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时,好学校、好专业和好城市之间该怎么选择呢?

高考志愿最全攻略来了,985 学长学姐万字讲清报志愿核心原则(专业、学校、城市),步骤与建议。目录如下:

此外,本文还汇集了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宏观报考建议,对各类考生而言都有相当参考价值。

报志愿初看起来相当复杂,根据教育部 2021 年数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达到了 2756 所高校,开设专业 500 多个,听着就头晕。

但实际上,因为孩子的高考分数已经局限了可选范围,只要搞清楚专业、学校、城市这三个核心原则,基本的方向也就清楚了,再根据往年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自然不难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专业:高分学生需要避开天坑,普通学生需要学对技术。

学校: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当可选学校有门槛性质区别时一定优先学校。

城市:到西部上一个 985、211,还是到北京、上海上一个普通学校?这取决于家长对孩子,以及孩子自己对未来人生的规划和预期。

在这三个核心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报志愿时的技术、细节问题。关于这些技术问题,包括报志愿时的具体步骤,以及新高考报志愿时需要格外注意的几点,本文会在分析过上述三个核心原则之后做进一步说明。

核心原则 1:好学生需要避开天坑,普通学生需要学对技术

常见问题:哪个专业好就业?大学报哪个专业好?

不同分数的考生适合的专业完全不同。

名校学生(985+顶尖 211)选择权更多,试错空间更大,因此原则上除去少数天坑专业外并没什么不建议选择的专业;而在与自身兴趣不矛盾的前提下选择网络上的各类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法学也没什么问题;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经济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对普通考生而言,能值得推荐的专业范围有限,很多热门专业和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在这一层次上性价比较低。

值得推荐的专业反而集中在对名校生而言性价比一般的师范、临床、英语,以及电气,土木,核工程等工科专业,甚至生化环材、农学这些「劝退专业」对以学历提升为目标的群体而言也是具有高性价比的。

第一,高分学生选专业时,重点在于「避开天坑」,其它选择都没有决定性差异

1、在不与自身兴趣矛盾的前提下,选择热门专业自然是最优解

热门专业之所以热门,自然是因为其对口行业的火热与给毕业生开出的可观报酬。

横向来看,网络上讨论热度最高的计算机、金融、法学、中文、临床这些个专业给头部院校毕业生开出的报酬都不是小数,专业能力过硬的毕业生拿到 30 万以上的年薪谈不上有多困难。

金融、法学、中文这些热门专业在就业时会有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且内卷程度较高,因此这几年也出现了不少劝退贴。但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进入头部院校,那么即便两极分化的问题存在,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和计划,进入掌握更多资源的,相对高端的岗位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计算机类专业更是一个特殊的专业。由于各工业门类交叉式发展时总要交叉到 CS 头上,因此虽然不再像前些年那样出众,业界的需求也依然不会明显萎缩。在这个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显得尤为可贵。

如果既不想在两极分化的专业里内卷,也不喜欢学计算机写代码,那么临床医学专业也是值得考虑的热门专业。医生行业里相比技术和理论,更侧重具体的经验,因此虽然培养周期长,工作辛苦,但有一个稳定的收益预期,不用担心自己被公司裁员。

2、若对热门专业并无兴趣,也可以打好基础或选择交叉学科

热门专业虽然出路好,但兴趣不能强求。如果对这些专业没有兴趣甚至厌恶,自然没必要为了热门的名头硬着头皮去选。这时可以选择一些注重基础,择业自由度高的学科。

数学、物理这两个基础学科的学生拥有最高的自由度,只要基础扎实,基本上可以凭借自身的数理基础随意换专业。与之类似的是电气工程、电子信息这两个以电学为核心的专业,在理工科范围内算是万金油。

与之类似,文科里的中文,经济这两个专业也算是基础学科,换专业相对容易。但因为文科的知识体系不像理工科那样层级分明,能拿到的优势与数学、物理相比有限。

此外,像精密仪器、自动化这些本质交叉学科的专业的学生也拥有相当高的自由度。凭借本科阶段打下的基础,硬件、软件、系统都是可选的方向。

以成为就业市场热衷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规划专业选择也是一条可行路径。金融、法律、新闻等行业都偏好且欢迎有其它专业基础的人进入,如理工科本科+法律硕士/新闻硕士,或理工科硕、博转入金融行业做咨询,法学专业学生辅修金融或管理类学位后进入金融行业做非诉等,都是常见的选择。

