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神贴】西方社会心态变化

西方社会心态变化

海上京叔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世界间,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京叔曾到访过亚、欧、非、北美及大洋洲的几十个国家,行程应该已过百万里。在这些国家中,既有发达的西方国家,如美国、法国;也有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埃及;既有我们的近邻,如日本、韩国;也有相对遥远的国度,如墨西哥、南非;既有世界前列的富裕国家,如瑞士、阿联酋;也有贫穷的偏僻小国,如尼泊尔、柬埔寨…

沧海桑田,白驹过隙,一晃二十多年,京叔也从一个朝气青年变成了油腻中年。当初毕业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房子、车子、出国度假,似乎也已经变得稀松平常。回顾来时路,在匆匆忙忙的奔波中,有收获,有失去,但收获与失去好像也变的不太重要。如今再看世界,少了一点激情,但多了一点淡定,也许这样看世界会更加真实吧。下面,便让京叔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吧。

美国是京叔去过最多次的国家,前前后后去了不下二十次。第一次去美国正好恰逢香港回归,最后一次去应该是七八年前吧,美国的东南西北基本都走遍了。在近二十年的时间跨度里,美国社会在硬件的方面变化不大,但人们的精神

状态却有了极大的变化。硬件方面,二十多年前让我震撼的

机场、高速公路、大楼等等几乎还是原样,少有更新。精神状态方面,九十年代的美国人,普遍比较乐观开朗,对自己的生活比较满意,对未来充满信心,也比较宽容。而二十一世纪十年代的美国人,明显失去了自信,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

法国也是京叔比较了解的国家,二十多年前初次去法国,近年来更是几乎每年都会去一到两次。和美国一样,硬件方面变化不大,人们的心理方面却变化巨大,但巴黎依然美丽浪漫,卢浮宫仍旧让京叔流连忘返。

美国人相对朴实直率,但有时显得粗鲁肤浅;法国人相对浪漫感性,但有时又不免过于慵懒务虚。总的来说,笔者更喜欢法国的生活,因为美国的大多数地方其实生活是很无聊的。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京叔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和以英法德为代表的西欧,社会心态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自信变得更加焦虑,普遍认为未来不太乐观。而中国、印度的人民则普遍比较乐观,相信明天会更好。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6 18:07

1996年,京叔第一次出国。由于工作关系,去德国、法国、瑞士待了一个月。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但那

种激动的心情至今还记忆犹新。京叔及同事一行四人,由上

海虹桥机场直飞慕尼黑,然后乘车赴纽伦堡。整个行程前后约 20多个小时,但我们一点都没有睡意。慕尼黑机场的现代化与繁忙,高速公路的宽敞平整,道路两旁绿意盎然的草地山坡,路过小镇的干净整洁…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的一切又都显得那么美好,真的是月亮似乎都要圆一点。

除了环境的巨大差异,更让笔者一行震惊的是德国人的生活条件。即使是普通工人,也几乎人人有车,家家有自己的小院洋房。记得有一个普通工人开的车居然是宝马,这让还在奢望摩托车的笔者沮丧的几乎万念俱灰。说实话,除了震撼,更多的是绝望。我们当时都认为此生是不可能过上那样的生活了,努努力,也许我们的下一代还有希望。

4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6 18:51

@飞鸟 1RD 2019-12-16 18:01:36

西方人先是瞧不起中国人。在西方舆论的宣传下。中国人都是梳辫子。中国连条高速公路都没有。信息极度封闭。西方人都自高自大。来到中国的人好像看见了新大陆。中国的繁荣发达远超他们的想象。中国怎么能够像西方那样发达呢?然后又会与本国做对比。中国城建的发达又反付出西方基础设施的落后。然后呢,就不自觉的呢对西方政府的不满。

因为西方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这就是西方人对中国人认识

的三部曲。傲慢,接下来是惊奇吃惊......

----------------------------

现在西方的心态和鸦片

战争前的大清朝其实非常像

6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6 23:19

@海上京叔 2019-12-16 18:07:17

1996年,京叔第一次出国。由于工作关系,去德国、法国、瑞士待了一个月。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但那种激动的心情至今还记忆犹新。京叔及同事一行四人,由上海虹桥机场直飞慕尼黑,然后乘车赴纽伦堡。整个行程前后约 20多个小时,但我们一点都没有睡意。慕尼黑机场的现代化与繁忙,高速公路的宽敞平整,道路两旁绿意盎然的草地山坡,路过小镇的干净整洁…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的一切又都显得那么美好,真的是月......

----------------------------

握个手

22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6 23:33

本来只想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来聊聊自己的一点看法,没想到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回应。谢谢大家的支持。在后面,京叔会陆续分享在国外的经历,并穿插一些自己的感悟,希望能帮助大家尽量客观的了解外面的世界。23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7 07:22

当时的德国,刚刚经历了两德统一,我们接触的德国人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同时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制度也无比自豪。当时去德国的中国人还不是很多,德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还十分好奇。记得在慕尼黑比尔格布罗伊凯勒啤酒馆(就是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暴动的那个啤酒馆),有几个德国青年人获悉我们来自中国以后,一定要请我们喝啤酒,并吃力地用我们都不太娴熟的英语交谈了很久。在生活上,我们的德国同事对我们照顾有加。每天都有

不同的人带我们出去吃不同的巴伐利亚传统晚餐,我还记得的有烤猪肘、香肠以及熊肉。即使在路边吃冰淇凌,德国同事也不会让我们付钱,而且我们也觉得让他们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收入是我们的至少二十倍以上。在工作上,德国人对我们也是完全开放,有任何问题都会耐心详细的解答,直到我们完全掌握为止。可能是由于中德之间技术水平的差距太大,德国人表现出的是一种自信大度,完全没有把我们当成一种威胁,更多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

顺便说一下,以京叔的经历来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不论欧美,其实老外(包括我的同事以及遇到的普通人)对去到他们国家的中国人都是相当友好的(当时满世界拉仇恨的是日本人),在技术上也非常开放,基本上没有保留,而且在很多时候甚至会给予我们一些特别的照顾,京叔有一次从美国飞中国时便被莫名其妙地升成了公务舱(当时经济舱还有很多空位)。而现在老外对中国人的态度则明显不同了,特别的照顾肯定是不可能有了,而且你还能时不时感受到一些隐隐约约的不友好,而在技术上则对中国人提防有加。

27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7 11:33

@共青香肥皂 2019-12-17 08:54:46几千点击,才这几

句话?

----------------------------

刚开了个头,后续会陆

续更新

36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7 12:12

@喜看稻菽 2019-12-17 12:02:30

韬光养晦几十年,卧薪尝胆几十年,效果还是客观的,基础硬件追上去了,衣食住行差距也不大了,唯欠道德风尚可是欧美奴性化不少!看一看上海的跌死你,这可是悲剧啊!

----------------------------

不好意思,什么是“跌

死你”?

38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7 16:42

离开德国后,京叔一行又去了瑞士。瑞士的自然风光的确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我们去了著名的少女峰,乘坐了名闻遐迩的冰川火车。冰川火车的票价好像是 50瑞士法郎左右(具体记不清了),约合 300人民币。说实话,我们当时犹豫了很久(毕竟 300人民币是京叔当时月收入的约1/7),最后还是决定上去。到了山顶后,远眺德国的黑森林及法国的群以山,及欧洲最长的阿莱奇冰川,在覆有永恒之雪的冰原上漫步,的确物有所值,不虚此行。

在少女峰景区,当时有不少的日本人,餐馆的菜单几乎都有德语、法语、英语及日语,基本上没有中国人,尤其是大陆人。我们的一个瑞士供应商请我们在雪山边的一个餐馆吃了一顿烤大虾,六个人花了大约 700瑞郎(约合 4200人民币),让我至今难忘。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大家知道瑞士的物价是很贵的,一对新加坡夫妇当时也在找餐馆吃饭,,便问我们餐馆的菜品如何,我们回答说很好。可能是怕消费太贵又不好意思直接问,便问我们来自哪里,台湾还是香港,我们告诉他们我们来自大陆。这下他们似乎放心了,便坐下开始

点餐。京叔这时起身去洗手间,在走廊拐角后意外地听到了

夫妇俩的小声对话。女:“这么贵呀,都怪你,叫你别坐下。”男:“能怪我吗。我怎么知道那帮大陆人这么有钱”(其实我们真的没钱)。这一幕,直到今天,京叔还历历在目。

40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7 17:08

@暮商琢弦 2019-12-17 16:00:58楼主写得非常好,无限点赞!请继续更下去,别理那些

疯狗些!

