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可以严肃地证明:科技革命之后,新岗位一定多于旧岗位。也就是说,职业种类和就业岗位一定是净增加的。
一、前言
我曾发布过一篇文章,讨论中国的崛起与儿童的关系(《大国崛起,孩子才是未来》),后台瞬间就被 900 条留言淹没了。
我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网友们的留言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
(1)原文中说的「少生 1 亿婴儿,中国节约 220 万亿 GDP,用于快速发展国力」,网友们认为不正确。
他们认为生了 1 亿婴儿,就会带动 1 亿消费,无论是买纸尿裤、买奶粉,买童车童装,还是上幼儿园,这些难道不是「拉动内需」?对这些评论,我不想做过多评价。
(2)许多网友留言,AI(人工智能)的大时代即将来临。
AI 之后,机器人会取代 90% 的低端劳动,如果依然追求数量的话,会导致大量的失业人口,并且有网友为失业狂潮忧心忡忡。
且不说目前的「人工智能」简直就是一场耻辱的表演,目前的 AI 本身就是一个大泡泡,专门用来忽悠更傻的投资人。
哪怕有一天 AI 成熟了,AI 导致失业的说法依然是错误的,因为这违背了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下面我将深入解释这两个谬误。
二、拉动内需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问题:如果多生 1 亿婴儿,会不会带来额外的 GDP?许多小白立刻说「会」。
他们会说,婴儿尿布产业、婴儿奶嘴产业、看护产业、母婴医疗产业,乃至幼教、培训、小学初中、钢琴绘画音乐培训,甚至是房地产——三居四居的大户型也会更热销一点。
这些都是「产业」,都是实业,GDP 怎么能不增加呢?
经济学是世界上最高深的学问,不是那些小白能看懂的。
我们拿童装产业能带动 GDP 做例子,经济学家问你一句话你就傻了:「童装工厂,之前干吗去了?」
你说生产 1 亿件童装,可以带来大量的「童装 GDP」,这话是没错。
可是,在这之前呢?之前生产童装的这些人力、物力、机器设备,都干吗去了?
事实真相是,这些人力、物力原本是 40 岁的科研骨干白领,原本是外企资深「白骨精」,原本是炼钢厂、造船业、石油业的劳动力。
就好比你玩《帝国时代》,多造一个农民,就要少造一个骑兵。
当全社会要「抚养」1 亿婴儿时,就不可避免要从劳动人口中抽调时间、人力,需要大量 30 岁的外企白领回家去生孩子、休产假,需要大量的炼钢计划、造船计划、纺织计划「延后、降效、取消」。
母婴产业从来不能创造 GDP,在它们创造 220 万亿 GDP 的同时,它们摧毁的炼钢业、造船业、纺织业等,甚至会超过 440 万亿。
你只看到了 220 的数字,没看到-440。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母婴行业一直到 22 岁,开始产生正向 GDP。因为婴儿们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消耗尿布永远是负 GDP)。
三、凯恩斯主义
上面所说的那套东西,就是所谓的「凯恩斯主义」,这个经济学派最最著名的理论之一,是「破窗理论」。
所谓「破窗理论」,是指经济停滞不前,社会就业岗位稀缺的时候,凯恩斯拿起一块石头,把某户人家的玻璃窗砸碎了。
窗户碎了自然需要维修,维修需要工人,换玻璃需要原料,可能还会需要黄沙、水泥、硅胶……这样一来,上下游产业都被拉动了。
经济学家哈耶克知道「破窗理论」之后,气得浑身发抖,他只问了一个问题:「那些工人,在玻璃窗破碎之前干吗去了?」
你说修玻璃窗带动了玻璃技工,那么这个工人之前在干什么?
事实的真相是,那个工人之前很可能是一个油漆工、泥水匠或者木工,因为被拉过来给你修玻璃,必然导致他减少了油漆面积、贴瓷砖面积、吊柜工期……这是生产力的净损失。
而且因为熟练度的问题,损失的 GDP 比修玻璃带来的 GDP 还要大。
因此,从来不存在内需拉动 GDP。
以消费驱动的 GDP 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才会进行「供给侧改革」。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玩《帝国时代》,被人砍死五个农民,是好事,还是坏事?恐怕你一下就能想明白。
怎么换成凯恩斯主义,换成破窗理论,你就糊涂了?
