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教孩子妥善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儿童的情绪认知和表达,其实都处于初级阶段,他们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表达和管理情绪。

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情绪、认同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学习恰当地表达情绪、通过解决问题来疏导孩子的情绪。

很多爸爸妈妈说:孩子心情好的时候跟天使一样,真是可爱;但是当他有情绪、发脾气的时候,我却不知如何是好。有时候我去跟他好好讲道理,却劝不了;我来硬的话又压不住。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们非常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养孩子的时候会经历孩子各种各样的情绪,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往往会享受宝宝的开心时刻,却应对不了他们的愤怒或沮丧,或者想像灭火一样赶紧把他们的负面情绪扑灭。

父母需要观察、理解孩子,找到情绪背后的原因,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逐步让孩子学会合适地表达情绪,不要把孩子的情绪表达和性格联系起来。

下面先来讲一讲一些父母对孩子负面情绪的认识误区。

父母不要再误解孩子的负面情绪了

误区一: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就是坏性格。

很多父母跟我描述幼儿的时候说,「我的宝宝 3 岁了,他脾气很急」或者「他脾气很大,没法劝」。父母认为孩子发脾气就是坏性格。

误区二: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是做父母的失败。

他们认为哭不是一件好事,孩子哭就是表现不好、不乖。有时候夫妻因此吵架,互相指责:「你看孩子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是不是你看的育儿书不对?是不是你的方法有问题?」

误区三: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是对自己的挑战。

很多父母写私信给我,说孩子才两三岁就知道和他们作对啦!不能做的事情他就故意怎样怎样。他们把孩子的负面情绪看作是故意挑战。如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跟孩子的互动就无法恰如其分。因为我们已经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赋予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太多原本不属于它本身的东西。

误区四:希望我的孩子幸福快乐,时时刻刻都快乐。

这是我在微博上经常看到的。其实我也很理解这样的心情,我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希望把最好的一切给孩子,希望他们快乐幸福。父母都这样,问题是,希望孩子时时刻刻快乐并不现实。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必然会遭遇一些让他们不快乐的情形。比如说在学校里挨老师批评了,或者和同学闹小矛盾了。所以我们要学会抓住这些不快乐的机会,帮助孩子认识和排解情绪。

误区五:父母过度保护孩子,千方百计取悦孩子。

现在很多父母都舍不得孩子难过,千方百计取悦孩子,那他就没有机会学习处理各种情绪了。美国小学有足球队、棒球队、篮球队,输赢是兵家常事。如果比赛输了,父母就安慰孩子说,「没事,下次努力一定能赢,走吧,我们去动物园玩」,那他就来不及体验失败的情绪,来不及思考总结下一步该做什么来达到目标,因为注意力很快被父母转移了。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自己的思考,他学习处理自己情绪的机会就丧失了。

这些误区导致了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没有应对的办法。

父母没有认识到,情绪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你不喜欢它就消失了;情绪还是一种主观体验,我们只能体验它,疏导它,而不可能想把它压制住就能压制住。

父母必须要明白,儿童对情绪的认知、表达、疏导等都还在发展的初步阶段。成人能够很清楚地分辨不同的情绪:我现在感到压力很大,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很有挫折感。而婴幼儿往往不能清楚地分辨,只是笼统地感到「这让我很不高兴」。孩子也往往会用直接的行为把情绪表达出来,比如,大喊大叫,摔东西,发脾气等,他们还不清楚应该怎么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以合适的方式调节情绪。

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通过孩子的行为、语言、表情等线索去准确判断孩子的情绪,只有这样,才会搞清楚孩子的行为和情绪背后的原因,才能帮助孩子真正解决问题。不要动不动把孩子的情绪表达和性格、动机挂钩,觉得他们是故意捣乱。

既然了解了这些误区,相信父母们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那么如何化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呢?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立一个观念性的问题,就是在应对孩子负面情绪的过程中,是更应该关心情绪呢,还是更应该注重纠正行为呢?