谢谢41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7 17:11

@瑞雪兆丰年 2 2019-12-17 17:08:53楼主写的很好,希望楼主能坚持更新

----------------------------

谢谢支持

44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7 19:47

京叔的德瑞法之行收获很大,真的是大开了眼界。当时

不像现在,还没有互联网,信息非常不发达,再加上我们刚刚改革开放还没有几年,我们的确是在各方面都非常的落后。

尤其是国内工业的供应链还没有建立起来,配套非常困难。

记得当时我们的设备上需要一种特别的灯泡,国内买不到,只能到瑞士去进口。价格贵不说,交货周期还很长,从订货到到货要一个多月。

顺便说一点题外话,中国现在工业的强大,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供应链的完善,几乎任何配套供应商都能在国内找到,交货周期也非常迅速。京叔曾经在美国、印度和阿布达比都建过工厂,最令京叔头痛的便是两件事,招到合格的员工及找到合格的供应商。在阿布达比的时候,我们最后不得不从山东招了整个厂的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做饭师傅(这主要是怕员工吃不惯当地菜。不过,阿拉伯菜的确吃不惯,至于为什么吃不惯,这里先卖个关子,后面讲到京叔的中东之行时再详述)。员工我们可以从国内招过去,但是供应商我们却没有办法让他们去阿布达比建厂,所以我们还是必须忍受漫长的交货期。所以,京叔并不看好特朗普的制造业回归美国计划。绝大多数的工厂如果建在美国是不可能有竞争力的。京叔认为东南亚制造业也同样不可能对中国构成大的威胁,一方面他们体量太小,另一方面以京叔在东南亚管理工厂的经验来说,他们的效率还远远达不到中国的水平(至于为什么,京叔再买一个关子,到后面聊到东南亚

的时候再详述)。45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7 21:31

@瑞雪兆丰年 2 2019-12-17 17:08:53楼主写的很好,希望楼主能坚持更新

----------------------------

谢谢支持46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8 07:41

谢谢大家支持来自 50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8 07:54

十五年后,京叔带着太太儿子去欧洲旅游,几乎重走了

一遍当时的行程,德国、瑞士、法国,另外还去了奥地利和意大利。和当年一样,还是由上海飞慕尼黑,但起飞地已经是浦东机场而不是虹桥机场,而着陆的还是慕尼黑机场。崭新的浦东机场当然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虹桥机场可以比拟的,而当年惊为未来世界的慕尼黑机场则没有了记忆中的高大上,变得略显陈旧。

在德国具体游览了哪些地方,有点记不清了,能记得的是天鹅堡和慕尼黑市政厅。天鹅堡依然脱俗美丽,山巅之上的魔幻城堡还是那么孤傲神秘,时间仿佛凝固在了这里,又

仿佛时间隧道般带我回到了过去。在慕尼黑市政厅广场,京

叔看不出任何变化,凭着记忆,轻易地找到了当年像刘姥姥一般驻足的地方。让京叔真正惊讶的是一个在广场旁边街道拐角处的烤香肠摊,95年京叔就在这个小摊上吃了烤香肠。十五年后,还是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小摊,同样的香肠。站在小摊边,和儿子一起吃着烤香肠,一时间竟有些恍惚。十五年,一晃而过,好像画了一个大大的圈。陪着自己的家人,做着一些简单的琐事,享受着一些平常的乐趣,这可能就是生活的美好吧。十五年的时间,不知不觉中,中国以及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已经走过了一条长长的路,而德国似乎还停在原地。

51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8 13:59

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过去二十多年,中国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能生活在这个年代,幸甚。我相信每个人,每个家庭在这个时代里都有精彩的故事。京叔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精彩时代的普通人,希望用普通人的故事和普通人的视角来为大家讲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京叔不是专业写手,码字不是强项,文笔可能也不优美,但会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公正客观的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再次衷心谢谢大家的鼓励与支持。67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8 19:31

1997年,恰逢香港回归之际,京叔再次启程奔赴异国。

这次去的是在当时国人心目中“光彩照人,浓眉大眼,人见

人爱,地上流着奶和蜜”的国度,美利坚合众国。几乎是怀

着“朝圣”的心情,京叔一行三人搭乘国航飞机,开启了

“新世界”之旅。在九十年代中期,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和现在可不太一样。当时的美国刚刚赢得了冷战的胜利,在整个世界一枝独秀,放眼天下,独孤求败。由于收获冷战胜利红利,以及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在经济上也是蒸蒸日上。不光是美国人自己,几乎是全世界的绝大多数人都相信美国代表着一切美好的东西,美国社会便是人类社会的完美形态,是人类文明的“灯塔”。这也是福山教授写《历史的终结》这本书的背景。当时很多中国顶尖的学子,废寝忘食,只为能在托福及 GRE中考个好成绩,以便能拿到一纸来自大洋彼岸的 Offer。去美国,移民定居,便是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京叔有许多同学也是在这一大潮中变成了美国人。京叔一行本来的行程是由上海飞洛杉矶,然后转机赴匹

兹堡。没想到,刚到洛杉矶,便出了岔子。当时没有经验,

在洛杉矶只留了两个半小时的转机时间。按说,两个半小时

虽然紧张,但应该也够了。可是不巧的是,和我们的飞机几乎同时着陆的有一班来自印度的航班。中国和印度,可都是当时最有移民倾向的几个国家之一,同时中国人和印度人又都喜欢带一些在美国人看来稀奇古怪的东西(京叔也带了一瓶辣椒酱、一瓶豆腐乳)。于是乎,整个入境大厅及行李检查处的美国人如临大敌。移民局的官员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窗口前的入境申请者,翻看着手中的护照,不时还要求一些补充文件;海关行李检查处摊了一地的大包小包,到处都是中国人或是印度人在给美国官员解释瓶子里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只是一些“家乡的味道”。整个场面真的是要多乱有多乱。等到好不容易入了关(京叔的豆腐乳被没收了),竟发现洛杉矶机场不止一个航站楼,我们要搭乘的航班在另一个航站楼,必须搭乘穿梭巴士才能到。好不容易赶到了下一程航班的柜台,下段航班的飞机却早已起飞了。

80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9 07:17

一点题外话。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英囯现首相赢得了大选,英国脱欧已成定局,最快下月即能完成脱欧。

京叔曾经参与管理的工厂中有一家便在英国普次茅斯。当时工厂中有大量来自东欧国家,主要是罗马尼亚和波兰的工人。这些工人期望的工资较低,工作态度也比英囯工人好很多。作为工厂管理者,以及我们老板这样的资本家当然是非常欢迎这些外籍工人的,所以对于脱欧当然是反对的。而从英国工人的角度来看,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脱欧能够阻止那些东欧外劳来抢饭碗,当然要大力支持了。

所以在英国国内对脱欧这件事的态度是分裂的。以京叔之见,有关脱欧的争论在英国还没完,不排除在将来进一步发酵的可能,比如说苏格兰再次独立公投。

来自

87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9 10:23

@红杨 2018 2019-12-19 04:51:35楼主真幸福,去美国

比去广州都勤

美国的确比广州去的多,但并不觉得幸福。用我儿子得话说:“去美国就是吃苦”。美国的生活比较无聊,饮食没法和国内比,还要天天说英语,哪有国内舒服。最重要的是,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绝大部分都在中国。当然,美国也有比国内好的地方,比如说环境。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国内好。如果一定要我选一个外国去生活,我应该也不会选美国,欧洲或马来西亚都会排在美国前面。

90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9 15:09

求助无果后,京叔一行三人心情落到了谷底,真不知道何去何从。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我们决定去美联航的柜台碰碰运气。二十多年了,京叔还清楚地记得,美联航的柜台后是一位金发的漂亮小姐姐,大约二十来岁,一脸灿烂的笑容。小姐姐耐心地听我们用错误百出的英语解释了我们的情况后,微笑地对我们说,“Don’tworry.”(别担心),然后便开始打电话。几通电话以后,便告诉京叔:”我已经为你们找到了另一个航班,但是很抱歉,那个航班要十二个小时以后才能起飞,你看可以吗?“京叔倒不在乎等十二个小时(反正那时候在国内坐火车动不动就是十几二十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更关心的是要我们付多少钱。便怯怯地对小姐姐说:”We have a littlemoney(我们没几个钱)“。意外的是,小姐姐却告诉我们不需要另外付钱。当时京叔只觉

得世界仿佛在一瞬间变得五彩缤纷,这事居然这么容易就解

决了,真想抱着小姐姐好好亲几下(没敢)。然后小姐姐替我们打出了登机牌,还用笔圈出了登机口、航站楼以及登机时间,并耐心地告诉我们到哪里去乘穿梭巴士(现在我们的航空公司小姐姐也会在登机牌上圈出这些信息)。京叔一行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对比国航的态度,真地觉得美利坚人民实在是太好了,洛杉矶真的是“天使之城”。后来京叔才明白,其实当时美联航小姐姐的行为只是标准的改签流程,可见当时国航的不专业,毕竟刚改革开放不久嘛。顺便说一句,从此以后,京叔基本不乘国航的飞机,除非万不得已。

96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9 15:11

为什么更贴也要审核?

97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9

16:07

@半业游民 2019-12-19 15:04:56

----------------------------

三十多年前,我们的课本上还在批判美国的实用主义

99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9

16:28

@海上京叔 2019-12-19 15:11:31

为什么更贴也要审核?