3、某些「天坑专业」高端岗位少,转行成本高,不推荐高分考生选择

生物,化工,环境,材料这四个专业的知识体系与其他专业相对独立,出路窄转行难,同时我国生化、材料类行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高端岗位稀少。二者结合,使得这几个专业常被 211 以上的学生称为「四大天坑」。

机械、土木这两个专业也与之类似,因我国产业结构限制,高端岗位相当少。而有些学校的培养方案设计缺陷使得转行极为困难,同济土木本科就业时一半人要下工地,就是这种问题的一种极端体现。高分学生在报考这些专业前,需要了解清楚情况。

第二,对普通学生而言,推荐报考注重核心技能的应用学科

某双一流学科高校毕业去向中,就业签约率在前十的专业基本都是教技能的专业

1、选择理工科专业时,一定注重技能而非知识

注重知识的专业如数学、物理一类基础学科,电子信息、通信一类较为基础的学科,以及自动化、精仪一类交叉学科,都需要系统性地理清大量知识才能较好的掌握,学习难度相对较高。虽然对高分考生而言出路更广,但这种优势建立在学会的基础上,一旦学不会,你将在这些以知识为核心的专业里度过痛苦的四年。

而注重技能的专业如建筑、机械、土木、水利、电气工程、核工程等,有直接的工作技能和对口的就业方向。工作环境、待遇如何暂且不谈,至少学习难度相对低,在本科四年期间学会一门足以养活自己的核心技能是不难的。

2、不要选择表面光鲜但缺乏核心技能的专业

很多专业看似高大上,但缺乏核心技能,行业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金融类、管理类、人工智能类专业。前两类专业注重资源而非技能,后一类专业注重知识而非技能,都不适合普通学生。

这些专业对应的行业中不乏高薪岗位,但一般都集中在头部,并且也不是单纯依靠本专业的技能就可以取得,而是需要大量依托院校平台才能实现的,额外的学习、科研与实践。名校学生可能待遇光鲜,一副精英气派,不过这和大部分普通学生都没什么关系。

3、若对工科没有兴趣,可以选择医学等应用学科

如果孩子对工科没有明显的兴趣,而且本身理科思维偏弱,可以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医学专业对数理基础理论的要求不高,是一个拼努力的学科。也就是说即使资质一般的学生,只要愿意下功夫,积累足够的经验,在医学专业也能够有不俗的成就。

4、无论文理,从就业角度出发,首先可以考虑师范

教育是最基础的公共服务,任何一个国家再艰难,也不会在教育上含糊,尤其是中国,甚至是无止境地提高标准与要求。比如现在高中几乎普及了,大学也在快速普及中。因此,即便生源减少,但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大概率不会减少,因为对教育的追求越来越高了。而对教师待遇,国家说的很明确:不低于公务员。

5、对于文科生,从就业与升学角度出发,可以考虑会计、法律、经济、英语等

会计与经济等,主要是会学习较多数学知识,而法律,马列等,会强化我们的基本逻辑训练,这些都给我们在未来升学考试与公务员考试、以及各种用人的考试与面试中,奠定很重要的「科学」训练。而不是逻辑混乱,在很多考试中很容易败下阵来,尤其是公务员考试。

而英语则是一个工具性极强的专业,学校环境对于专业能力的决定性作用较弱,不同学校的英专生差距较小,能有逆风翻盘的机会,不少出色的双非英专生甚至可以成为年薪 20-30 万的体制内老师,

第三,选专业时的一些重要建议

1、不宜过度依赖高校对专业的解读,尽量问问该专业的学长学姐

学校对自己专业介绍本应是最权威的,但遗憾的是,也有很多不足。我们不能过于依赖这高校给的信息,而是要辩证地理解。

第一,很多学校强调某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但可能只是出论文、出科研成果的王牌,而不是就业的王牌。如果说并不打算搞科研,或者并不喜欢这个专业,那么这个王牌和你有什么关系?

