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充实地度过大学四年,一定要做好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就是对于大学四年甚至以后的职业生涯或者学术生涯,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大致的打算。当然这样的打算并不容易,而且往往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在一开始有一个目标并制定长远的规划,能够很好地帮助你集中精力克服大学生活中的不适应,将远期目标一个一个拆解开来,就算未来自己想换专业,或者毕业后想做其他事情,这些在大学时你培养的能力仍然可以派上用场。
(一)心理转变:更快适应和高中截然不同的生活
1. 要有正确的成本意识
在学生时代,普遍来说大家的生活费都不算多,而且基本上都来自爸妈,因此大家会把钱看得比较重。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一些同学会去做发海报、打零工这样的兼职。
但实际上,只要度过了学生时光进入工作状态,就会发现在大学的时候拼命去攒的那些钱真的没有太大的价值,可能学生时代一个月能赚的钱,工作三年之后一两天就能赚到。因此我们过高估计了金钱的成本,而低估了时间的成本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你赚的一点点「快钱」,实际上是对你未来本能取得的更高薪水的透支。
学生时代是大多数人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最多的岁月,我的建议是:尽量做长期投资。
什么是长期投资呢?一份兼职,如果只是重复性劳动,就算一天两百三百也最好别去,因为你会沉迷在这种即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之中,而它并不会对你的能力有什么帮助;帮教授做科研,就算是没有补贴,如果有机会累一些也应该去,因为这一方面是给你进一步提升的机会,同时透过导师你可以和学长学姐甚至业界学界的大牛多接触,你为他们留下的刻苦、靠谱的印象在未来很多年以后带给你的收益是一般兼职的百倍、千倍。
同样的,在大学里,有些明明该花钱的地方,例如学习方面买书、自我提升,就不应该吝啬;日常的吃喝,该省则省;如果有途径可以帮助你节省更多时间用于学习,那么多花一些钱也是值得的。
时间成本总是容易被忽视。大学的时间毕竟没有硬性约束,比如大一的时候没有考过英语四级,大二还可以再考;大二没考过,大三还可以考,基本上我们总有办法把这类事情往后拖一拖。但如果真的这样拖下去,越到大学后期,你将会感到越艰难。比如其他同学已经开始实习了,你的职业资格考试还没过关;其他同学已经开始联系导师做科研了,而你可能还落下了好些课没有修。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成本意识,注意到自己做决策时的隐形成本和隐形收益,这样才不至于陷入琐碎的关于金钱的纠结之中,而忘记了自己在这个阶段最应该做的事。
2. 学会应对不确定性
面对不确定性,大部分人往往都更喜欢逃避,面对可能的失败时尤甚。而越长大就越会发现,我们要面临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多了。你可能努力很久,但仍然没有评上奖学金,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是因为有人实在太厉害;你可能认为你已经努力准备了面试,但最后面试的岗位却恰好需要的不是你准备的这方面的能力。
总之,不确定将会越来越多,而我们必须要学会坦然接受,并且正视不确定事件中失败的可能性。只要你有目标,这个目标从长期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你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短期的波动其实带来的影响不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我们要做的就是关注目前你能够获得哪些方面的能力提升,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应对不可知的变动。
对于很多新生来说,最近接受过的最大的不确定性事件就是高考了。很多同学因为发挥失常没有考入心目中的大学,而产生挺大的心理落差。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当然存在,但对于有能力的人,这两者的区别并不算大。
一方面,你可以在研究生的时候申请到一所更好的学校;另一方面,只要你愿意努力,脚踏实地地积攒能力和人脉,毕业的时候同样也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在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又和大学不尽相同。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因为一次高考而一下子被拉开的,而是日积月累。人会因为一天又一天的精进而提升,也会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懈怠而退步。熬几个通宵不可能就赶上别人,而功夫全在平时,把心态放平,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以此应对外界的不确定性,最终的收获不会太差。