解决问题要先解决情绪

父母要观察孩子的情绪,而不只是去纠正行为。很多父母只看到行为,觉得大喊大叫或者摔东西等行为不好,必须要纠正,而没有看到这些行为背后的情绪,效果往往不好,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我经常说,解决问题要先解决情绪。

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很重要。如果父母的认识不对,他们和孩子的互动就会偏离方向,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如果周围的人,比如父母和老师,能够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我现在很伤心」,「我现在因为完成这个任务很困难而感到受挫」,并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能被父母和老师所接受,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我在这样的情形下,有这样的感受是正常的」,「人们在这样的情形下往往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孩子就能接受自己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并且逐步学会用更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或者疏导自己的情绪。

如果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情绪不重视,他们就会觉得很困惑:「现在这种感受让我很难过,我不知道怎么办」,而且他们可能会用更激烈的方式来表达,以达到引起父母或者老师关注的目的。如果父母只注意到孩子的行为,而不理解行为背后的情绪,往往会训斥孩子: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你怎么能摔东西?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要再吵了!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不能认识自己的情绪,也不能接受自己的情绪,认为自己的情绪是不合适的、错误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父母接受孩子任何情绪表达的方式,对情绪表达的行为不加任何约束,不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总的来说,就是消极地接受孩子的任何情绪表达。这样的后果是,这些孩子无法学会合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当他们进入幼儿园等有社会规则的地方,往往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

总的来说,如果父母只是注重行为,而忽视情绪表达本身的话,对孩子的成长将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先找到和孩子在情感上的连接,才能顺利解决行为问题。其实有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犟」,多数是因为他们的情绪没有转过弯。如果我们通过认同情绪,让他们的情绪转过弯来,事情就好办了。

情绪引导也是有步骤的

情绪引导大致的步骤,我总结为四步。

下面每一步我都会详细地讲解,但是我想指出来的是,养孩子不是做实验,不是按着书上的步骤一步步来就行了。在真实的生活里,在特定的情形下,父母要对各种情况很快做出判断,做出合适的反应。这个时候,你不一定要遵从这些步骤,可以把这个步骤打乱。父母第一需要观察能力,第二需要整合能力,这样才能灵活运用。

第一步: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父母要帮助孩子定义情绪,比如说,「你脸红、挥拳头,这是生气了」,帮助小朋友慢慢了解自己这种情绪是生气,慢慢帮助孩子学习用语言表达情绪,或者用合适的行为来表达。

除了在生活中经常和他们定义情绪,给情绪贴标签,我们还可以和他们看一些介绍情绪的绘本。小朋友适合直观的学习,看绘本的时候他会认识到,哦,遇到这个情况,是这个情绪,你看这个图上的小朋友是这样的表情啊,后来他情绪好了,不生气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他是怎么排解掉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就能够学习和认识情绪。

3 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自如使用语言了,我们可以逐步鼓励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当孩子感受到某种情绪的时候,他的感受可能是模糊的。当我们帮助他用语言描述的时候,他会明白,原来这个感受是有定义的。这样他就知道情绪是有边界的,是可以控制、处理的,是生活的一部分。用语言去表述情绪,可以比较快地帮助孩子从不安的状况中恢复平静。

我的孩子 3~5 岁时,我们准备了一个本子,让孩子把当天印象深刻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记录下来,可以我写,也可以他们写,还可以画。我们会回顾发生了什么事情,问孩子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分析那是怎样的情绪,后来有没有感觉好了点儿,为什么,或者我们是怎么做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是记录,对孩子的情绪和感受不做评判。

刚开始学游泳的时候,大宝不敢把头扎到水里,看到弟弟把头扎到水里还很不高兴。回家我们就写日记,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点儿害怕,有点儿受挫折,看到弟弟会了可能还有点儿羡慕和嫉妒。我只鼓励他说出感受,并不评论这样的感受对不对,或者直接告诉他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大宝说出来以后我能感觉他的心情好多了,而且我抱着他认同他的感受,说:「是啊,妈妈能理解,妈妈小时候刚开始学游泳的时候,也很害怕呢。还有,妈妈小时候学骑车,学了很久还不会,很受挫折,都哭啦。后来不断练习,终于学会了。」当他终于突破自己把头扎进水里后,我们也写日记,他当然觉得高兴、激动和受鼓舞。所以说正面情绪、负面情绪都要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

