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
1984 年 7 月 16 日,我军印发了一批传单。
告知越南军方,前来战场收尸。
这场战争,发生于 7 月 12 日,我军歼敌 3000 余人,是我方十年对越作战,最大的一场胜仗。
一、越军策划对老山地区实施大规模反扑
这一仗,要从 3 个月前说起。
1984 年 4 月 28 日至 5 月 1 日,昆明军区前指指挥 14 军 40 师和 11 军 31 师,分别收复了被越军侵占 5 年之久的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地区和者阴山地区,歼敌近 2000 人。(5 月 15 日,配属 40 师作战的 41 师 122 团收复了八里河东山地区。)
遭到突然打击的越军惊慌失措,特别是老山地区的失守,使得河宣省省会河江门户洞开,其西北广大地幅均处于我军瞰制之下。越军总参谋部一方面急令第二军区调整部署,一线部队要坚决顶住中国军队向纵深发展进攻;一方面又从二线抽调部队增援河江方向守军。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调兵遣将,越军见解放军没有继续进攻的意图,于是胆气又壮实了起来,打起了「收复失地」的小九九。总参谋长黎仲迅多次到河江活动,同二军区头目武立、黎威密、陈安等人开会研究河江地区作战问题。
在这一系列密集会议之下,第二军区制定了实施大规模反扑,旨在夺回老山地区的「MB84」战役计划。
根据这一计划,越军紧锣密鼓地开展了战前准备。356 师、168 炮旅、368 炮旅、198 特工团一部先后调至河江,此前在老山作战中蒙受重创的 313 师补充了大量兵员和弹药,一线部队加速构筑工事和道路,后勤大量前运作战物资……
在进行了大约 20 天的初步准备之后,越军为了试探我军的虚实并检验准备情况,于 6 月 11 日对我军进行了一次团规模的试探性进攻,从凌晨 3 时许打到夜晚 21 时许,被歼近 200 人,无功而返。
初次反扑失利,第二军区于 6 月 19 日开会总结经验教训,并正式通过了下一阶段更大规模作战的战斗决心和计划。根据这些,第二军区修改审批了各级的战斗方案,组织临战训练,频繁对我前沿阵地实施侦察,增调部队进入战区,继续补充各类作战物资。
截至 7 月 10 日,河江地区越军总兵力增至 2 个师,计 10 个步兵团、1 个坦克营、4 个特工营、14 个炮兵营,总兵力超过了 4 万人。兵力雄厚、物资到位,让越军觉得有了两个月的充分准备,这次可以打一下了。
在越军发起进攻之前,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7 月 6 日凌晨,越军 821 特工团 406 营 7 连一个排袭击了位于白石岩地区的我边防 17 团 160 迫击炮阵地、122 团 9 连 3 排阵地以及辛柏林雷达站。造成我军亡 9 人、负伤 40 人,损坏雷达一部、160 迫击炮一门,报废汽车两辆的损失。
而我军通过各种侦察手段(主要是无线电技术侦察),对越军的大规模反扑已有准备,部队严阵以待。至 7 月上旬,军前指所属部队已有 6 个步兵团 18 个步兵营。7 月 10 日,总参明确通知昆明军区前指,越军大举反扑的征兆已经明显,请张司令员马上返回前指;把 32 师尽快调到前面去;军委决定从外区调部队入滇参战。
二 、越军的人海遭遇解放军的火海
越军经过 2 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于 7 月 12 日出动 141 团、149 团、174 团、266 团、876 团、198 特工团和 821 特工团各一部,分五路在我老山前线八公里正面上向我发起加强师规模的进攻。
11 日入夜后,敌在我船头方向逐步展开。副总参谋长黎玉贤和二军区司令员武立坐镇河江,副司令员黎威密、副参谋长裴文胜率前指在谷怩督战。356 师副师长「占」、316 师副师长「历」、313 师副师长裴尼乐分别在南嘎、清水、八里河东山方向直接指挥。
越军此次战役反扑的企图是:采取正面突破、两翼牵制、向心攻击,偷袭加强攻手段在那拉地区打开突破口,尔后依托既得阵地,逐点夺取,逐次占领被我收复的老山地区。
亚热带山岳从林地作战,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道路较少,步兵在向对方防御前沿接近时,因为地形原因无法充分展开,容易拥挤成团、导致队形密集。
越军在这种兵力展开严重受限的地形上,使用一个加强师规模的部队进攻我八公里的正面,兵力密度堪称罕见,第二军区以企图以人海冲垮我军阵地,从而收复「失地」的决心可见一斑!