第二,学校在介绍就业情况时,经常报喜不报忧。比如很多公共管理专业的介绍,都是说这个专业是培养公务员的,但实际上公共管理学科下只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公相对容易。还比如武汉大学 2018 级土木工程的学生一半人转专业。你觉得这个消息会出现在招生页面上吗?

2、行业有周期性,没有哪个专业或行业能永远火热

2019 年高考,财经院校录取分数线全面出现大跌,包括中财、上财、对外经贸等炙手可热的高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2018 年中央金融政策调整,宣告了金融行业黄金时代的结束,让银行「抢钱」的好日子过去了,行业的衰退带来了报考的退潮。

10 多年前,高校大家一窝蜂去办物联网专业。但就在 2018 年,最早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校之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宣布该专业将逐步停招,原因是不好就业,学生转出率高。

再比如上世纪 90 年代初,高校毕业生对中石油、中石化避之不及,因为当时能源行业大萧条,同时叠加国企发展困难等因素,这些公司连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我的朋友们都避之不及,纷纷逃离石化行业国企。但大约 10 年后,伴随着能源行业的再次崛起,中石油、中石化又再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企业,成了大家眼里的香饽饽。

回顾这 40 年就会发现,每 10 年很多行业就有一个轮回或者波动。花无百日红,几乎没有一个行业一直是蒸蒸日上的,今天的热门可能就是明天的冷门。

同时,每一个时代也都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在我大学毕业时,最优秀的人是去留学,其次去外企,当公务员都有点委屈了似的,国企是很多人不愿意去的。但到了 20 年前,这一切就都开始改变了。国企、公务员成为热门,外企全面没落,出国也只是一个学习路径的选择,而非终极目标或最好的选择。

3、文科类专业普遍缺乏保底

2022 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总人数达到了 457 万,比上年增长 80 万。考研人数连续 5 年高增长,背后反映的是就业难。

在这些增长的考生中,大部分是社科专业学生或者说文科生。

原因比较简单,除了一些所谓「天坑」专业以外,理工科尤其是工科毕业的学生,很容易就有一份管饱的工作。而文科中除了会计,财政,市场营销等教技能的专业,其他专业大量是没有保底的。即便是 211 高校毕业生也很难有一份满意的工作,于是不得不去参加研究生考试,通过提高学历增加竞争力。

这些也可以从各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报考录取比得到佐证。在很多大学,大量文科专业基本都是 2、30 个人报名,录取一个。但到了很多工科专业,往往就是几个人报名录取一个,即便是著名的 985 高校也是这样。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有些同学选择人文社科可能并非出于热爱,但若考虑到头部院校以下的人文社科专业的就业和收入压力,以及考研的激烈竞争,这看起来可能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4、不妨从 7 年去长远考虑专业规划与选择

对于很多孩子,家长并没有打算让孩子本科一毕业就工作,而是继续读研究生。同时,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学历水涨船高,考研正在高考化,研究生学历成为了标配。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妨从更大的视野,更长的时间角度去规划孩子的专业选择。

在不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本科专业尽量选出路广的基础学科,为未来改变留下余地,也为打造复合型人才做专业规划。包括金融、法学、新闻、国际经贸、英语、小语种在内的诸多文科专业偏好复合型人才。

比如,如果你想从事资本运作,那就不妨先学经济、金融,再学法律。你如果想从事媒体,也不妨先学计算机,再学新闻,或者是先学经济再学新闻,你在选择经济媒体时,优势就非常突出。

5、不宜过度相信网络上对各专业的「数据统计」

对大部分考生与家长来说,一些相对权威的统计数据,尤其是薪资类数据,比如「十大高收入行业」成了很多考生、家长眼中的「救命稻草」。

但这种平均数据参考价值并不大。具体的薪资预期来自于 学生个人能力+家庭背景+专业+岗位类型+最终学历+就业地域+经济周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里面专业只能占据较小的一部分。归根结底,高考志愿选择是一次综合性的、复杂的人生规划,仅考虑专业一个变量的薪资数据统计,很难说会有多少参考价值。