经历了这些过程,以后的日子里,如果碰到类似的情景,我们会回顾成功的经验,这对他们的帮助很大。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也知道有这些情绪并不糟糕,因为这些情绪不是一直持续下去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怎么对待这些情绪。

引导他们的思路从消极情绪转移到怎么解决问题这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

第二步:认同孩子的情绪

认同跟接纳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认同不仅仅是接纳,还让孩子感觉到情绪有合理性。如果我们理解孩子,往往会平复孩子的情绪,孩子也不会再被同一个问题困扰。

小宝有一次洗完澡,擦身体、换衣服时一反常态,非常不合作,他那天说「我还要洗!我还要洗!」在我们眼里,你明明已经洗完了却还要洗,是不是无理取闹啊!怎么办呢?必须想办法让他安静下来,穿上衣服。有的妈妈说,我跟孩子讲道理,但是他听不进去怎么办?有的妈妈说,用其他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赶紧把衣服套上,但是当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分散注意力这招就不怎么灵了。还有的妈妈说,规矩最大,我们家的规矩就是洗了澡就要穿衣服,必须要这样做,即使孩子哭闹,也要把衣服套上。还有些妈妈心软了,说,好吧好吧,我们再洗 10 分钟。如果他洗好 10 分钟还要再洗怎么办?他继续跟你讨价还价怎么办?

这个问题挺普遍的,每个家庭估计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讲道理,苦口婆心地说:「小宝你已经洗得很干净了,不用再洗了。」但还是不行,他非要洗。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小宝啊,你最喜欢洗澡对不对,喜欢玩水,还有玩小鸭子,是不是啊?」他一下子就不哭了,狠狠点头,因为我说中了他的心事。

「妈妈不让你洗了,你很不开心是吗?」小宝说:「是的。」然后我赶紧接上:「我们洗一次就够了,多洗,你的皮肤会很干,不舒服。这样吧,我们明天再洗好不好?明天还可以玩小鸭子。」

我给他描绘了第二天的蓝图,他很配合地让我把他擦干,给他穿好衣服,毫无意见地下楼了。

孩子是用自己的情绪面对这个世界的。当他一心一意要洗,你跟他讲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当他得到你的理解心情平静下来,你再讲道理,他才会慢慢听得进去。所以不要说孩子不讲道理,孩子只是需要成人理解他们的情绪,得到理解后,原先困扰他的问题可能就不会再困扰他了。

还有一件事情,也令我印象深刻,并且也很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小宝 4 岁多的时候,我有一次去幼儿园接他,老师把我叫到一边,告诉我中午睡觉起来时小宝突然哭了。如果这个时候老师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往往得不到答案。为什么呢?因为他如果要回答为什么,需要负责逻辑思维的那部分大脑工作。他在哭,那部分大脑就无法好好工作。

老师非常好,先认同他的情绪,把他抱住拍着他的背说:「小宝,我看你很伤心哦。」小宝哭了一会儿,自己就说想妈妈了。老师如释重负地说:「哦,你原来是想妈妈啦,那你可以早点儿告诉我,不用不好意思。」孩子可能确实是不好意思说,老师给他讲:「前几年,老师的爸爸去世了,老师想爸爸的时候也会哭啊,但是,你猜怎样,我哭过之后,心情就好多了。」小宝说:「是的,我哭过以后,也感觉好多了。」然后他就去玩了,整个下午这个问题再也没困扰过他。老师告诉我这真的很神奇。她说,孩子好像只是想让他的情绪得到你的认可和理解,之后,他就没事了,去玩了。