3. 你应该有更强的目标驱动能力
在高中的时候,你的目标主要就是学科竞赛或是高考,这种目标很单一,而且是在一个纯粹的评分体系当中。
但进入大学之后,你或许会发现有很多目标,比如编程应该要学,英语也应该要学……学到什么程度呢,也没有一个定论,你会发现无论学到什么地步,都有很多未知等着你,都有比你强太多的人。因此你需要给自己设定目标,而不是一个单一化的指标。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力,学会向人请教,或是自己挖掘有用的信息。
我在大学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就是当遇到新的机会,当然同时也是挑战时,总是会下意识地认为「我还没有准备好」,或者是认为「这用到的知识我要高年级才学」,最后回过头看,发现错过了很多珍贵的机会。其实没有什么没有准备好的,如果认为没有准备好,就把这个挑战当作目标,就它需要的能力去准备,以这种方式来督促自己学习,你才能更有效地挖掘自己潜力所在。
摒弃「等着被布置任务」的这种思维方式,我认为是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路径规划:大学四年,每个阶段要做什么
上面所讲到的三点心理上的转变,就是我认为在大学初期应该做好的准备。有了这些准备,我们就可以来看看在大学的四年中,路径应该如何规划,每个阶段分别需要做什么决定。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是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
同样的道理,在大学每一个年级,都需要我们做出一些重要的决定。如果从大学一开始就对未来的四年生活有一个整体概览,并做长远的打算,就不至于到了要选择的时候才手忙脚乱,而能够和你相比、竞争的同龄人也会变得很少。
当然,进行这样的规划并不意味着你以后就要一直照着这个目标执行下去,事实上,人生的志向往往神秘莫测,极少有人能够沿着直线靠近它们,你会在未来不断地修正你的目标,你可能会从原来准备保研变成想要出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只要没有原地踏步,你努力过的事情在未来都可能帮上忙。
1. 大一:是否转专业?是否学习通识课程?是否参加社团和学生会?
那大一要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选择就是决定是否要转专业。
如果你录取的时候是在一个冷门专业,尤其是被调剂,也就是你填报志愿本来也不打算读这个专业的情况,并且学校允许专业互转,基本上都会考虑转专业的问题。
大部分学校转专业的要求都是在原来的学院绩点很高,一般就是转专业的时候按照绩点高低择优录取。那么想转专业的同学基本上会有这样的纠结:例如一个生物专业的同学想要转金融,那要不要修金融的课程?如果修了金融的课程,那么绩点可能会不太好以至于最后转不了专业;如果不修金融的课程,最后转专业成功了,大二也很难跟上别人的进度。
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点是,你从进入大学时就要开始准备。转专业一般是在大一结束的时候,但如果你到大一下学期才开始准备,如果大一上学期的学分绩太低,那基本上「入场券」就没有了。所以,只要你觉得未来有可能转专业,最好从一开始就按转专业来准备。也就是说,大一的时候,绩点对你来说异常重要,而社团活动和参加学生会这方面的事情就不那么重要了。
第二点是,关于选课。我们还是按照上面的例子,如果一位生物专业的学生想要转金融专业,大一的时候要不要选修金融系的课程呢?我的建议是,专业课最好跟着去上但不用选,等到转专业之后再选;等到大二选这些专业课的时候,因为已经上过一遍,也不用花太多精力,这样既保证了绩点不会被拖累,同时也不至于大二转专业之后跟不上进度。当然对于一些特别的课,例如数学课这类未来转的专业和目前专业都有,而只是有难度上区别的课,当然是选较难的课以保证转专业后能够兼容。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转专业,从大一开始你就应该把这件事情当作你的主要目标;就算未来没有成功转专业,你从一开始这样做决策也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劣势。
对于不需要转专业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多去上人文社科院系的 101 课程。所谓 101 课程,就是指每个院系最基础的那一门「导论」性质的课程,例如一般哲学系会开设「哲学导论」和「宗教学导论」、社会学系会开设「社会学导论」、经济学系会开设「经济学原理」、传播系可能会开设「传播学导论」、法律系可能会开设「宪法学导论」或者「法理学」这类课程、艺术学院往往会开设「西方艺术史」这样的课。这一类课程不同于在课表上选的那种「通识课」,虽然是导论,因为它是针对专业学生开设的,它就不仅仅是一些常识的介绍,而且可以让你理解某个学科最基本的学术训练和思考模式。
这些课你不用选,去旁听就好。我在大一的时候旁听了哲学导论、社会学导论和宪法学导论,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做笔记、看书、思考。这种训练虽然不能帮你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学生,但它能够拓宽你的眼界,让你不至于局限在自己的领域而对人类整个知识图谱没有概念。