四、AI
AI 只会导致更大的劳动缺口。
首先我们不谈目前的 AI,因为它纯粹是个大忽悠,刚刚达到「细胞级」的智慧,想达到「昆虫级」还需要一整代人去奋斗。
基于穷举的算法,不是人工智能,具体可以参考《Master 不是人工智能》这篇文章。
我们说的是,哪怕 AI 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也就是机器人相当于 20 岁民工的智慧,那么整个社会的就业岗位,非但不会缩减,反而会大大增加,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为了理解这个概念,首先举一个我们最熟悉的东西——电脑。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全国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电脑的。
当电脑业开始兴起时,很多人忧心忡忡,担心那些「低技能」工作岗位会逐渐被电脑取代。
30 多年过去了,我们发现电脑的确「消灭」了大量低技能的工种。
例如,会计的人手减少了九成都不止。
超市核查库存,只需要用 RFID(射频识别)扫一扫就行了。
盘账都不用做,数据直接汇总到总部。
可是 IT 行业也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啊,最典型的就是程序员。
每段自动运行的程序背后,都有程序员的影子。
你可能会说,程序员的人数抵不上会计被裁的人数。
别急,我还没说完。
你想一下,《王者荣耀》创造了多少就业岗位。
2017 年的财务报表显示,《王者荣耀》创造了 86 亿的收入,按照每个人 8.6 万的年薪计算,它可以养活 10 万员工。
更重要的是,这些岗位全部都是新的。
不仅仅《王者荣耀》是新的,连「微信」也是新的。
在 IT 业产生之前,人们根本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可以 5∶5 组队,一起打《王者荣耀》;也不知道,手机上装个微信,居然可以这么好玩,同时微信还衍生出了许多新的玩法,如「知识星球」。
真正的「职业」诞生于这些「新行业」。
在 IT 革命发生之前,我们不知道会有《王者荣耀》。
在微信革命发生之前,我们不知道会有「小密圈」。
而等到 AI 革命之后,一定会出现新的玩意儿。
五、数量的证明
除此之外,经济学还可以严肃地证明:科技革命之后,新岗位一定多于旧岗位。也就是说,职业种类和就业岗位一定是净增加的。
为什么?因为基于归根溯源的理解,所有的工作,其实都在和人的「闲暇」做斗争。
你完全可以 23:00 还在路边摆馄饨摊,手冻得开裂,只为了多赚每小时 30 元的工资。
但是你为什么不去?因为你每个月工资两万元,看不上这点钱。
所以,每个「工作岗位」,其实都是和人的「闲暇」做斗争。
如果一个民族天性喜爱劳动,不愿休假,则就业岗位就会大大增加。
就像《速度与激情 8》里面,哈瓦那的居民宁可天天唱歌跳舞,也不愿意工作,这时你就要把工资开到很高很高,才能招揽员工。
而工业革命、互联网革命、AI 革命,则意味着生产力大大增加。
如果你 23:00 出去,吹一个小时寒风,可以赚 30 元,恐怕大多数人宁可躲在家里睡觉。
可是,当工作一个小时能赚 300 元呢?赚 3000 元呢?甚至赚 3 万元呢?
科技越是发达,人类越是只需要很小的劳动就可以赚到一周生活所需。
这个时候,「就业」的吸引力是大大增加的,也就是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奥地利经济学派曾经有一句话非常具有讽刺意味:
「农业时代绝对没有任何机器人抢你的工作,但农业时代就业机会很多吗?白领岗位 =0。」
目前的中产阶级家庭妇女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悬崖口,比如京沪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特别喜欢让小孩学钢琴、学芭蕾,累得筋疲力尽。
我想告诉各位妈妈,你们在子女身上花费的钢琴学费、芭蕾舞学费,是一种边际收益非常低的行为。
最终的结果是消费大量的家庭钱财,投资于低回报甚至负回报的项目。
只有你生很多个小孩,你才会有持久的、「高回报」的项目。
不要盲目地让孩子去上幼教,否则苦心培养出一个废才,不是很悲剧吗?
本篇选自《如何获得真正的财富》,本书是您人生的捷径,想变得更聪明、更富有,实现财务自由和思想自由,读这一本书就够了。
请点击下方书籍卡片,继续阅读全本精彩内容。 备案号:YXA15Q39rNpiYAX843pCNx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