由孩子想妈妈这件事情或许我们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我们要认同孩子的情绪?因为如果你不认同他的情绪,他可能觉得他不应该想妈妈,由此产生内疚感和羞愧感。这种情绪和想妈妈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就很难安慰。他听到老师一个大人想爸爸也会哭,很正常,就接受了自己的情绪,没有羞愧感,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很多父母都会问我:孩子入园的时候,想爸爸妈妈会哭怎么办?可能很多父母会说,不要想爸爸妈妈啦,爸爸妈妈下班了就马上来接你。虽然孩子接受了父母「不要想爸爸妈妈」这样的信息,但是他想爸爸妈妈的情绪并没有得到纾解,同时还会对自己的这种感受很内疚,觉得有这种感受不应该。所以,我建议,父母也好,老师也好,要认同孩子想父母的这种感受。

面对孩子的这种感受,我曾经用过这样的办法。我的孩子在上学之前跟我说:「我会想妈妈的。」我就说:「是啊,妈妈也会想你。」我们一起看过一本书,叫「Kissing Hand」,中文叫《魔法亲亲》,我就在他的手里亲一下,然后说:「好了,现在妈妈把魔法亲吻放在你手里,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也在想你,你摸一摸胸口,妈妈就在心里亲你。」孩子的感受被认同,就能比较通情达理,也比较容易被安慰。

第三步:让孩子学习恰当地表达情绪

我们认同和确认孩子的情绪,能让孩子明白一件事:不管你正体验着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我都能理解,我认同你的感受。但是,怎么发泄和表达这种情绪呢?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不过表达情绪的行为却有好坏之分。我们有三个原则: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损坏财物。然后想想,你怎么表达情绪比较合适。

研究认为,情绪表达是后天学习到的,学习适当地调节和疏导情绪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幼儿来说,他们需要学习行为的界限,怎么表达情绪是恰当的。如果不能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就不能很好地学会管理情绪,更有可能产生各种行为问题。

无条件接纳不是什么都接纳,而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感受,有规则地接受孩子的行为。

小朋友往往在生气或者遭受挫折的时候发脾气,推别的小朋友、扔玩具,等等。如果理解这些情绪的同时容忍这些行为,孩子会认为这样表达情绪、宣泄情绪是对的,他就不能学会控制情绪,而且在类似的情况下会继续使用这些不恰当的方式。所以父母必须要让孩子明白:我理解你此刻的感受,可是,你打人、扔玩具是不对的。打人伤害了别人,扔玩具会破坏东西。父母可以让孩子想一想,什么样的发泄方式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也不破坏东西。可以用语言讲出来,可以画画,可以想象自己的头上在冒烟,小朋友会想出很多有创意的办法来。

美国幼儿园很重视孩子的感受以及教他们怎么恰当地表达情绪。学步儿(2~3 岁)班级的墙上贴了各种表情的图片,以及怎么表达的图片。比如生气的时候要怎么让自己平静下来,可以深呼吸、把手放在肚子上等等。到了一、二年级,他们继续接受这方面的训练。老师会结合一些故事,让孩子们写和画出什么时候他们有这种情绪,为什么他们有这种情绪,后来是怎么好起来的。他们还有专门的行为指导课,老师通过木偶剧来传递什么样的行为是合适的。

第四步:启发思考,通过解决问题来疏导孩子的情绪

很多时候只要我们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和认同,他们就能平静下来。但也有些时候,仅仅认同情绪还不够,我们需要启发孩子思考,解决问题。

孩子心爱的玩具坏了,哭闹不已。有些父母会不耐烦,一个玩具有什么了不起的,别哭了,再去买一个。可是家长也许不理解孩子的心情,他对玩具是有感情的,你买一个新的并不能代替他对旧的那个的感情。

这个时候我们要理解他:玩具坏了你很伤心,来,到妈妈这里哭一会儿,我们想想办法接下来怎么办。孩子的感受得到父母的认同,就会慢慢平静下来。然后我们可以说:「这个玩具的这个功能是坏了,但也许不影响玩呢。」也许孩子可能会自己找到办法:「对啊,这个功能坏了也没关系,我可以玩其他的功能。」或者,「我可以当别的东西来用。」或者,「让爸爸看下,能不能修好。」当他开始思考的时候,他的情绪就已经得到排解了。