喔,谢谢告知100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9 16:52

是不是翻页了来自101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9 16:53

是不是翻页

来自102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9 18:26

当时毕竟年轻,刚经历了心情的大起大落,便想到好好

利用这多出来的十二个小时去玩玩。说是去玩玩,其实就是找地方去看看。去哪里呢?当然是去洛杉矶市中心(Downtown)。打车是不可能的(太贵了),就坐公交车吧。京叔三人费了一番周折,乘上了去往“天使之城”市中心的公交车。

车刚开出去不久,京叔三人便发现不对劲了。这车上除了我们三人穿的比较正常以外,其他的乘客要么是五大三粗的黑哥哥;要么就是头发剃了一半,胳膊上、脖子上满是刺

青,身穿缀满螺钉铁链的黑皮夹克的白人彪形大汉,就是没

有看上去正常的白人。当公交车抵达市中心的时候,大约是下午六七点钟,天色已经开始暗淡。同样的,街道上鲜有看上去比较正常的白人,大多都是打扮怪异(以当时我们的眼光来看,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也不是特别离谱)的黑人、墨西哥人或其他什么人,三五成群,无所事事,不少人还毫无顾忌地打量着京叔一行(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打扮挺土吧)。街道上也没有我们所想象的灯红酒绿,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反而显得比较脏乱差,而且莫名的觉得不安全。京叔三人几乎未做任何停留,穿过马路,坐上回程的公交车返回了机场,在洛杉矶市中心只待了等公交车的 20多分钟。

后来,京叔才从美国朋友那得悉,和我们中国不同,像洛杉矶这样的美国大城市,市中心(downtown)并不是城市最好的地方,反而往往是治安比较差,环境也比较脏乱的地方,住在市中心的多半是穷人。在美国,富人和中产阶级基本上都是住在大城市的郊外的。在大城市中,有一些区域是当地人也不会随便去的。京叔在这里提醒要去美国的朋友,在类似洛杉矶、芝加哥、纽约等大城市,千万不要自己随便乱逛,能像中国这样安全的国家并不多。

103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9 21:16

@blackglas 2019-12-19 19:34:15写的很棒!楼主退休了吗?退休金多少?没的话交通补贴多少?

还没有退休。不过最近几年的生活节奏相对以前要悠闲

许多,在国外跑的也没以前多了。108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19 23:58

仔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这次中美贸易协议的细节报

导。看来还可能有变数,各位涯友,有谁看到过这次中美贸

易协议细节的报道吗?来自109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0 07:31

京叔那次去美国,接触到了一群很特殊的人,他们便是

阿米西人(Amish),好像是信仰一种特殊的基督教教派,他们原来生活在欧洲地区(据说是德国),18世纪初为躲避宗教迫害而来到美国。京叔所访问的地区(俄亥俄州)便聚居着一群阿米西人。

阿米西人有着很坚定的信仰,坚持 18世纪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拒绝一切的现代科技,不用电不用自来水,家中也没有任何的家用电器。他们也不使用汽车,而是依然驾驶马车。他们还是穿着很古老的服饰,男人都留着大胡子。据说阿米西人只能和同类结婚,不能离婚。每个阿米西家庭都有很多个孩子(京叔看到的都有七八个,多的有十来个小孩)。阿米西人生活俭朴,没有太多的娱乐节目。他们也不买社保,觉得买社保是对上帝的不信任。

阿米西人一般靠农业为生,但也有人在附近的工厂打工,京叔访问的工厂便有不少阿米西员工。他们都是相当不错的员工,言语不多,要求也不高,但工作任劳任怨。

可想而知,这样的地区是相当无聊的。京叔后来又再次去到这个地区,并在那里独自一人住了三个多月。在那个小镇上,只有一家小旅馆,一家小饭馆,一个小杂货店,没有电影院,没有任何其他娱乐设施。京叔当时还不会开车,只好每天都在那家小饭店吃晚饭。也许是由于去饭馆的人不多,那家小饭馆只有三样菜,烤牛排、烤三文鱼,还有一样是什么记不清了。京叔连续吃了差不多有一百天这三样菜,开头两三天还行,几天后就受不了了,再然后就是完成任务般地吃一点,到最后真是“生无可恋”了,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京叔一看见牛排,三文鱼就恶心。

在当年那个时代,还没有网络,虽然已经出现手机,但

那时可叫“大哥大”,所以京叔也没有,打越洋电话也还是奢侈行为。三个多月时间里,除了打了大约三次越洋电话(每次大约三五分钟)回家,京叔几乎没有听到也没有说一句中文。每天听的说的都是英文,几乎让京叔疯掉。当后来登上回国的飞机,听到空姐用中文说的“欢迎登机”时,京叔差点眼泪都掉了下来,真正感觉到了游子终于回家的激动。

那三个月让京叔终身难忘,那种孤独与寂寞,还有对家乡与亲人的思恋,直到今日都如此真切,便仿佛发生在昨日。说实话,在某种意义上,京叔十分佩服那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远赴异乡的游子,他们的确不容易。如果让京叔长期吃西餐,说英文,我想我一定会崩溃掉。

112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0 12:56

外一篇:“高大上”的粉碎者,中国工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从事于工业领域以来,已经接近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间,京叔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概念或是一个产品,如果在中国工业还没有掌握以前,经常是被捧得非常的高大上(当然价格也很高大上),而且欧美会提出一些相当惊艳的宏伟计划。而一旦被中国工业掌握以后,则迅速地蜕变为“牛夫人”,当然价格也就瞬间“白菜化”。

第一个例子是彩电及显像管(以及后来的液晶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果家里有一台索尼、夏普或东芝的彩电,那是相当地有面子,而一台 29寸的日本彩电在当时要卖一万多元。自从长虹、TCL、康佳等中国品牌出现并成熟后,价格一路下滑。前几天,京叔太太卖了一台 65寸的海信平板电视,好像只要 4000多元了。

再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手机(当时还是可以打死人的砖头机)被人们称呼为“大哥大”,价格是相当的高端,而且是身份的象征。京叔公司在九十年代中期买了第一部手机,价格好像要一万多元。那可是九十年代的一万多元呀,在上海闹市区差不多可以买 3平方米了。而当时的手机生厂商,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也,是世人眼中一等一的好公司,摩托罗拉更是号称要发射几十颗卫星打造“铱星计划”,让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 360度无死角通手机。后来的苹果手机也当然无比高大上,依然是身份的象征。但自从华为、小米、 vivo等中国手机成熟后,手机似乎迅速沦为了一件普通商品,也没人再炫耀自己的苹果手机了。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太阳能和风能。大约十年前,西方国家媒体几乎整天宣传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革命”,号称要以所谓“绿色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欧盟曾经号称要将撒哈拉沙漠覆盖上太阳能板,一举解决欧洲能源问题(详情可以百度“欧盟将在撒哈拉沙漠建巨型太阳能电站“)。但自从中国制造商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白菜化以后,现在基本上很少看到听到有关太阳能和风能的宣传了。

这样看来,中国工业真可以称为“高大上“的粉碎者。

113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0 16:32

@happytom365 2019-12-20 16:16:34

我的一名大学同学是搞水电的,英语特好,所以八十年代初那个时候就被派去担任外国水电专家的翻译。他的工资折算成外币兑换券(楼主肯定知道,小年轻则未必)发放,羡煞我等。

他说,那时的专家:美国的、英国的、巴西的……中国工程师唯唯诺诺,事事请教,可后来我们越做越多大型工程,技术水平迅疾飙升。现在,中国是全世界水利水电工程协会的国!我们说了算!感谢改革开放,中国脱胎换骨,与西方世界平起平坐

而......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好比参加一场长跑比赛,三十年前,前面乌泱泱全是人。没办法,低头猛跑,三十年后,抬头一看,咦,前面没几个人了。118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0 16:51

@marcpoloo 2019-12-20 16:38:42 up

----------------------------

谢谢支持121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0 20:26

最终,如果从上海起飞算起三十多个小时后,京叔一行

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我们的目的地。由于有年前的德瑞法之旅打底,美国给予京叔的冲击相对没有前面的欧洲之行大。以当时京叔的眼光来看,无论美德,还是瑞法,都几乎无异于人间天堂。只不过美国的任何东西似乎都比欧洲的大一号,高速公路更宽敞,高楼大厦更多,汽车更大,普通住宅的院子也普遍比欧洲大。

当然,美国作为当时(现在也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尤其是刚刚赢得冷战的胜利,再加上刚刚在几年前如砍瓜切菜一般痛扁了伊拉克,其气度与势头是德国所不能比拟的。即使是美国普通人,也充满了自豪感,相信他们的国家是最好的,他们的制度是最完善的,而且未来也一定属于美国及其盟友。有不少的美国人在和京叔的交流中对中国为什么不像俄罗斯那样全盘私有化表示不

解,并真诚地希望中国能采纳他们的优秀制度,以便跟

上世界发展的潮流(以京叔的观察来看,绝大多数的美

国人,尤其是中下阶层的美国人其实还是挺单纯的)。

和在欧洲一样,京叔一行得到了几乎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从住宿,到餐饮,再到出行都安排的妥妥贴贴,每天工作结束后还会安排不同的娱乐项目,如打高尔夫球、打保龄球、体验打网球等等。节假日还会安排短途的旅行,京叔记得去过的地方有尼亚加拉大瀑布、伊利湖,以及一个建筑遗址。

当我们参观那个建筑遗址的时候,美国人十分自豪地介绍,这个遗址是美国的一个具有国家级历史意义的建筑,已经有 300多年的历史了(好像是 300年,具体记不清了),在当地,以至整个美国都算历史悠久了。正当美国人大谈该建筑的悠久历史时,当时还年轻的京叔很不识趣地告诉他们,京叔出生的城市有 2000多年的历史,上千年的历史建筑不在少数,而且那还不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在中国有 3,4000年历史的城市不在少数。美国人顿时惊得哑口无言,看着他们目瞪口呆的样子,京叔暗暗窃喜,我们也有比你们强的地方。这可能是那次美国之行中唯一胜过美国人的时候。