无论是理工类还是社科类院系,我认为听一听这些课程都是有帮助的。相对来说,只有在大一上学期会有时间去听这样的课程,到了大二基本上都会有其他的任务要做,这时候人也相对会比较浮躁,没有心情和一个新生一样去学其他学科最基本的东西。当然旁听其他学院的专业课,最重要的是坚持。因为没有选课,所以很容易坚持不下来,所以最好能够和你同样有兴趣的小伙伴一起去听。
如果你感觉你所在的大学这些方面的课程并不好,或者某些专业性学校可能没有开设你想听的院系课程,你还可以去 Coursera、Mooc 和网易公开课上学习。例如耶鲁大学在网易公开课上的《政治哲学导论》就很棒,Mooc 上的《微观经济学原理》也还不错。另外有一个 youtube 频道的 crash course 也可以当作平时的「餐后甜点」看看,这是关于一个学科的科普,每一集都很短,很有趣,很好玩。当然 coursera 和 youtube 需要安装 VPN,因此学会使用 VPN 可能是大学里面最重要的第一门课程,你可以问问身边稍微懂计算机的人,他们多半都能给你推荐一款还不错的 VPN。对于付费 VPN,刚入学可能会觉得有点贵,但是你以后一定会觉得物超所值。
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选择,就是关于社团和学生会。大家在刚进大学的时候一般来说都会在学生会和社团玩玩,那应不应该往学生会的干部发展呢?
我的建议是,认清你的道路。如果你觉得你的学习能力不强,并且对于这类「管理事务」有一定兴趣,那么你可以考虑未来走「2+2 学工保研」的道路,先做两年学生工作,然后保研。
除了这种准备学工保研的情况,我建议大部分人都可以参加社团或者学生会的工作玩一玩,但不用在这类学生工作中花太多精力。根据我的经验,社团和学生会的那种所谓训练,离未来的职场或者体制内还是差很远的。除非像清北这类学校学生会的职务可能会在未来帮上你很大的忙,大部分学校其实玩玩就好。
另外,在学生会的大部分社交其实是无意义的,除非你天生具有与众不同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可以把社团和学生会当作交朋友的途径,但没有必要去争一些所谓的「职位」,导致双方都很不愉快。如果你已经感受到学生会的事务明显影响了你的正常学习生活,那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以后一个「部长」的虚名职位硬撑下去。认清楚自己的能力优势,并且不断地放大自己这方面的优势,真正在某一个领域彰显自己的价值,我认为这是大学几年最值得努力的方向。
2. 大二:双学位?成绩还是人脉?
大二时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是:你是否准备修双学位?
我有两点建议。
第一点建议是,如果你准备大二修双学位,建议大一就去旁听他们的专业课,这样不至于上了双学位之后才发现其实学的内容和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这也就是说,虽然你在大二的时候才决定要不要选双学位,但实际上你大一就应该开始准备了。
第二点建议是,如果你准备研究生换专业,那么双学位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跳板;而如果你不打算未来换专业,那我的建议是尽量让双学位作为自己专业的一个补充,而不是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这样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会更有帮助。
如果你准备修双学位,那么大二的时间就会很紧张。因此大一相对空闲的时候,就应该将精力放在英语这种事情上面,至少四六级就应该尽早完结,给后面的学习留下时间。
而且对于部分有能力的同学来说,大二就应该开始考虑实习和科研了。这也就意味着大二上学期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准备你的简历,并且开始找实习了。
在大二的时候找实习并不容易,以金融为例,大部分公司都更愿招大三的学生。但正是因为不容易,所以你如果做到了先发优势,在别人大三只能找个很一般实习的时候,你就更容易找到一份更有分量的实习。大二找实习,靠谱的办法还是找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学长学姐内推;找实习的时候不必考虑工资,原则是选择最有名气的,也就是 big name 的公司。因为在你的简历上写大二在实习中做了什么其实在以后找工作和实习的时候别人并不那么在意,在意的其实是,你能够在年纪还挺小的时候就开始做这样的准备,并且得到了一家还不错的公司的录用作为你的能力背书。当然千万不要去报那种市面上交几万块帮你找实习的中介机构,那种实习对你的能力和简历提升都没有帮助,反而会让人认为你是一个不靠谱的、凡事图省事的人。
如果你有实习和科研的考虑,那大二开始,你就应该更注重这些方面的人脉而不再是成绩。成绩在大一的时候打好基础,大二就算上课比较随意也不至于太差。要注意的是,这方面的人脉和社团活动并不太一样。例如,你可以去选修高年级的本科生课程,和高年级的同学在一个小组做课程作业之类的,展现出你靠谱并超过你的同龄人的能力。实习和科研基本上都会找继任,这样你可以联系和你一起的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在他们实习结束的时候推荐你。同样,你也可以和某位老师保持邮件交流,探讨一些学术问题,这样也能顺理成章地获得一些这方面的资源。
3. 大三:留学、考研,还是就业?