作为父母,在面对孩子负面情绪或者过分的行为时,首先要警惕在认识孩子负面情绪上的误区,在观念上要从关注行为转变到关心情绪,并进一步学会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学会表达和管理情绪,对他进入幼儿园,以及今后面对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都将大有裨益。所以,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和孩子一起经历这些宝贵的成长过程。

『实战』TIPS

情绪引导是系统工程,需要灵活运用方法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所以当你想进行情绪引导的时候,不要拘泥于教科书,而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个性、喜好、兴趣等,灵活运用各种技巧。

Tip1:认同情绪切忌盲目和简单粗暴

很多父母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我有时候认同孩子的情绪,反而让孩子更委屈了,没完没了地闹,认同情绪这个办法没有用啊。怎么办?

我们认同孩子的情绪,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慢慢冷静下来。如果你的认同不能让他冷静,那就要想一想,你的认同是不是恰当。

有个孩子很喜欢粉红色,游戏结束,老师发小玩具,只有一个粉红色的,没有发给她。她就很不高兴,发脾气。爸爸尝试认同她的情绪,说:「老师没有办法给你最喜欢的颜色,所以,你很不高兴,我很理解你。」他认为这样做是认同情绪,结果孩子更加不依不饶,闹得更凶了。

其实这个爸爸在认同情绪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替孩子归因了:因为老师没有给你,所以你不高兴。孩子本来可能只是因为她喜欢粉红色,别的孩子拿到粉红色了,她没有,所以很不高兴,并没有想到是老师没有给她。爸爸这么一找原因,她就觉得更加有哭闹的依据了:谁让老师不给我粉红色的?她不给我,我就要很生气,我就有权利生气。然后越闹越厉害,无法平复心情。

这是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表示认同情绪的时候,不要以大人的方式去替孩子归因。

可以换一个方式说:「宝宝,你喜欢粉红色的玩具,这次没有得到很不开心。」我们只需要纯粹地对她的情绪表示理解就可以了。

接下来,父母还可以启发孩子去思考:「宝宝,我知道你这次没有得到粉红色的玩具很不开心。不过你想想,你们班有这么多人,乐乐、笑笑也喜欢粉红色,如果他们也没有得到粉红色,他们会怎么想呢?」

孩子也许想:「我没有得到,会这么不开心,那别人也一样啊。那就轮流吧,今天给乐乐,明天给笑笑,后天就是我啦。」所以父母可以给她机会和时间,让她思考是否还有别的办法,当孩子开始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的时候,她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了。不要小瞧孩子,有时候他们会有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

有时候,让孩子改变看法来疏导自己的情绪,给他多种选择,他就不会钻牛角尖了。

大宝 3 岁的时候学会骑三轮车,幼儿园有 4 辆三轮车,他最喜欢红色的那辆。每次户外活动,他一定要红色的那辆,如果别的小朋友先骑走了,他就哭啊,闹啊。老师说:「你很喜欢三轮车,三轮车很好玩。」认同他的感受,让他平静下来。「三轮车好玩,你看那个滑梯也很好玩,不信你可以试试看。」孩子就去试试滑滑梯。他喜欢骑三轮车,并不代表滑滑梯不快乐。经过老师几个星期的坚持提醒,大宝已经不再有拿不到红色三轮车就哭闹的现象了。

先去认同他的情绪,照顾他的感受,然后帮他解决问题,让孩子觉得,我没有拿到红色三轮车也没关系,我还有别的选择。想象一下,如果老师不关心孩子的情绪,只纠正行为,甚至在孩子拿不到红色三轮车不依不饶时实行惩罚措施,如去面壁 5 分钟,那么这样的方式导致的最终结果肯定截然不同。

所以认同孩子的情绪切忌盲目和简单粗暴,避免过多的成人思维,真正地去理解孩子,才能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并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Tip2: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灵活运用方法