129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1 08:19

当时的美国在技术和管理上也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

的地方。比如当时我们的工厂里还在大量地使用人工磨制的焊接金切刀具,而美国人已经普遍使用机夹可转位刀具;我们还在人工绘图、晒蓝图,美国人已经普遍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我们的工厂里如果有一两台加工中心,就已经可以炫耀了,美国人已经在搭建柔性生产线了。在生产管理方面,美国人已经开始应用 MRP系统,而我们还在人工画生产进度图;美国人已经普遍地使用公司局域网和 Email进行共同交流,而我们还在手写文件,发传真。当时京叔还对美国人使用 Email进行交流的方法很不理解,有时候要交流的人就在隔壁办公室,走过去当面说一下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发邮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京叔当时所在的行业和材料有关,在这个领域,中美之间的差距更是至少有三十年以上。无论产品配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我们都无法望美国人项背。在这个邻域内,同类型的中美工厂其效率相差几达十倍,而最终产品的耐用寿命也相差 4倍以上。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可能比工业上还大,这个方面已经有很多文章描写,京叔便不再赘述了。和现在不一样,当时的美国在基础设施上还大幅领先中国。当时的美国高速公路已经四通八达,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的高楼还让人惊叹不已。而令国人自豪的高铁当时也还不存在,铁路运输的主力还是绿

皮车…另外便是干净,空气中没什么灰尘,皮鞋一个星期不

刷都没什么关系。

136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1 23:24

也许是由于中美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我们还是美国人都没有想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工业能实实在在地威胁到美国。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工业的总产值已大大超过美国,约为美日之和,已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工业大国。如果细分到每个行业,在除大飞机、芯片等有限的几个行业外的大多数领域内也已领先于美国,并大有全面赶超之势。

多年以后,大约在二十一世纪十年代末期,京叔在迪拜机场碰巧又碰到了一个当年接待过我们的美国人。当我们谈起当年的往事,这位美国朋友半开玩笑地说,“我们被你们骗了,你们用从我们这里学到的技术,反过来抢占我们的市场,抢占我们的工作岗位”。不管他说的是对是错,但确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美国人当下的看法,也是特朗普能够不顾美国资本界的强力反对而推行对华“超强硬”政策的民意基础。这个话题,京叔暂不展开,留待叙述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再讨论。

和德国人一样,美国人对我们也是完全开放,无论产品

配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质量控制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我们如有问题,也是详细解答,直到我们搞懂为止。当然我们也是优秀学生,再美国“师傅”的指导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当时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会了我们。当然,美国人做这些也不是天生善良,或有国际主义情操。他们也是为了能够利用中国廉价的生产要素而扩大他们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美国技术,以及其他西方国家技术的引进和吸收,的确是我们能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而且是相当重要的原因之一。

143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2 11:12

也许是由于中美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我们还是美国人都没有想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工业能实实在在地威胁到美国。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工业的总产值已大大超过美国,约为美日之和,已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工业大国。如果细分到每个行业,在除大飞机、芯片等有限的几个行业外的大多数领域内也已领先于美国,并大有全面赶超之势。

多年以后,大约在二十一世纪十年代末期,京叔在迪拜

机场碰巧又遇到了一个当年接待过我们的美国人。当我们谈起当年的往事,这位美国朋友半开玩笑地说,“我们被你们骗了,你们用从我们这里学到的技术,反过来抢占我们的市场,抢占我们的工作岗位”。不管他说的是对是错,但确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美国人当下的看法,也是特朗普能够不顾美国资本界的强力反对而推行对华“超强硬”政策的民意基础。这个话题,京叔暂不展开,留待叙述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再讨论。

和德国人一样,美国人对我们也是完全开放,无论产品配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质量控制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我们如有问题,也是详细解答,直到我们搞懂为止。当然我们也是优秀学生,在美国“师傅”的指导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当时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会了我们。当然,美国人做这些既不是天生善良,也不是有国际主义情操,他们也是为了能够利用中国廉价的生产要素而扩大他们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事实上有很多的西方跨国公司也的确由于与中国的深度融合而收获了巨大的回报,典型的便有大众、苹果、肯德基、通用汽车等许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美国技术,以及其他西方国家技术的引进和吸收,的确是我们能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而且是相当重要的原因之一。

174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2 17:55

谢谢各位涯友

支持

175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2 19:55

以京叔的观察来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大多数普通美国人对于中国是不太感兴趣的,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也十分的贫乏。当时京叔比较密切接触的人士包括跨国公司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较底层的工人,服务员、农民。可以说,底层工人、服务员、农民对于中国及中国人的了解基本上为零。就算有一些了解,也是失真的。他们会问一些我们听上去很可笑的问题。比如:“你们在中国是不是吃不到肉呀?能吃饱饭吗?“,”你们在国内是不是都穿蓝色的衣服呀?“,”北京街头是不是到处都有军队架着机枪呀?“,”上海能买到冰淇凌吗?‘等等,等等。即便是中高阶层的人士,虽然不会如此幼稚,但其认识也十分贫乏和歪曲。有一次,大约是 98或者 99年吧,京叔去上海浦东机场接一位美国来的同事,他是美国一个工厂的部门经理,标准的美国中产阶级。接到他以后,京叔看见他一路上不时地

东张西望,像在找寻什么东西。京叔十分好奇,便问到:

“你正在找什么?“。这位”美国友人“迟疑了一会,然后吞吞吐吐地对京叔说:”我为什么没有看到带着机枪的士兵呢?“。这位仁兄显然是被好莱坞大片带偏了,认为共产党国家应该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

当时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于中国的关注与报道也很少。在京叔的印象中,基本上没在报纸的头版见到有关中国的消息,电视新闻也很少报道中国。前面说过,京叔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正逢香港回归。京叔一行当时很希望能看到回归仪式的直播,但非常遗憾,没有发现一个频道转播回归仪式。和周围的美国人聊起这事,也几乎没有人知道香港回归这事(后来去英国的时候,发现英国人倒是普遍知道香港回归这件事)。

178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2 22:03

@钟益栋 2019-12-22 21:21:08精英阶层开始焦

中下阶层可能更加焦虑,这也是特朗普能上台的原因。

181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2 23:20

@cast110 2019-12-22 21:09:42

请继续,差不多同龄人,今天还和家里人聊天,对当今

的生活感到十分满意,比小时候强太多了。

握个手183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3 06:22

外一篇:中美

经贸关系。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从表面上看,中美经贸形成了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双赢局面。中国出口商品到美国,赚取美元,投资到包括美债的美国资本市场,使得美国资本市场一路向好,然后美国又可以进口更多的中国商品。同时,美国的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以利用中国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从而加强其盈利能力。在这一机制下,中国经济逐步发展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美国经济也在西方世界中一枝独秀,中美两国经济和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两国 GDP之和在2018年已经超过全球总额的 40%。从表面看,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我们如果进一步深入分析,似乎便没有这么美好了。从中国来说,虽然赚取了大量的美元,经济也得到高速发展,但也存在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环境为代价补贴美国人消费的问题。不过,毕竟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根本性的改善,社会各阶层均或多或少地受益,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对这一经贸关系还是满意的。只是正在采取一些诸如加强劳动

法以提高劳动者权益和加强环保以改善环境等内部微调措施,

以便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

而反观美国,尽管在这一体系下总体上也是获利很大,但和中国的各阶层普遍获利不同,美国方面获利的主要是资本所有者,即资本家(尤其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家)。而广大劳动者(尤其是底层的普通蓝领工人)不仅没有受益,反而由于优质工作岗位的不断流失而受损(去除通胀因素,美国人平均工资水平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实质上是下降的)。所以,有许多的美国人(尤其是中下层美国人)对中美经贸关系是不满的。这也是特朗普得以上台,并能对中国采取“超强硬”态度的原因。

明白了以上道理,我们便能明白,其实中美经济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的。从长远来看,冲突还会是长期存在的主旋律。但由于美国资本家也是现存中美经贸关系的获益方,他们也会极力推动中美关系缓和,所以中美经贸关系也会不时出现一些阶段性改善(如最近将要达成的经贸协议)。

由于现存的中美经贸关系总的来说对中国各阶层都是有利的,我们还是应该极力维护这一关系。但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关系是不可能永远维系下去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国际国内两方面早做准备。在国际方面,应该拓宽加强和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系以降低对中美经贸关系的依存度(这便是为什么“一带一路”政策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国内方面,应继续着力加强我们的实体竞争力,严防经济脱实向虚。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经济发展到如今的阶段,中美经贸关系已经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了(当然还是重要因素)。一方面,我们需要尽力维护现有的中美经贸关系,毕竟它对我们总体有利;但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为了维护这一关系而牺牲根本利益。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国经济重回世界第一将只是时间问题。

185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3 07:44

补充一点,目前中美双边贸易额在中国的外贸中只排第三,第一是欧盟,第二是东盟。但如只比较单一国家,美国依然是第一。

来自

186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3 21:37

第一次美国之行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参加了美国国庆日的庆祝活动。在国内有一种说法,便是只有共产党国家才搞传统教育,才有主旋律宣传,而欧美国家是不搞这一套的。京叔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欧美国家当然也有他们的传统教育和主旋律宣传来传播与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只不过形式可能不太一样,比如最近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影片《决战中途岛》便是典型的美式主旋律影片。此外,对独立日的庆祝也是美式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京叔所见,美国的国庆日(独立日)比我们的国庆节要热闹不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挂出国旗,街道上也会挂出各种彩旗。在国庆日当天,也有游行活动(据京叔观察,应该不是政府组织的,而是由民间团体组织的),游行队伍包括军乐队(应该不是真正的军队,更像是学校学生)、cosplay独立战争时的美国军队、当然还有最具美国特色的啦啦队表演。节日的夜晚,也会燃放焰火,很多美国家庭会在草地上支起帐篷,架上烧烤架,一边看焰火表演,一边烧烤喝啤酒。