上面这张图是金融行业分从业方向的薪资数据统计,都是金融专业,不同方向上平均工资能差出三四倍。使得「金融专业平均工资」这种数据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6、学什么不干什么常见,不必执着于具体专业

我经常跟很多孩子说,你回去问问你爸爸妈妈学的是什么,现在做什么,问问你叔叔阿姨原来学什么,现在干什么。大家环顾四周就会发现,「专业=行业」的观念在多数人身上都不适用。

实际上,除了医学等个别专业,我们大多数人最后往往没有从事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对口就业」,并不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核心原则 2:学校比专业更重要

常见问题: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讲完第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就比较明确了。在你分数有优势,还有选择权的情况下,一般学校优先,不必过度纠结专业。

1、学校优先,因为就业歧视客观存在

把学校放在优先位置,不仅仅是因为学什么并不决定你一定做什么,更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招聘动辄就讲究是什么学校毕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客观现实,否则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了。

20 年前的大扩招,让高等教育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21 年全国招生 1001 万人,是扩招前的 10 倍,毛入学率达到了 57.8%,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大国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今年大学毕业生 1076 万,回国留学生应该也超过了 60 万人,合计超过 1100 余万,几乎占到我们新增劳动力的 80%。

英雄不问出处,但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今天,孩子的出身,即毕业于哪所学校,成了很多企业在招聘中初筛的第一道门槛。如果没有这个身份,简历都投不进去,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去年某著名互联网企业在招聘中拒绝了一位上海交大的博士,而原因仅仅是因为其本科是双非高校,就是鲜活的一例。看出身是错误的,甚至违法,教育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不得设置招聘门槛,不得看出身,但各种用人单位,甚至包括各级政府都熟视无睹。

2018 年石家庄推出人才引进 16 条中明确认定标准:毕业于 38 所高校的毕业生都属于石家庄需要的人才(实际就是 985 高校减去一个国防科大),买房子不限购,还给补贴,租房子也一样补贴,甚至坐地铁、逛旅游景点都免票。

同年,上海调整落户政策,对部分优秀人才直接引进,不再排队算积分,而核心标准就是北大清华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注意,清华北大硕士、博士也没有用,必须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背后的原因其实也简单,清华大学一年招的本科生仅有 3800 人,但研究生却高达近 9000 余人,在上海有关方面看来,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组织部门为培养后备干部,推出了选调生制度,即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从基层干起,为未来储备优秀干部,可以说是公务员里面的「精华」。

2019 年山东 400 余名选调生指标,直接给北大清华定向 60 名,另外的指标只有 20 所高校毕业生有报名资格。江苏省委组织部对于选调生资格则限定在 15 所 985 高校,上海市委则限定在 10 所 985 高校毕业生。

今年对入围学校范围稍有扩大,但仍然聚焦少数 985 与行业顶尖 211 高校。

我们坚决反对就业歧视,但现实很残酷。如果不是毕业于这些学校,我们都没有资格去应聘。

2、学校优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著名高校所提供的软环境是一般高校难以企及的,这包含视野、学习发展机会,周围同学与老师的直接影响等等。

3、学校优先,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科出身是我们一辈子的标签,无法改变,但是专业上我们却有广泛的调整机会,而且越交叉,越有优势。

因此,在你的分数有优势、可以选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学校,而不是专业。

4、这里说的学校优先,也要看学校的「含金量」。

985、211 是一个确定的名单,2017 年国家正式推出双一流工程替代 985 和 211,但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用人评价标准中,还在广泛使用着 985 和 211 的尺子。今年强基计划扩展至 39 所高校,实际上就是按 985 的尺子增加了 3 所高校。

2017 年推出的双一流大家可能不熟悉,简单讲,就是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学科高校。

双一流高校简单可以类比为过去的 985,事实上就是原来的 985 加上 3 所新入围高校构成的,这三所分别是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而双一流学科高校等于原 211 高校加 25 所高校构成,这 25 所高校主要是由学科特色特别突出的高校构成,综合性的大学其实只有宁波大学与河南大学。

双一流的引导目的是很明确的,希望高校不再大而全,而是突出特色。

根据原来的规划,双一流实施动态调整,有进有出,也就是说,有可能你进入的时候是双一流,但毕业时却不是了。有什么办法?努力考更高的分数就是了,在排名靠前的双一流大学永远是最保险的。

