够多,情况就不一样了。
如果掷上 710 次,正面连续出现 10 次的概率就达到了 50%,一半对一半了。
如果掷上 5000 次呢?正面连续出现 10 次的概率达到了 99.3%。
如果掷上 1 万次,概率为 99.99%,这时,几乎可以确定,一定会出现连续 10 个正面。
教授布置的作业很狡猾,掷硬币 200 次,其中一定会出现连续六七次相同的情况。如果看不到这种情况,只能看到更乱、更随机的记录结果,不用问,那就是学生偷懒造的假。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篮球场上的「手热」现象是怎么回事了。NBA 每支球队每赛季仅常规赛就要打 82 场,加上季后赛,整个联盟一个赛季比赛总数在 1000 场以上。每场比赛双方球员累计投篮数要超过 100 次,也就是说,一个赛季投篮总数要超过 10 万次。
在如此大的数据量下,出现某名球员的若干次连续命中,就像扔硬币连续多次正面朝上,也就是所谓「手热」,这就是典型的随机现象。如果没出现,那才是怪事。但是,不管看起来多有规律,这背后还是随机的,是捕捉不到所谓的规律的。
人类心智是模式化的。人必须按照某种模式,或者说是某种理论来理解世界。大家很难接受一个毫无理由、无法解释,只有随机和运气的世界。人总是难以遏制地想要去探索种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这种心理机制很重要,没有这种心理机制,科学就没有办法产生和发展。
这个发现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迷信的对立面人们过去都以为是科学,其实不是。迷信和科学其实都是在找规律,只不过,科学讲究方法和证据,而迷信是一通胡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迷信和科学反倒是近亲,都符合人类要给现象找原因的本能。
迷信的反义词是什么呢?其实是承认不确定性,是承认随机性,承认有些东西不可解释,不可预测,并且欣然接纳它带来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认知能力不错,他得具备两个要件:
第一要有科学精神,第二还要学会接受随机性。 备案号:YXA1Evex00ytwm6exYpCEY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