京叔曾经有两次在独立日期间到访美国,都有类似的庆祝活动(不过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期间,现在是否还是这样就不太清楚了)。每次的游行队伍,其压轴的一定是老兵的队伍,老兵们身穿各式老式军装,佩戴着各种勋章奖章,有不少坐着轮椅。当老兵队伍经过时,乐队演奏美国国歌,几乎所有人都举手行礼;而老兵们有些依然腰板笔直,有些已然颤颤巍巍,但都尽力以他们所能达到的最标准姿态向人群回礼。在那种场合下,京叔虽然不是美国人,但也不禁感动

的眼眶湿润。196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4 08:06

96年的德瑞法之旅与 97年的美国之行,对京叔来说,有着

终身难忘的意义。通过这两次国外之行,见识到了当时最

现代化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也深刻的体会到了我们落后

的巨大差距。出去之前,虽然也从电影电视以及报章杂志

上,对西方社会有一些了解,但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还是

给了我们更鲜活的体验和更直接的冲击。

当时的西方世界,正处于巅峰状态。随着苏联和华约的解体,中国的韬光养晦,美国得以一超独大,西方社会凯歌高奏。1997年美国的 GDP几乎是中国的九倍,连日本 GDP都是中国的四倍以上。同时,当时的西方社会,由于刚刚赢得了冷战的胜利,将曾经让西方世界瑟瑟发抖的前苏联这个“邪恶帝国”打倒在地,并撕成碎块;然后又干净利落地仅经过 100小时地面战便把和伊朗血战八年,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大国”的伊拉克打的俯首投降。可以说,其民心士气也正值巅峰期。西方国家的普通民众也在和我们的相处中处处表现出自信大度,对于国家的未来与自己的未来都充满信心。也许正是这种国家与国民的过度自信,促使国家与个人均大肆享受、透支未来,为十年后席卷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埋下了伏笔。

我们当时和西方的差距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无论是物质

生活、文化生活,还是工农业生产能力、科学水平,以及国家经济实力、国防能力,都可以说难以望别人的项背。在各方面的差距之大,真的可以用绝望来形容。而更为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包括京叔)也已经几乎失去了信心。“河殇”这样的电视片公然宣扬中华文明的落后,而且能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并几乎得到全社会的共鸣。另外还有所谓的“专家”鼓吹中国需要补上“被殖民”这一课。当我们在和外国人接触时,总是默认为外国的都是对的,如果我们做的和国外不一样,那一定是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也许也正是由于这种绝望,让我们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埋头苦干,使我们后来以我们自己都不适应的速度快速超越成为可能。

正如京叔回复前面一位涯友所写的比喻,“好比参加一场长跑,三十年前,前面乌泱泱全是人。没办法,低头猛跑。三十年后,抬头一看,咦,前面没几个人了。

200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4 12:35

谢谢大家支

来自

203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4 18:45

说到“以我们自己都不适应的速度快速超越”,京叔想

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很长一段时期里,在世人的印象中,美国、西欧、日本都几乎是“现代化”的同义词,当我们说到“现代化城市”时,我们想到的都是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京叔当然也不例外。直到有一天,大约是 09年或 10年,京叔的一个美国朋

友(这位美国朋友曾经担任世界排名前十的跨国公司的高管,本人是芝加哥人,又曾常驻欧洲。而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或第四大城市。所以,绝不是一般“孤陋寡闻”的美国人)在聊天时对京叔说:“我一定要带我的女儿们到上海看一看“。京叔甚为不解,为什么一定访问上海,如果要看长城应该去北京,要看兵马俑应该去西安,而要看大熊猫应该去成都(长城、兵马俑和大熊猫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最著名的中国象征)。于是便好心地规劝道:“上海只有 200多年历史,除了钢筋混凝土丛林,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你应该带你的家人去看看西安或北京,那里才是中国历史的精华”。在京叔的想法中,到中国来访问,当然是要看我们的“悠久历史”。出乎京叔的意料,我的美国朋友回答道:“我就是要带我的女儿们看看上海,因为我要她们看一看现代化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有些事物,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

起,但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人的认知。不经意间,我们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的象征。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我们的高铁、我们的高楼、我们的支付宝、我们的 5G正如当年美德的高速公路、美德的汽车洋房震撼京叔一样震撼着许多人。

208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4 21:12

谢谢大家的支

持与鼓励,京叔不是专业写手,码字很慢,打字也不太熟练。不过大家的支持便是京叔码字的动力,希望京叔的人生故事能带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快乐与启发。

来自

211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5 12:43

美国和德国,几乎代表了欧美工业的最高水平。时至今日,德国货依然是优质高端的同义词,而美国货则似乎依然引领着潮流,但美国和德国的工业体系其实其是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这里,京叔便用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替大家解读一下。

先说德国模式,在国人的印象中,当我们说到德国工业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大众、西门子、拜耳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如果是稍微专业一点的人员,可能会接触到如巴斯夫,博世、曼等在某一领域或几个领域的领军者,但其实德国工业真正的脊梁并不是这些大公司。在德国,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一般几十或几百人,销售额几千万最多几亿欧元,而且很多都不是上市公司。这些公司一般均专注于某一个很小的领域几十年,甚至一两百年。由于对产品长期反复打磨推敲,他们的产品通常都有远超别的竞争者的性能。但同时由于较为原始的管理模式(很多还是家族公司或私人公司),其成本与售价也通常较竞争对手高出一大截。京叔在 96年便拜访过两家这样的公司,其中一家位于巴伐利亚的一个小镇上,公司不大,约有几十人,专注于一种很特殊的磨床的生产。这个公司的老板娘管理包括销售、财务、人事(其实也没什么“人事”需要专门管理),而老板管理技术、生产、质量。到此为止,似乎和咱们温州的“夫妻店”没什么区别。但如果我告诉你从老板的爷爷(也可能是爸爸,记不清了)开始这家公司就生产这种磨床,而且只生产这种磨床,你觉得如何?如果我又告诉里,整个公司里对这种磨床最精通的依然是老板本人,你觉得又如何?如果我还告诉你,老板约 30岁的儿子学的是机械工程,依然在绘图板上画图搞设计,你又觉的如何?正是这样几代人的不断打磨,他们的产品具有别人所无法具备的性能,使得万里之外的中国工厂不得不购买他们的设备,京叔一行也千里迢迢从中国去到巴伐利亚一个偏僻的小镇,学习这种磨床的操作。像这样的公司,京叔后来还接触很多。正是这些小公司,使得德国

工业在短期内难以被超越,也是德国经济在欧洲一枝独秀的

重要原因。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其内在的缺陷,京叔后面会再回到这个话题,到时候我们再讨论其缺点。

至于美国模式,讨论与研究的已经非常多了,京叔就不凑热闹了。简单来说,作为现代管理学起源地的美国,其工业管理非常的现代和科学,也非常的职业化。凭借这种科学性和职业化,以及巨大的规模(这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美国工业在过去一百年中始终持世界工业的牛耳,直到遇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才让出世界工业第一的宝座。而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是,有时企业的利益、资本家的利益会与国家的利益、国民的利益有可能相违背,而一旦这种情况出现,美国模式则难以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关于这一点,京叔也暂不展开,留待以后详细分析。

215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5 21:56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人出国的一个重要活动便是购物。当时在国外,中国货还很少,京叔不记得在德国看到过中国货,而在美国,似乎只见到几件衣服。印象中,当时在美国市场上除了美国当地产品以外,最多的便是日本货,各种电子产品、如电视、照相机、摄像机、组合音响,几乎都是日本货,偶尔有一些韩国货或台湾货,但都不是很多。

当时很多东西在美国市场上比中国便宜很多,尤其是奥

特莱斯更是便宜的几乎像半卖半送。京叔买了一条李维斯牛仔裤,才 12.5美元,而当时同样的牛仔裤在国内至少要买1000多元。我的同事买了一台摄像机,大约 200美元(好像是,记不太清了,但绝不会超过 400美元),而同样的摄像机在国内要卖 5,6000元。京叔另外还买了七八件衬衫 T恤,都是 2美元一件,还买了一打袜子,居然也是 2美元。京叔的同事还买了许多其它东西,价格都是国内的一半以下。除了这些东西以外,京叔印象中在美国超市买食品也不贵,经常有打折的 0.99美元一磅的鸡腿以及 0.99美元一打的鸡蛋。

低廉的生活成本,再加上当时中美之间的悬殊的收入水平,可见中美之间当时实际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

后来,在美国以及其它国家的商店里,”MadeinChina”的东西越来越多,渐渐地充斥国外的超市和商场。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京叔逐渐不在出国时往国内带生活用品了,因为绝大多数的生活用品都能在国内买到,而且价格也不比国外贵,而在国外商场里的生活用品,价廉物美的大概率是中国货。当然,现在依然有一些商品由于各种原因,在境外买比在境内买有优势,典型的如奢侈品、化妆品和奶粉,但绝大部分普通生活用品应该不会有人再从国外买回来了(马桶圈除外)。219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6 18:58

谢谢大家支

来自

226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7 08:16

外一篇:

一个台湾人的改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早中期,应该是大陆与台湾生活差距最大的时候。当时的台湾以一省之地便达到了大陆 GDP的 35%-44%,高峰期几乎达到大陆的一半。当时的在大陆的台企还是世人眼中的“高大上”单位,能进台企工作虽没有欧美日本企业风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足以炫耀了。而当时台湾人的收入也比大陆收入水平高出不少。