12 日凌晨 1 时许,我军技侦力量截获了越军 168 炮旅将于 3 时前开饭完毕并占领阵地做好射击准备的信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战区浓雾弥漫,能见度很低。
越军担任引导任务的特工分队利用大雾的掩护,分股渗入我前沿阵地间隙。我前沿阵地守备分队多次察觉地雷爆炸声、砍树声、人员走动声。
军区前指根据以上技侦情报和前沿分队报告,判断敌人正在向我前沿接近展开,将于拂晓前发起攻击,当即命令部队全部进入阵地,随时准备痛击来犯之敌。同时命令 14 军前指以 40 师的 3 个炮兵营和部分团营属迫击炮于 3 时零分向预先计划的敌可能展开区、接近路线实施炮火反准备。
越军炮兵也迅速做出反应,于 3 时 10 分炮击我 146 号、169 号、142 号诸高地,并向 1072 号高地零星炮击。
3 时 30 分,我 40 师炮兵实施第二次火力急袭,压制敌纵深炮兵,41 师炮兵向副 34 号高地前沿监视射击,给敌以精神震撼,迫使其队形混乱,部分兵力在失控情况下展开。3 时 50 分,敌炮兵再次向我 100 号、116 号、150 号、634 号高地、南榔、船头等地炮击。我与敌展开持续炮战。
我 14 军为了坚守阵地,粉碎越军的反扑企图,充分发挥炮兵的决定性作用,经过周密计划,以 16 个师属以上炮兵营为骨干,组成了多层次大纵深绵密火网。
14 军炮指在防御前沿 4 公里内分别计划了 3 道拦阻线,40 师炮指在清水至河江公路计划了 19 个拦阻点(线),军师炮兵指挥所计划火力 300 余个,各炮群补充计划 640 余个。明确区分了大小炮射击区域,尤其是注意了各级炮兵火力的衔接。使得我军炮兵可以在火炮射程范围内的不同距离上都能有效的打击越军。
团营属炮兵由远到近,重点打击阵地前沿 500 米之内展开、冲击之敌;团炮群则按计划在 4 公里之内,主要打击待机机动展开之敌,拦阻增援之敌和压制敌迫击炮;师炮群重点打击敌纵深炮兵、集结步兵。
由于夜暗、雾浓,一直未发现敌人步兵。凌晨 5 时许,越军步兵陆续向我各前沿阵地发起冲击,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迎接」自己的不仅仅是习以为常的步枪弹、机枪弹、手榴弹和地雷,还有铺天盖地,像雨点一般砸下来的各种口径炮弹。
剧烈爆炸所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让徒步进攻的越军无处藏身,无可遁形。我军的猛烈炮击,其强度之大,时间之长,是当面敌人根本无法承受的。原本打算一鼓作气建功立业的越军在火海的激荡之下,伤亡惨重,尸横遍野。
越军所经历的这绝望悲惨的一幕,第一时间反映在了向其上级报告战况的无线电通信中:
进攻 149 号高地方向的越军 316 师 174 团 3 营向上级报告:
「队形被炮火击中,失去战斗力……占领 233 高地的部队伤亡了三分之二……9 连打到 15 时只剩下 2 个人。」
进攻 142 高地(即著名的李海欣高地)的 316 师 174 团 1 营向上级报告:
「阵亡二分之一,受伤的很多,营长『芝』阵亡,副营长『卯』和一名连长、两名副连长重伤」,要求派部队上来抢运伤员。」
进攻 662.6 高地方向的 356 师 876 团向上级报告:
「1、2 连死伤很多,3 连打得只剩下 20 个……3 营伤亡、失踪 284 人,营长『青』阵亡,损失冲锋枪、轻机枪共 105 支。」
指挥 312 师 141 团进攻八里河东山方向的 313 师参谋长裴尼乐向二军区前指报告战况:
「攻击发起时就遭受了猛烈的炮火袭击,攻击受阻,部队遭受损失,1 营营长阵亡、副营长负伤,部队一部逃到树林里,一部跑回集结地域,指挥员无法掌握部队,1 营阵亡 80 多人,4 营更惨……」
我军大口径火炮和团营属火炮紧密协同,以排山倒海的绝对炮火优势给了越军有生力量毁灭性的打击,并在精神上完全震撼了敌人,打出了炮兵的威风。有很多次向我前沿阵地冲击之敌尚未和我步兵交火即被炮火击退,大大减轻了步兵的压力,为支援步兵坚守阵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炮火歼敌数占到了歼敌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在黑夜降临之前,以 40 师 119 团 1 营 3 连 1 排收复 150 号高地为标志,这场十年中越战争中空前绝后的惨烈激战,以越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一个白天的战斗就损失 3000 余人,这是越军对华作战最大的一次败仗,也成就 14 军取得对越作战的最大胜利。
14 军在战斗中伤 320 名,亡 62 名,敌我交换比接近 10:1。如此骄人的战绩背后,是 1261 吨炮弹的绽放,炮兵当记首功!
三、允许惨败的越军到我阵地前沿收尸
枪炮声暂时停歇了,但是战场上越军官兵的噩梦还没有结束。他们在火海的激荡下,伤亡惨重尸横遍野,重伤员的呻吟声和呼救声此起彼伏……当人海撞上火海,怎一个惨字了得。
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强烈震撼了越军的军心士气,这正是我军开展政治攻势的大好时机。
在前指坐镇的昆明军区张铚秀司令员指示联络工作部门编印传单,以云南边防部队指挥部的名义,对越军第二军区指挥部发出通告,允许他们到我军阵地前沿搬运越军官兵的尸体,一方面体现我军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一方面进一步瓦解越军的斗志。
7 月 16 日下午,《通告》传单送到了各炮兵阵地。傍晚时分,一发发装着传单的宣传弹划破天际,射向越军阵地,大批传单散落在越军阵地上。与此同时,边防 15 团的广播车组通过高音喇叭反复播放了《通告》内容。
这份允许越方来我军阵地前沿收尸的《通告》,迅速在越军一线部队中引起很大震动。尽管越方对我《通告》的内容进行歪曲,并规定捡到我传单者必须立即上交,不准传播。但是越军士兵们仍暗中互相转告,从而有效地削弱了越军的士气。仅在几天之内,就有数以百计的越军士兵开了小差。
经过这次惨败,越军再也没有能力组织战术兵团规模的进攻,也再无法对我军防御体系形成实质性的威胁。老山战场的战线从此稳定下来,双方转入了旷日持久、长期对峙的阵地战。
说明:将 1984 年 7 月 12 日打敌师规模反扑称之为松毛岭大战,是以偏概全的称呼,松毛岭(即 662.6 高地以南山包群)只是越军进攻的一个方向。当时越军进攻有 4 个方向:1072 高地方向、662.6 高地方向、那拉方向、八里河东山方向。准确的提法是「船头地区 7 月 12 日防御作战」,为简便起见,可称之为 7.12 作战。
谨以此文,献给 1984 年 7 月 12 日船头地区防御作战的全体指战员。
你是国魂,是军魂;
你是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备案号:YXA1QvAa5wyCRjyMzdriQR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