情绪引导是一个系统工程,父母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是前提。父母还必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整合各种技巧,在具体的情境里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最重要的是,常常和孩子建立情感上的连接。

大宝上滑冰课,升级评估的时候,因为动作做得太快,有些细节比较粗糙,教练说,下次再评估一次,把动作稍微放慢就好了。大宝就觉得很郁闷,升级没通过啊,他在回家的车上哭了一路。爸爸都劝不住他。到家他就回自己的房间哭去了。

怎么办呢?按照教科书,就是认同他的情绪嘛。我说:「大宝啊,妈妈很理解你现在很难过。」好嘛,人家哭得更痛快淋漓了。我又说:「妈妈想和你谈谈,你想谈谈吗?」他拿被子蒙着头哇哇哭,那个伤心啊,我觉得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我跟他说什么也没用,因为他根本听不进去,也无法和我对话。我想那就让他哭一会儿也没什么。我说:「如果你要哭,你就哭一阵子,妈妈先下去吃饭,等下来找你。」但他又不让我走,他边哭边喘地说:「我想让你在我房间里。」我说:「你让我在这里,你觉得我能干什么呢?」他说:「我想让你帮助我……」

其实我这个时候一点儿也没有不耐烦,也不生气,我很同情他。这么小的孩子,情绪上来了,不是我说一句「哦,我理解你啊」,他就能冷静下来的。其实他也很想冷静,但自己控制不了。

我说:「爸爸刚才跟我说了,你就是太快,如果你慢一点儿……」

我还没说完,他就打断我:「可是,我就是没法控制,我慢不下来啊……」

我灵机一动,本来想等他冷静下来,才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根据当时的情况,我决定立刻单刀直入,帮助他解决。

我坐在他旁边,用很兴奋的口气说:「嘿,你猜我想到了什么?我想到怎么帮助你了!我给你一个能让你慢下来的橡皮筋。」

他马上把头伸出被子,问:「是魔法皮筋吗?」

我暗喜:有门儿啊。这么快就跟我对上话了。「嗯,如果你觉得它是魔法皮筋,它就是魔法皮筋。妈妈把它套在你手腕上,你滑冰的时候,这个橡皮筋会提醒你:慢一点儿!慢一点儿!」

他不哭了,说:「妈妈,我要把橡皮筋套在这个手腕上。它会传递信息吗?」

我回答:「行啊,随便你套在哪只手上。它当然会传递信息了,它把信息从你的手腕传递到你的大脑,然后你猜会怎么样?」

他摸着头:「然后我的大脑会告诉我的身体、手和脚,让它们慢下来。」

「对啦!这个橡皮筋就这样提醒你,就帮助你解决了问题,对不对啊?」

我发现,只要孩子的思路转移到解决问题上,他的情绪就能逐渐平复。他如释重负地抱住我,把眼泪擦在我身上,我笑着说:「你看,如果你想跟我谈谈,妈妈贡献出耳朵;如果你想哭,我贡献出我的胳膊和衣服。爸爸妈妈爱你。」他也笑了:「妈妈,我感觉好多了。

凡事过犹不及,你不需要时时刻刻去认同孩子的情绪。有的孩子跟别人玩,抢玩具没抢到哇哇哭的时候,妈妈就不能盲目表示认同了。这个时候,跟他讲明规则,和别人玩,要别人的玩具,需要用嘴巴讲,而不是动手。有个妈妈说,有一天晚饭,家里吃鸡翅,孩子非要吃鸡腿,哭闹起来。妈妈还在不停地表示理解:「宝宝,我知道你很想吃鸡腿,你吃不到鸡腿很伤心。」这种情况,直接说就好了,「很抱歉,宝贝,今天只有鸡翅。」

所以我们不需要每次都按照教科书上的步骤或技巧,关键是父母和孩子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在不同的情况下,父母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佳判断,想出最佳解决方式。备案号:YXA1wmaLDwofrOBKNAYfwoZP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