去年,最新一期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规则变化比较大,并没有按原来的学校与学科两个层次去区分。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新一轮双一流名单,更多的是做了加法,增加了一批学校,比如南方科大。虽然没有做减法,但对一部分学校的学科挂了警示黄牌,值得大家关注这个变化。

5、一本二本是不必在意的门槛

一本二本本来只是招生流程中的概念,即第一批,第二批,并非严格的学校等级质量划分,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中学以此评价升学质量,于是成了一个质量概念每一个省一本二本的名单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全国从来就没有过一本二本的确定名单,因此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也无法设立这个门槛。

有很多高校既在一本招生,也在二本招生,我们如何界定这个高校是一本还是二本?

北大多年前在北京招生时,其护理专业曾属于二本,我们难道说北大是二本高校?

伴随新高考的推行,录取上不分批次,一本二本的概念则彻底消亡了。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说因为这个学校是一本,就放弃自己心仪的专业,这是没有必要的。

6、对于一般双非普通学校,如何选择?

第一,就是看历史。

教育是讲积淀的,现在的 2000 多所高校中,大概 75% 是大扩招的产物,历史才 20 年左右;本科高校中,60% 以上的高校历史也不足 20 年,因此,可以从这个角度做一个判断。

还有就是学校过去的隶属关系,90 年代末因为高校管理调整,大量部属高校或转交教育部,或下放地方政府,那些转入教育部的基本发展都比较顺利,下放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没落。这类学校其实都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学风校风总体都不错,值得选择。

第二,就是看教育部是否给与了推免资格。

目前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大约是 366 所,远远高于双一流、985、211 的数量。之所以给这些学校推免资格,都应该是经过专家的客观评价的,多数是值得信任的,至少,在这些高校想读研时,有机会参与推免,会省很多事。

第三,应该高度重视一批中外合办学校与特殊机制高校。

这些学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外合作办学性质的,比如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还有一类是近年以新的体制举办的学校,如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以及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这些学校可能历史并不长,但因为不同的体制、强大的资金投入、优秀的举办者,让这些学校迅速发展,值得考虑。

最后再强调一下,我说学校优先的前提,是这个学校值得你放弃专业。对于绝大部分只能选择普通高校或者高职高专的同学,还是以专业为重,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层面的多数学校之间区别比较小,没有必要为此放弃专业的考虑。

核心原则 3:地域选择很重要

常见问题:到西部上一个 985、211,还是到北京上海上一个普通学校?

新东方的俞敏洪老师认为到发达地方去读书很重要,我是赞同的。中国目前东西部差距较大,城乡差距也较大,这不仅仅是硬件问题,还是意识文化等软环境的问题。

1、为什么要到大城市去读书?

首先是见世面的问题。

试想,我们从一个小乡村到了省会城市,到了北京上海,对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判断看法都会改变,对自己的认知、发展定位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们非常有必要见见世面。甚至可以说,见多大世面,做多大事情。

第二是发展机会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往往有就近原则,因此一个城市的就业前景,需求是否旺盛都是很重要的。在东部,在大城市,不仅发展机会多,而且竞争比较规范,公平公正,受人情关系干扰较少,这是一些落后地方比较欠缺的。

第三是教育质量的不同。

一般来说,对同一层次的高校而言,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也会高出一截。比如上海的高校,明显比其他地区的高校质量要高,这是和上海的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的。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一个原则意见,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与发展定位,做出自己恰当的选择,并非所有孩子都应该去发达地区。

比如,如果我有一个儿子,从小在北京长大,我又对他有较高的发展期望,那么对于他来说,第一位就不再是见世面,而是离开北京历练了。

如果他的分数可以上一个兰州大学或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但到了东部只能上个普通 211,或者更差的学校,我会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到西部著名大学读书。不仅仅因为这些学校本来就非常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至少先解决了一个门槛问题。更因为他需要到西部去历练、淬炼,才能让他走得更远。