京叔有一个台湾朋友,已经认识了有 25年,刚认识他的时候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京叔的这个台湾朋友当时的收入可能有 30000人民币左右(在台湾人中也算比较高的),经常在大陆各地出差,后来更是常驻大陆。这个台湾朋友来自台湾南部,是个坚定而资深的台独分子。一次和京叔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宣扬道,“我们台湾一定要独立,不然没有前途”。京叔争辩道:“大陆是一定不会放任台湾独立的,如果你们宣布独立,就一定会爆发战争”。这位朋友当时很有底气地说:“我们台湾可以动员几百万军队,武器也比你们好,美国也一定会帮助我们,所以你们打不赢。而且我们有钱,如果打仗,我们都不来了,你们的经济便会受影响,你们的改革开发也就进行不下去了”。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位老兄的论断是否正确,但却反映了当时很多台湾人的真实看法,他们认为台独是可以成功的,而且大陆是离不开台湾的投资的,因而是有可能默认台湾独立的,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台海局势的确是非常危险的。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京叔和这位朋友一度几乎失去了联络,再次碰到他的时候已经是多年以后了,好像是 2007年或 2008年初吧,当时他正急冲冲地要赶回台湾,所以都抽不出时间和京叔吃一顿饭。京叔好奇地问他:“真的有这么急吗?”。这位朋友对京叔说:“当然急了,我要赶着回去投票,不然马英九要选不上了。”京叔十分诧异,便问道:“你不是支持台独吗?为什么这么急着赶回去支持马英九?”。这位朋友感慨道:“没办法呀,我的事业和财产都在这边,一打起来,就全完了。”看的出来,他虽然投票支持国民党,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支持台独的,但显然已经没有当年的台独决心了。

又差不多十年过去了,京叔在大约一年前又见到了这位朋友。大出京叔意外的是,他已经变成了台独的坚定反对者,对京叔说:‘我的三个小孩都是在大陆长大的,他们都已习惯自己是大陆人。我当然要反对台独啦,不然我的小孩们怎么办?“。227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7 11:02

外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早中期,应该是大陆与台湾生活差距最大的时候。当时的台湾以一省之地便达到了大陆 GDP的 35%-44%,高峰期几乎达到大陆的一半。当时的在大陆的台企还是世人眼中的“高大上”单位,能进台企工作虽没有欧美日本企业风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足以炫耀了。而当时台湾人的收入也比大陆收入水平高出不少。京叔有一个台湾朋友,已经认识了有 25年,刚认识他的时候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京叔的这个台湾朋友当时的收入可能有 30000人民币左右(在台湾人中也算比较高的),经常在大陆各地出差,后来更是常驻大陆。这个台湾朋友来自台湾南部,一次和京叔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宣扬道,“我们台湾一定要独立,不然没有前途”。京叔争辩道:“大陆是一定不会放任台湾独立的,如果你们宣布独立,就一定会爆发战争”。这位朋友当时很有底气地说:“我们台湾可以动员几百万军队,武器也比你们好,美国也一定会帮助我们,所以你们打不赢。而且我们

有钱,如果打仗,我们都不来了,你们的经济便会受影响,

你们的改革开发也就进行不下去了”。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位老兄的论断是否正确,但却反映了当时很多台湾人的真实看法,他们认为台独是可以成功的,而且大陆是离不开台湾的投资的,因而是有可能默认台湾独立的,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台海局势的确是非常危险的。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京叔和这位朋友一度几乎失去了联络,再次碰到他的时候已经是多年以后了,好像是 2007年或 2008年初吧,当时他正急冲冲地要赶回台湾,所以都抽不出时间和京叔吃一顿饭。京叔好奇地问他:“真的有这么急吗?”。这位朋友对京叔说:“当然急了,我要赶着回去投票,不然马英九要选不上了。”京叔十分诧异,便问道:“你不是支持台独吗?为什么这么急着赶回去支持马英九?”。这位朋友感慨道:“没办法呀,我的事业和财产都在这边,一打起来,就全完了。”看的出来,他虽然投票支持国民党,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支持台独的,但显然已经没有当年的台独决心了。

又差不多十年过去了,京叔在大约一年前又见到了这位朋友。大出京叔意外的是,他已经变成了台独的坚定反对者,对京叔说:‘我的三个小孩都是在大陆长大的,他们都已习

惯自己是大陆人。我当然要反对台独啦,不然我的小孩们怎

么办?“。228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7 11:36

新帖发出去了

吗?

来自

229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7 14:28

京叔今早的帖子被删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内容呀

234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7 14:44

住宿,是出门在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出差一般还是住招待所。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只会要一个床位,基本上不会一个人包一个房间的。京叔记得当时一个房间内会住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不同的人,晚上大家一起乱侃神吹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乐趣,当然住宿环境就差强人意了。而住星级酒店那是从来不敢想的奢望,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一般不会也不可能入住。而在国内,假日酒店已经是非常高档的酒店了,能在假日酒店上班也是非常体面的。京叔一个朋友的远房表妹,90年时在北京建国饭店(也可能是另外一家什么酒店,记不清了)的餐厅里当服务员。在当

时她周围的人们看来,已经是十分的高大上,她自己也感觉

十分良好,应该和现在空姐的感觉差不多。

京叔当时去德瑞美都是对方定的酒店,而且房费也是由对方负担的(只有在瑞士的最后一晚是我们自己出的钱)。对方定的酒店,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也是挺普通的,大约也就是假日酒店的水平。可是在京叔一行看来,已经是非常的好了,尤其是卫生间,那更是国内的招待所所不能比的。当我们了解到,我们住的旅馆是对方公司的协议酒店,一般员工出差都是住这样的酒店时,正是羡慕不已。我们对住宿条件当然相当满意,只是很奇怪为什么要给我们每个人都要定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明明可以住两个人嘛,岂不是太浪费了。当然,京叔现在知道一个人一个房间是正常情况,如果在出差时和别的同事合住一个房间会十分不适应,当然更不要说和不认识的人合住了。可见,人的习惯也是会改变的,但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235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7 18:57

前面说过京叔一行拜访过一个巴伐利亚小镇(其实应该算大一点的小村)。也许是的确没什么访客吧,这里的小旅馆是平时是没有服务员的,京叔一行在那里待了约一个星期,始终没有见到一个旅馆的人。这个小旅馆就一栋两层小楼,再加一层地下室,大约就是七八间房间吧,大门也没有锁。

地下室里有一个简单的厨房和餐厅,每天早晨,餐厅里都会

准备一些如鸡蛋、果汁、面包、培根等简单的早餐,住客可以随便取用。而在其它的时间段,如果想喝点饮料或吃点小吃,餐厅里有一个大冰箱,住客自己取用,但要按照标价自己把钱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一下(如果你不放钱,也没人会看到),这一点让京叔一行都十分感慨德国人的自觉和守规矩。说实话,即使今日,我们的人民素质是否能达到这个水平,京叔都表示怀疑。

整个德瑞法行程中,只有最后一晚在苏黎世的住宿是由京叔一行自己负担的(由于当时互联网订房还没有出现,是请对方代订的),而且是没有对方的陪同人员的。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时间,京叔要求对方将酒店订在热闹的地方,当然是两个人一间房。在请对方帮忙订酒店的传真上,京叔特别要求订的酒店附近能有比较多的activity(活动)和entertainment(娱乐)。京叔一行到达酒店时,好像是下午一两点钟。当我们办入住的时候,酒店的前台看到我们只订了两个房间(京叔一行有 4人),十分诧异,反复和我们核实,“你们确定只需要两个房间?你们确定两个man(男人)住一个房间“,而且还告诉京叔,如果我们需要,他们可以想办法提供另外的房间。当然,京叔一行坚决地拒绝了酒店的建议,并且确认我们的确是两个man(男人)住一个房间(其实

京叔一行还很不明白,两个男人住一个房间有什么好奇怪的)。240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7 21:21

@忽悠局临时工 2019-12-27 17:04:50楼主像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一样,亲身经历了中国的崛

起过程。这是一个千年一遇的伟大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幸运的。

不是每一代人都可以碰上这一过程的,能见证这一巨变,

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242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7 21:35

祝贺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243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8 08:19

办好入住以后,京叔一行便抓紧时间游玩苏黎世。出了酒店,京叔觉得十分纳闷,酒店周围一点也不热闹呀,也没看到有什么活动和娱乐项目,就是一条不算很宽的小街,而且街上也显得比较冷清,大多数的门都是关着的。订酒店的时

候不是说好附近要有比较多的activity(活动)和

entertainment(娱乐)吗·?好在,酒店的位置的确还不错,没走多远,便来到了苏黎世湖边。站在湖边,凭栏远眺,高山、湖水相互映衬,再加上飞翔的海鸥(应该是吧,京叔也不确定),景色的确是十分优美,尤其是蓝色的天和蓝色的水交相呼应,让人心旷神怡。在沿湖的街边上,有几家咖啡馆,桌子和椅子就放着路边的街沿上,在暖暖的阳光下,当地人悠闲地喝着咖啡,或聊天,或看报,或发呆…京叔一行就这样在苏黎世湖边瞎逛了一下午。其实游人