大三可能是整个大学最艰难的时期,因为这个阶段你做出的选择将会基本决定你大学之后的生活。当然如果你大一大二的基础做得很好,这里的选择就相对容易;如果大一大二比较贪玩,并没有像我上面所说的这样规划,那大三就会更加辛苦一些。
大三要决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到底是选择留学、考研还是就业。事实上,从大学伊始,就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打算,也就是未来到底继续读书还是直接找工作。虽然具体的决定可能是在大四的时候才做,但是如果你不从大三开始准备,大四时你将会手足无措。
如果你决定留学,那么大三整个阶段最重要的准备就是英语考试,主要是托福或雅思,GRE 或 GMAT。只要有留学的打算,就应该从大三开始准备这些方面的英语成绩,否则到大四申请季的时候会十分忙乱。从更长远地讲,如果你进大学便有留学的倾向,那么就应该从大一开始培养英语方面,尤其是口语方面的能力。包括我在内,大部分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真的很差,而国外其实真的很看重交流能力,因此早做这方面的准备几乎肯定会对出国有利无弊。
如果决定要留学,大三的时候最好能够申请到国外的交换项目,包括去香港或者新加坡的交换对未来都很有帮助,因此,如果你准备申请,就应该在大二的时候有一个还过得去的托福或者雅思成绩,这样对你申请交换会很有帮助。也就是说,在大二的时候,你就应该开始准备英语语言成绩,并且得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用于之后申请交换,然后在大三的时候继续刷分用于之后申请留学。
如果你决定要考研,从大三开始就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学校,并且开始准备专业课了;当然如果想直接保研,那么在大学四年里一定要找一个比较合适的导师,和他积极地建立联系,积极地沟通有关保研的事情,也听听他的想法。提前和这位导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那么进到他的实验室去读研究生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因为导师有这个权限。在和导师建立联系后,就要有针对性地按照导师的要求来提升自己。
同时 GPA 也越高越好。关于 GPA,我的感受是,在大一的时候所有课程的 GPA 都很重要,因为对于一个毫无其他方面经验的同学来说,只有你的成绩是最能证明你能力的。因此无论你之后找科研,还是找实习,大一的绩点都比较重要;而且如果能够在大一拿到国家奖学金,那对于你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在大一的时候,就算是很烦人的政治课也应该尽量拿高分。
从大二开始,如果你准备保研,那么保证高 GPA 应该算是绝对优先级。但除此以外的其他同学,对于政治课和那些没有任何专业性的课程,我认为相较之下就无足轻重了。例如假设你打算未来留学,根据我对美国大学的了解,他们并没有那么在意你总的 GPA,而是更在意你对应某些特别重要的课程的 GPA。如果你真的想体现你的学习能力,证明你在成绩方面很有优势,最好是有一段甚至两段交换经历或者海外科研经历,并且在海外经历中做到最好,比如多修学分,拿到全 A(在美国,如果你一学期学分在 12 以上,并且拿到全 A,会有 president list honor ,这个对于国外大学来讲比你在国内大学的学分绩更有说服力)。
对于想要直接就业的人来说,我觉得 GPA 也不太重要,在未来的简历上,你写出你的专业 GPA 就好,而且也很少有公司会在意你绩点到底有多少。但这并不代表你可以所有课都「翘」,那些重要的专业课最好不要临时抱佛脚,还是要认真上课、做笔记、写作业然后考试。虽然看起来在考试之前两周你可以快速突击并且拿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但是这样得来的成绩是不牢靠的,你看过的知识很容易就忘记,也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学术训练,因此从长期来看,你花费了两周的时间,长期收益却几乎为零。
如果直接就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实习。如果你在大二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份实习,在大三的时候申请实习应该不会太困难。以金融为例,金融行业本身就十分注重实习经历,因此如果决定就业,那么就应该把实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在大三上学期你完全可以有几天翘课来做一份实习,这样下来,到大三暑期之前,你可以有 2~3 份实习经历,申请大三暑期的实习应该会比较有把握,而且大三暑期的实习争取能够找到一个可以留用的岗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大四秋招的时候遭遇让人心累的面试经历,当然如果之前每一步都这样扎扎实实走过来,并且在实习岗位上也十分用心,应该来说 4 份实习也足以让你在秋招时获得一份比身边同学棒很多的工作。
另外,你可以早早就开始关注招聘信息和招聘会,看看公司的要求,也了解一下本专业的师兄师姐的去向。很多同学没有从别人的需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能力,他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我学了这些东西、我会这些东西、老师教给我这些东西,你为什么找我要我没有学过的东西,这是一个书呆子的思维模式。一个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人,他的思维不是这样的。他的思维是,你作为用人企业,你需要什么样的人、你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那么我结合我的专业所学,再加上我的自学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去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这种思维就更利于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职场上更受欢迎的人。
4. 大四:考证?有什么还能弥补?