但如果我有的是一个女儿,我只希望她有一个安稳的人生,那么我可能会选择送她去长三角读一个普通学校;但如果我对女儿的定位是成为一个有伟大成就的人,那我可能会坚定送他去西部著名大学读书,道理同上。

当然,如果我的孩子来自西部的小山村小县城,我可能优先考虑送孩子去大城市,去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读书,目的是给他开阔眼界,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但是,如果我给孩子定位的是走体制内,我可能坚定在西部选一所 985、211,首先解决进入体制内的身份门槛问题,比如选调生资格。

上面都是站在小老百姓角度谈的,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考虑,核心在于你想要什么。从这个角度,我更欣赏和支持那些胸怀大我,积极参与到西部落后地区建设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一样能在国家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机会。

2、具体的城市选择策略建议

在具体的城市选择上,北京、上海毫无疑问是第一层次的,东部省会以及厦门、青岛、苏州、宁波等都是值得我们重点考虑的。

有一些大区中心城市也值得特别考虑,如华中的武汉,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重庆等。这些大区中心城市因为历史原因,高校云集,也往往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镇,会给我们带来全方位的收益。

除了这些城市,有一个城市我特别推荐,这就是深圳。

从大学角度看,深圳目前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学,但深圳高等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2017 年,深圳在高等教育的投入超过了北京、上海的总和。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强大投入下,我相信深圳将很快会出现一批一流高校。

推荐深圳,更重要的是发展机会多。和北京、上海相比,深圳未来发展空间与想象空间更大,腾讯、华为、大疆等高科技企业在深圳密集崛起是有原因的,这座城市因为历史的原因,更有活力、更包容。这种包容文化将会给更多有志青年提供更大发展机会。

事实上,最新一期双一流,广东高校入围数量增长明显,近期伴随大湾区建设,一批新的高校也纷纷设立,选择范围更广泛了。

志愿填报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在上面三个原则问题搞明白后,每一个人就需要认真想一想,未来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有一番大作为,还是小富即安,追求平稳的生活?

确定发展定位后,就可以在这三个原则中,确定哪个优先并进行选择了。

其实,你的分数实际上早已经限定了你的选择。

比如你考虑的是地区优先,那么你就需要把城市列在第一位,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同时,如果你还想至少上一个 211,那么可以选择的学校非常有限,而专业更无从保障了。当然,如果你把专业列为第二考虑,那你可以选择的学校就会多很多。

自己的发展定位一定不能忘。比如你的分数决定了你只能在北京、上海读一个普通高校,而在西部可以上一个 211,甚至 985,志愿填报时就看你把哪些因素放在第一位。

比如说你未来想考公务员,追求相对安稳生活,那不妨去西部读一个 985 或者双一流,至少未来进入体制内的门槛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能否考上是另一回事。

如果你想搏一把,闯荡一番,那当然是考虑去东部高校,选择一个有想象空间的城市。在可以保证城市的前提下,你就可以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专业了。

这个城市里处于同一层次的学校,比如同为省属高校,宏观上区别不会大大,不必太纠结。

在具体学校与专业的确定上,无论是高校,还是各类机构,都会提供学校的历史录取分数线。对照近三年的分数和位次,基本就可以判断出自己能上哪一类学校了。

不过看分数或位次变化时,要注意大小年的变化,更值得参考借鉴的不是前一年,而是头两年的那个分数。目前这方面的软件应用也很多,输入一个分数位次,基本就可以出来一个大概了。如果你有目标学校,则可以到学校网站上仔细核对。

新高考地区如何报志愿?

在新高考地区,以上讲的专业、学校、地域三个核心原则都适用。

但是,新高考地区因为选科的原因,导致志愿填报实际上是按专业报志愿,而不是过去的按学校报志愿。

也就是说,一个学校理论上是一个专业一个录取分数线,不像过去只有一个录取分数线,一般情况下,各学校都会把专业归类,按学科大类报志愿,这就是所谓大类招生,比如把计算机、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等归为一类。

其中的原因比较简单,按绝对专业报,就可能导致某学校在某省只招几个人,没有人敢报。这种志愿报考时,专业上纠结的就不多了,对学生家长是好事情,但复杂的是回学校后的二次专业分配。