可以乘游船游览苏黎世湖的风光,但是由于价格比较贵(具体记不清了,大约 20,30瑞郎吧),所以只好忍痛割爱了。因为害怕价格太贵,晚餐没敢去正规的餐厅吃,街边小摊上买了一些吃的对付了一下(好像是烤鸡)。很快,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又逛了一些地方,因为第二天还要搭乘飞机回国,京叔一行决定回酒店休息。

当往回走的时候,京叔惊奇地发现,酒店所在的那条街变得十分热闹,街边的门面都打开了,亮着各种颜色的冪虹灯,门里门外有各个人种穿着清凉的漂亮女郎,街上也突然出现了许多人。和白天相比,完全变了一个样,使得京叔着实费了一点功夫才找到酒店。回到酒店房间后,房间外面的

嘈杂人声随着黑夜的来临而越发热闹,整条街弥漫着一种懒

洋洋的红色。

这种嘈杂与热闹一直持续到夜里两三点吧,才逐渐安静下去。京叔睡一个好觉的计划是彻底泡汤了,第二天回国的飞机上一直都精神萎靡不振。看来京叔误解了替我们订酒店的对方公司,这个酒店周围的确很热闹,而且也的确有很多的“活动”和“娱乐项目”。

244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8 19:04

外一篇,过去

25年中国电影票房

如果你经常看电影,一定会发现一个现象。在最近几年的好莱坞大片中,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出现,而且“中国元素”越来越正面。以前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最多的中国元素是中国功夫和中餐,而如今变成了空间站、火箭等等。而这种变化背后的推手,便是迅速变化的中国电影市场。

因为北美票房是当今世界排名第一的单一市场,所以就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中国票房和北美票房对比。

1)中国票房总规模已经非常接近北美票房

在上表中,代表中国总票房的蓝色柱在 2002年以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在 1995年,中国总票房为 9.5亿人民币,到 2002年也仅为 10亿人民币。而同期北美票房由17.2亿美元(约合 144亿人民币)发展到 84.4亿美元(约合 699亿人民币)。中国票房仅相当于北美票房的 1.43%,为过去25年的最低点。

至 2018年,中国票房已达 610亿人民币,北美票房为118.6亿美元(约合 785亿人民币)。中国票房已相当于北美的 77.72%,据预测,2019年中国票房约将相当于北美的 92%,差距进一步缩小。

2)近十年来,中国票房发展迅猛

2002年后中国市场逐渐发力,尤其是 2009年以后的最近十年,中国票房发展十分迅猛,由 2009年的 63亿人民币发展到 2018年的 610亿人民币。2018年相当于 2009年的

9.68倍,相当于 1995年的 64倍。

3)北美票房总规模的停滞不前

和中国市场正好相反,北美市场在 2002年后一直徘徊不前,甚至在许多年有所下降。由 2002年至 2018年,仅增长34.2亿美元。2018年北美票房相当于 2002年的 1.41倍,相当于 1995年的 6.7倍。

综上所诉,在过去 25年里,中国电影总票房由相当于北美总票房的 1.43%发展到 2018年的 77.72%,以及 2019年的约 90%(据预测),中国电影市场已经非常接近北美市场。而且中国市场发展迅猛,北美市场停滞不前,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市场应该在最近一两年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由此可见,好莱坞电影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一点也不奇怪,以后我们在好莱坞电影中见到更多的中国元素将是大概率事件。

251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9 11:42

1999年,京叔再一次出国,这一次是携新婚的太太去泰国度假。印象中,当时去泰国旅游还不想像现在这样普遍,去新马泰旅游还是比较“高大上”的行为。京叔和太太在泰国游览了曼谷、芭提雅以及泰缅边境的桂河桥,当然也参观了泰国特色的人妖表演,前前后后在泰国停留了约一个星期。记得当时泰国的平均收入水平似乎依然高于中国的水平,消费水平不像欧美那样高不可攀,好像比国内贵一点,但还可以接受(太久了,记不清了),能记得的是汽车比国内便宜很多,让京叔羡慕不已。由于是跟团游,所以跟当地普通人的接触不多,主要接触的都是泰国的旅游从业人员。当时赴泰国旅游的中国人已经不少,但还不像现在这样多。而且基本上都是跟团游,好像还没有自由行。

现在,国人提到泰国,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人妖、海滩、泰国浴,或者是“泰囧”、佛寺,但应该不会有人把泰国和现代化,以及经济强国联系在一起。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早中期,泰国可是响当当的“亚洲四小虎”之一,大有紧随“亚洲四小龙”之后进入发达国家之列的趋势。当时,泰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外资投资泰国的势头也十分迅猛。泰国的工业水平似乎也比国内先进,印象中也在欧美市场见到过不少泰国产品,如运动服、鞋等,好像还看见过泰国产的硬盘。泰国的收入水平也大大高于国内,京叔的一个朋友曾于九十年代中期赴泰国工作过几个月,据他告诉京叔,当时在他们公司中,同样的工作(制造工程师)泰国的收入大约是中国的5-6倍。当时泰国人(至少是曼谷的泰国人)看中国,可能就和我们现在看越南差不多。京叔在泰国之行中,便遇见一个上海某大医院的医生,放弃国内的工作,在泰国的旅游商店卖烫伤药。如果是现在,大家一定会认为只有“脑残”

才会做这种选择。但在当时,包括京叔在内的全旅游团的人

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反而觉得那是很正常的选择。

京叔去泰国的时候,泰国刚经过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泰国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泰国人的收入水平如果以美元计,则几乎腰斩。但京叔接触的泰国人都认为那只是暂时情况,很快就应该能恢复。但他们没想到的是,那其实是一个转折点,从那以后,泰国和发达国家之梦便渐行渐远。

258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9 17:59

@海上京叔 2019-12-28 19:04:59外一篇,过去 25年中

国电影票房

如果你经常看电影,一定会发现一个现象。在最近几年的好莱坞大片中,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出现,而且“中国元素”越来越正面。以前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最多的中国元素是中国功夫和中餐,而如今变成了空间站、火箭等等。而这种变化背后的推手,便是迅速变化的中国电影市场。

因为北美票房是当今世界排名第一的单一市场,所以就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中国票房和北美票房对比。

----------------------------

以后就看中国影片什么

时候能大规模走向海外了

260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9 19:57

在泰国旅行和旅游,经常会有泰国人告诉你他是华人。在泰国,有大约 1000万华人,占泰国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是泰国华人,不像马来西亚华人,基本都不会说华语,而且使用的姓名也是典型的泰式姓名,在自我认同上也是以泰国人居绝大多数。多数只有在和中国人做生意,要赚中国人钱时才会强调自己的中国血统,使用中文名。比如著名的泰国企业正大集团,在其中国官网上介绍其资深董事长为“谢国民先生”,而在其英文网站上则为“Mr. Dhanin Chearavanont”,是典型的泰式姓名,和中文一点关系都没有。京叔的几个泰国同事中,也有泰国华人,但都不会中文,而且使用泰式姓名。这种情况,是泰国的泰化运动的结果。

20世纪初,泰国(当时称暹罗)的经济命脉,例如大米和锡矿等等,大部分已经在华侨的控制之下。华人实力的日益增长引起了泰族人的反弹,民族主义呼声日益高涨。随后,各种对于华侨的压制和同化政策陆续出台,比如严格限制华人的政治权利,向华商征收重税,严禁开办华文学校等等。1938年,銮披汶·颂堪政府上台,更是同日本结盟,将国名由“暹罗”改为“泰国”,公开声称“泰国是泰人的泰国”,

推行泰化政策。由于使用中国国籍和中文姓名的日益不便,

而泰化政策又大多只针对没有加入泰籍的华人,于是当地华侨纷纷选择加入泰国国籍并改名为泰式姓名,他们的身份证上的姓名也均改为泰文名,史称“改姓名运动”。

事实证明,銮披汶·颂堪政府的泰化政策起到了效果。由于这一场泰化运动,在当今的泰国华人中,作为“泰国人”的身份认同是处于首位的。基本上只有在和中国和中国人有关得场合,才会选择性地强调自己得华裔身份。比如说我们所熟悉得泰国前总理他信,其全名是他信·西那瓦,而他得中文名是“丘达新”,为第四代华裔。而他的妹妹,英拉·西那瓦,中文名为“丘英乐”。

262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29 22:39

@海上京叔 2019-12-29 11:42:44

1999年,京叔再一次出国,这一次是携新婚的太太去泰国度假。印象中,当时去泰国旅游还不想像现在这样普遍,去新马泰旅游还是比较“高大上”的行为。京叔和太太在泰国游览了曼谷、芭提雅以及泰缅边境的桂河桥,当然也参观了泰国特色的人妖表演,前前后后在泰国停留了约一个星期。

记得当时泰国的平均收入水平似乎依然高于中国的水平,消

费水平不像欧美那样高不可攀,好像比国内贵一点,但还可以接受(太久了,记不清了),能记......