大三的暑假和大四上学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会是最忙碌的一个阶段。对于出国的人来说,如果之前的语言考试成绩不合格,这是最后用来刷分的时间;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这个阶段政治课、专业课、英语、数学都是要冲刺的时候;对于就业的人来说,这段时间找工作是重点。
到年底或者第二年春天,基本上就尘埃落定了。当然如果还没有找到工作,会有一些春招的机会,但是在我看来能实习转正优于秋招,秋招优于春招,尽量在之前有一个 offer,这样自己心里也会比较踏实;留学申请会有一些比较晚的还需要再等等,但没有太多的变数。
这段时间除了毕业论文以外,总体应该是比较轻松的,我的建议是可以做一些技能上的准备,例如,如果你未来有要求某方面的资格证,可以在这段时间重点准备;另外,比如编程方面的技能,学一点 python 或者熟悉一下 VBA 可能对未来工作都挺有帮助;如果你自己想要出去旅游,或者有什么兴趣爱好想要学也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
(三)时间规划:如何实现每个学期的阶段性目标
上面我花了很大的篇幅对整个大学生活做了一个长期的概览,主要是讲在每个阶段你应该做什么。那具体到大一这个阶段,你应该有关于这个学期的阶段性目标,然后再把这个目标细化到当前这一个月,并制定日程表。只有把时间切分开来,你才能够充分注意到你每天都应该做什么,而不至于好几天无所事事。
然后,你也要学会记录你每天的时间开销。有一本书,名叫《奇特的一生》,就是教你如何把每天真正有效的时间记录下来。养成这种记录时间开销的习惯之后,再把时间开销和日程表两相对比,就很容易发现,自己到底对于哪些目标完成度差、容易在哪些地方浪费时间,然后再分析自己应该如何改进。保持这样的习惯之后,你对时间的掌控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另外,对于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最好添加到日历作为提醒。养成良好的添加备忘录的习惯,这样能帮助你不至于错过很重要的事件。
当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完成」它。
1. 用金字塔原理建立体系
假设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去读一本书。那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倘若拿到一本书,你应该怎么读?
从头读起,一页一页地读?
这一来就错了。
倘若你不清楚你要了解什么,而只是拿来就读,随意乱翻一气,当别人问起或者你真正需要用到时,你只能记得些只言片语。这怎么可能是高效的学习呢?
拿到一本书,你应该先问一个问题:我读这本书是想要学什么?