高校的另外一个做法就是按专业培养要求的选科结构平行到专业组,这和大类区别较大,往往归到一个组的专业之间相差悬殊。比如 2021 年中山大学把人工智能与土木,水利,海洋归到一个组里,显然是希望用计算机带一下其他专业。这种填报逻辑下,还保留了调剂的游戏规则,但很多同学不敢报或者填写了不服从调剂,就是担心被分配至不想去的专业。

对于新高考地区,动辄就需要填报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志愿,不分批次,表面上复杂,实际上更简单了,学生与家长风险也降低了。

关键是想好两个边界。

第一,你想要什么?把你想选择的专业与学校填进去就好,最后是平行志愿,只要分数能达到,就会录取你。

许多省市的调查都表明,新高考志愿满足率往往高达 97% 以上,甚至 99%。

其次,和老高考相比,新高考地区需要特别注意「负面」清单的问题,即你不想要什么。

需要填写的志愿多,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不想「空着」,把自己并不想去,或者不满意的学校和专业填上去。否则,极可能被录取进这些学校和专业。2017 年浙江新高考第一年就发生了 97 名一段考生被录取进三本学校的情况,原因就在这里。

志愿填报中四个重要提醒

在所有的填报环节,我想特别提醒四件事情。

没有原则地追求分数最大化是最愚蠢的填报

第一,不要没有原则地追求分数价值最大化。大量家长和学生普遍犯的错误就是追求分数价值的最大化,总想用 600 的分数上所谓 605 分的学校或者专业,如果上了 598 的学校,就觉得自己吃亏了。

报志愿不是去菜市场买白菜,而是生涯规划,是人生的路径选择。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它是不是我想要的,是不是我人生的发展方向,否则再高明的算计都是吃亏,南辕北辙。

遗憾的是,在志愿填报时,无论从业者还是家长,考生,都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都在盲目追求着分数的最大化,追求面子的最大化,忘记了自己的目的。

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尊重孩子的选择

第二,父母需要积极引导、参与,但当和孩子发生严重冲突时,即便觉得孩子是错的,也请尊重孩子的意见,避免社会归因现象出现。未来一旦孩子学习发展不顺,很容易出现归因的现象,即怪罪别人,动辄抱怨「都是因为你当初非要让我读 XX 专业,都怪你当初非让我读 XX 大学」。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内心是放弃的,这对于家长与孩子都是一场难以挽回的噩梦。对于孩子暂时的「错误」选择,我们不必惊慌。成长就是一个跟头接着一个跟头,这是他成长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当他意识到问题时,他会积极主动地找解决办法,而不是抱怨你,这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

不宜只是简单把规划委托给别人

第三,术业有专攻,我们可以请教专业人士,但最后务必让孩子深度参与。在搞清楚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况与需要,做出适合的选择。如果只是简单出一笔钱,委托别人做出一个方案,这实际是不负责任的。孩子自己的人生,怎么可以简单交给别人去处理?

孩子读书 10 余年,其实很少有时间认真思考人生的发展。未来想干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次难得的成长与教育机会,家长可以请来专家、老师、优秀的学长学姐,和孩子一起探讨。

虽然说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但对人生发展的思考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绝不要把这次难得的成长机会简单扔给别人。

不宜过度放大孩子兴趣的决定性

第四,在志愿填报时,我们经常喜欢强调孩子的兴趣爱好,我想特别提醒,我们需要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但不宜过度放大。

兴趣往往是不靠谱的东西,现实与市场需求是不关注兴趣的。

前面已经讲过,孩子的兴趣是多变的,把一个重大人生决策建立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基础之上,显然是存在问题的。还有一个原因,兴趣往往是偷懒的合理借口,很多孩子不变的一个兴趣就是玩游戏,我们是否支持、尊重?

因此,我们需要尊重孩子兴趣爱好,但不宜过度强调甚至依赖孩子的兴趣,需要理性引导,然后再说尊重。如果孩子说喜欢某个专业,至少要找到懂这个专业的人,让孩子详细了解一下是不是真跟他想的一样。事实上,很多孩子对某个专业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专业的名字。在幻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喜欢,往往是空中楼阁。

备案号:YXA1lJwwyQIX1mAgZvTlj1g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