----------------------------

中国应该还没到拐点,

我们应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64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30 07:44

有关泰国的情况,网上介绍的已经很多了,京叔就不多做重复了。在这里,京叔想和大家聊聊的有两件事。第一便是 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第二则是泰国的红黄之争。

前面说过,1999年京叔访问泰国的时候,泰国刚经过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泰铢大贬了约 40%,普通泰国人的生活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笔者的一个泰国朋友当时正在美国留学,据他告诉京叔,他当时几乎因此而辍学。而且那也是泰国步入发达国家之梦的终结。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内在原因当然是泰国经济(及其它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内在缺陷,但其导火索则是以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金做空泰铢的行为,这应该是没什么疑问的。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金首先借入泰铢(由于泰国政府在不久前错误地放开了泰国的金融市场,国际投机资金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点),然后通过做空使泰铢贬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将泰铢又转换成美元)。待泰铢贬值后,用较少的美元购入贬值后的泰铢,偿还贷款。泰铢汇率价差扣除借款所需利息就是投机资金的利润。当然,这其中的真实的过程远比京叔的以上叙述复杂(国际投机资本同时还伴随股市做空),但基本原理便是如此。国际炒家要成功进行以上炒作的关键是能够相对容易地获得目标国的货币,以及其后能将美元资金转出目标国,也就是需要一个开放的金融市场(当然目标国内在的经济缺陷是前提条件)。泰国的金融市场本来是比较封闭的,所以不具备炒作的条件。但在九十年代中期错误地放开金融市场的管制,于是国际投机资金便迅速乘虚而入,在九十年代末期制造了东南亚金融危机。

目前,由于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依然是受管制的,所以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不满足以上炒作条件,国际投机资金还无法如当年攻击泰铢一样攻击人民币。但如果一旦人民币完全放开自由兑换,则至少国际投机资金理论上具备了攻击人民币的条件。美国目前相对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便是金融业。而一个完全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将为美国金融业提供巨大的可能性,这便是美国坚持不懈地逼迫中国完全开放金融市场的原因。265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30 19:46

京叔的几个同事曾亲历 2006年的泰国军事政变。据同

事告知京叔,泰国的军事政变几近儿戏,不仅未伤亡一个人,而且军队与市民十分融洽,在街头见不到一丝的恐慌与紧张。虽然军队荷枪实弹,但却不时有市民和政变军队合影。

2006年军事政变后的十几年中,泰国政局动荡多变,不断

上演各种政治闹剧,京叔也曾亲历曼谷街头的动荡。十年

代末的几年中,每当京叔要前往泰国时,京叔的泰国朋友

总是提醒京叔千万别穿红色或黄色的上衣,以免误伤。

泰国的政治动荡源于极度撕裂的泰国社会,泰国社会分裂为主要以曼谷居民为主的“黄衫军”和主要以农民为主的“红衫军”。“黄衫军”主要由中产阶级、地主阶级、富人、政府人员组成,人数占少数(约 30%),但占有的社会财富远远多于红衫军(约 80%),并得到军队和皇室的支持。“红衫军”由农民和底层民众组成,人数占绝对优势(约 70%),但占有的财富远少于“黄衫军”(约 20%)(“黄衫军”与“红衫军”的称谓要到 2006年军事政变以后才出现,为叙述方便,京叔借其指代双方阵营)。

他信虽然自己是巨富,但却以“红衫军”阵营为政治基础在泰国政坛上异军突起。他信上台后,推行的政策大多以牺牲“黄衫军”的利益来扶持“红衫军”。其政策引发“黄衫军”对他的不满,这种不满慢慢积累,随着 2005年他信连

任泰国总理,“黄衫军”阵营终于无法继续容忍他信的执政,

遂于 2006年发动军事政变,将他信赶下台,建立临时政府,他信流亡国外。随后的一年多时间,“红衫军”走上街头,不承认临时政府的合法性,要求解散临时政府,按泰国宪法重新举行大选。2007年,迫于“红衫军”的压力,泰国进行大选,代表“红衫军”阵营的他信亲信沙马经选举后出任泰国新总理。随后,“黄衫军”又走上街头,并利用其掌握的泰国宪法法院以“沙马总理主持烹饪电视节目违反宪法“这一听上去挺搞笑的理由免去其总理职务。于是乎,泰国政局陷入了怪圈。”红衫军“阵营上台后,”黄衫军“阵营便利用掌握的军队、法院等强力机构以政变、判罚等非常手段将其赶下台,然后”黄衫军“阵营上台。”黄衫军“阵营上台后,”红衫军“阵营则凭借人数的绝对优势,要求恢复大选,并总是能赢得大选而上台。”红衫军“阵营上台后,”黄衫军“阵营又重复采用非常手段上台,于是”红衫军“再次要求大选并赢得大选上台…泰国政局至今还未走出这一怪圈。而最近的例子便是,”黄衫军“阵营于 2017年 9月以泰国最高法院宣判英拉在“大米渎职案”中有罪的形式,将”红衫军“代表,他信的妹妹英拉赶下总理宝座。

267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30 22:04

听说延迟退休要实行了,有没有涯友知道准确消息呀?

268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31 07:35

如前所述,在上世纪的最后几年里,京叔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波海外之旅,在三年的时间里,京叔先后拜访了德国、瑞士、法国、美国和泰国(除了前述的美国之旅外,京叔还曾多次到访美国,就不详述了)。通过这一波密集的海外之旅,京叔亲眼见识到了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我们的东南亚近邻。在当年的那个时候,互联网才刚刚起步,更没有智能手机,所以信息还是相当匮乏的。能够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外面的世界,还是令京叔受益匪浅。

正如京叔在前面反复强调的,当时的西方社会在政治上、军事上、技术上、物质上以及精神上都处于一个相对的全面巅峰期。从政治上来说,赢得了冷战的胜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剩余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古巴、越南等)也似乎信心不足,西方社会正在欢呼“历史的终结”。从军事上来说,随着华约的解体,以及中国当时孱弱的军事实力,世界上没有任何能够牵制(更别说对抗)西方世界的军事力量;加上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出人意料地迅速打垮萨达姆的伊拉克,一扫越南战争的颓势;再加上以“零伤亡”赢得科索沃战争,使得世人都相信美军不可战胜(很可能事实上也是如此)。从技术上来说,刚改革开放十余年的中国更是难以望西方之项背,在那个时候,家用空调制造都可以算高新产业,多数所谓的中国高技术公司其实还只是西方公司的分销商而已,其它的就可想而知了。从物质上来说,还在为家用电器与摩托车而奋斗的国人更是和西方世界不可同日而语。

与政治上、军事上、技术上和物质上的绝对优势相呼应的是,西方世界在精神上和心理上也是充满自信的。在京叔和欧美人士的交流中,明显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政治制度及社会组织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尤其是美国人,对国家和自己的未来信心满满。美国人普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一个表现便是大量的贷款买房(这虽然有金融机构误导的因素,但如果不是群众(尤其是中下层群众)对后市有足够信心,还是不可能形成如此大规模的次贷规模)。同时,有不少人怀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真诚地希望中国也能在不久的将来,也走上他们的“幸福道路”。

也许是当时的中国还是处于“人畜无害”的小白兔状态,西方世界的主流也没有将中国视为哪怕是“潜在“的威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世界针对中国的方针基本上是以接触促变化的接触路线。可能由于还没有感受到中国工业的竞争(当时京叔在国外还很少见到中国产品),而且似乎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也不会对欧美构成威胁,普通的美国人看待中国的态度可能和我们现在看待印度的态度类似,完全没有把中国当成竞争对手(“中国崩溃论”也在事实上帮了中国的忙)。

269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31 11:33

@海上京叔 2019-12-30 22:04:12听说延迟退休要实行了,有没有涯友知道准确消息呀?

京叔以前工作过的工厂里,便有一个 40多岁接近五十岁的工人在下夜班以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希望能对这种高强度工作的人群有特殊照顾。272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31 15:05

@沂蒙山人 2016 2019-12-31 09:47:43客观中肯,喂喂道来,引人入胜,这个帖子太棒了!楼主加油!为楼主点赞!!!

----------------------------

谢谢273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31 18:54

祝各位涯友元

旦快乐

来自

276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19-12-31 20:13

2019年已近尾声,2020年即将来临。

或成功,或失意,

旧的一年都已被留在身后;或期待,或淡定,

新的一年也已来到了面前。

让我们一起,

默默地期待,

那必将更加美好的未来。

277楼

作者:海上京叔日期:2020-01-01 08:51

外一

2018年,GDP总量世界排名前四名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根据中美日德 2018年 GDP数据,京叔整理出下列汇总表(由于数据来源不同,可能会有小差异,但应该不影响结论)。

通过分析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趣的结论。

1)中美两国 GDP总量遥遥领先,均远大于日德之和(其实再加上排名第五的英国,依然赶不上中美)。

2)出乎京叔预料,中国第一产业(农业)无比强大,美日德农业增加值总和也仅占中国的 26%。以如此强大的农业产出,我们依然大量从国外(包括美国)进口农产品,养活中国人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3)中国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已超过美日之和,大约相当于美国、日本加半个德国。中国工业增加值略多于全球的四分之一(约 26%),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点不出京叔意外。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美国工业总产量在 1913年就超过全球的 35%。在二战后,1948年,美国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为 54.6%。这说明中国工业距巅峰时的美国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任需努力”。

4)中国第三产业(服务业)不到美国的一半,这是中美之间差距之所在。这一块中,包含有较大的水分,比如美国的法律服务就有约 1万亿美元,而这种 GDP实际上并未增加国民福利,反而是加重国民痛苦(京叔正在准备资料写一篇有关“幸福 GDP”和“痛苦 GDP”的文章),其实不要也罢。

总之,中国现今的状态井盖是接近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在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代表的“硬经济实力”上以成为世界第一,但老牌强国(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现在的美国)凭借多年的惯性,依然在金融、法律等“软经济实力”方面占据不合理的优势,并且在政治、军事方面压倒后发强国(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现在的中国)。但“软经济实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新
最旧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