假设你拿到一本宏观经济学的书,心中应该就有一个预设,那就是我要在这本书中找到它对一个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解释,即何谓经济运行。进而思考,经济运行包括哪几方面,比如可能涉及实在的经济活动、货币、银行、经济周期,而每一个方面又包含更多细枝末节的知识。
如此,把问题拆解下来,然后再打开书,看书里面每个问题是如何解答的。这些问题可能又可以细分为其他更细小的问题,这样一层一层下来,一个中心问题,对应着 3~5 个次级问题,每个次级问题又对应着 3~5 个分问题,你就搭建起一本书的框架。而读懂这本书,就是从底层的知识往上,一层层往上归纳,直到对中心问题了如指掌。
这就是金字塔原理——以问题作为框架,如金字塔层层衍生,再用学到的内容一层层地搭建。这样只要是这个体系中的问题,你一拿到都可以迎刃而解。
我高中的时候,学立体几何,一开始怎么也学不懂,总觉得一会儿这里做条辅助线,一会儿那里做条辅助线。直到后来,我决心把所有做过的立体几何题都放到一起,把它们总结归纳,发现无非就是五大类题型,每种细分了一二种方法罢了。而在这之前,我花了一年时间都学得迷迷糊糊的。
这种学习方法,背后就是金字塔原理。很多人学金字塔原理,只是把它当作思维导图工具,在纸上规规矩矩地把内容分解,但在脑子里并没有建立金字塔骨架,然后往里面填充。
而学会这种方法,就是养成统领和发散的思维:
以后遇见一个大问题,怎么解决?按照金字塔的原则一层层条分缕析,按照「冲突—疑问—解决—反思」的思路盘丝剥茧;
遇见很多看上去不相干的知识,如何得出最核心的要点是什么?也可按照金字塔的原则,自下而上寻找关联,逐层递进,找到那个最关键的金字塔尖。
2. 用费曼学习法强化记忆
倘若你初读了一本书或者初学了什么知识,应该如何更深入呢?你的答案可能是:再读第二遍,多看看笔记,或者直接开始学下一个知识点。
其实,要想真正学懂一个知识,就要敢于输出。我们学不懂的时候,常常会怕错,怕自己没学到家,总把自己当学生看。而真正的高效学习,是把自己当专家看、当老师看——这正是费曼学习法的要义。
按照 wiki 百科上的解释,费曼学习法是这样的:
选择一个概念。选一个你想弄明白的概念,写在空白的笔记本或者纸的最上面。
解释这个概念。一句话解释这个概念,就像你在告诉一个完全不知道这个领域的菜鸟一样。这一步可以让你在阐释这个概念的过程中,明白你有没有理解这个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当你发现没办法解释的时候,再看看书,或者找同学、找老师、找已经懂的人,把书上的概念再重新研究一遍,直到你能在纸上流畅地把这个概念解释出来。
简化语言,学会类比。如果出现一个很学术的或抽象的词语,试着让词语平实化,或者用别的东西来类比它。
简单来说,费曼学习法就是抱着「我要如何把别人也讲懂」的心态来学习。
我辅导过一位学员拿下 MIT 的金融硕士项目。那个项目看重面试和实习,她有着不错的实习经历,但是她怕面试的时候讲不出来。我当时告诉她,你准备面试的时候,不要把对方当成面试官,而要把他当作学生,想象你正在给他讲一个他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把你做过的事情让他听懂,并且说服他这是一件很厉害的事——这正是费曼学习法的另一种延伸呀!
3. 用复盘的方法总结过失
倘若你学完一件东西,或者做完一件事,你应该怎么办?
很多人的想法是:学完了,为什么还要惦记呢?当然是做完即完,立马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才是高效率嘛。
但恰恰相反,所谓高效,并不仅仅是指高效完成,也包括在这个过程中高效成长。如果没有反思,对盲区、错误、缺陷没有认真思考过,下一次遇见,还会在同样的地方犯错。
真正该做的,是复盘。
复盘不是照着之前做的再做一遍,而是主动思考:现在重新做,你要怎么做?
这其实就是我们从小到大都常听说的「对错题要反思」的道理:回顾你做的项目或者学的知识,最终你达到的目标和你最初的设定有什么差异?有哪些关键的步骤?你做得怎么样?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曾经帮助第一年没有申请到心仪大学的学员完成留学申请。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他们之中很多人根本不清楚上一次申请失败到底是哪方面欠缺造成的——是实习、领导性经历,还是科研、推荐信,还是英语、文书?如果不清楚想去的大学有怎样的要求,自己又弱在哪一块、应该如何提升,那么就算来年再次申请,也极容易铩羽而归。
最后,我想分享一段巴菲特的话: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感到自豪,因为打造人生是每一个人生命所享有的机会,这个机会有着深远而又神圣的意义。人生由我们打造。没有人替代我们做什么,也没有人有权利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去做。我们设定自己的目标,我们定义自己的成功。我们无法选择人生的起点,但却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备案号:YXA1wmaLyopcrOBKNAYfwo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